梦见圣陶先生
胡竹峰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2日 12 版)
以苏州古镇甪(lù)直为背景的小说,早先读过清人遽园的《负
曝闲谈》,后来看到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倪焕之》。逛江南几
个古镇,甪直的烟火气息很真切,可看见多年前水乡人家的模样。
《多收了三五斗》是小品,《倪焕之》虽是长篇,也是小品,故
事的线索简单,倪焕之从吴淞河畔一个小市镇走向大都市上海,最终
绝望地毁灭在大革命退潮中。小说偶尔夹杂的民俗民情的描写,让人
看到当年的生活,看到1928年三十几岁叶圣陶的功力。至今还记得
描写红烛一节:
“舱里小桌子上点着一支红烛,风从前头板门缝里钻进来,火焰
时时像将落的花瓣一样亸下来,因此烛身积了好些烛泪。红烛的黄光
照见舱里的一切。”
年轻的叶圣陶,行文造句都年轻,充满活力。更年轻的时候,1924
年,叶圣陶写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深刻,无奈。那是白话
文的《老残游记》。没有声嘶力竭的批判,也没有无情的讽刺,无奈
之心跃然纸上,活生生的人情与赤裸裸的世故,难得二十多岁的叶圣
陶如此练达如此洞明。
那次去苏州,去甪直。甪直的名字过去不是读成角直就是读成用
直。叶圣陶老先生的墓刚好也在甪直。叶圣陶生前反对修故居,修陵
墓,从不把自己当做是什么大人物大作家,只承认自己是个“写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