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种选择
2、防护林树种的选择
第三节 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二、各林种的树种选择
(1)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 抗风、生长迅速、根系、稳定、寿命长、美观
常用树种:欧美杨、柳、水杉、池杉、桉树、 刺槐、泡桐等
(2)水源涵养林树种选择: 低耗水、无毒分泌物 油松、侧柏、栎类、刺槐、落叶松等(下图)
枝叶量大:刺槐、胡枝子、紫穗槐等
生长较快:杨树、柳树、刺槐等
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树种柠条、杜梨;耐水 湿树种柳树、柽柳、沙棘
在相关的文件中可以查到全国水土保持树种名录共56种 树种(见下表)
在相关的文件中可以查到全国水土保持树种名录
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林
第三节 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二、各林种的树种选择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元宝枫 刺槐
华北主要造林树种耗水量比较
油松
白皮松
桧柏
侧柏
铺地柏
黄栌
防风固沙林树种选择
根系伸展广、笼络地表沙粒,固定流沙(梭梭、沙拐 枣) 耐旱、瘠薄:花棒、樟子松 乃耐水湿盐碱:胡杨、柽柳
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
适应性、生长、根系:
根系发达:刺槐、旱冬瓜
1.用材林树种选择 速生性:速度
第三节 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二、各林种的树种选择
新西兰:辐射松,解决全国木材的95%(年均生长量可达到
每公顷28立方米,轮伐期20 年~25年,蓄积量每公顷达650立方米~800 立方米,高可达到40米以上,平均单株材积2.4立方米)
中 国:如北方地区的落叶松、 杨树,中部地区的泡
Harvesting 3 year old SRC
班克松种子园
特种用途林
红松母树林
风景游憩林 国防林
试验林
名胜古迹林
风景游憩林
北京红叶风景林
第三节 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二、各林种的树种选择
1.用材林: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干形与材质等)、稳定性 2.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抗风、生长迅速、根系、稳定) 水源涵养林(低耗水、无毒等) 防风固沙林(耐旱、抗风沙埋、耐瘠薄) 水土保持林(适应性、生长、根系) 3.经济林:早实、丰产、优质 4.薪炭林(能源林):生产及生物量、热值、适应性、综合效益 (饲料、编制材料、生态) 5.特用林:环保林和风景林, 种子林, 保护区 6.四旁植树:经济效益、美观效益、文化价值
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 ——造林树种选择
主讲人:杨杨
造林树种选择
第一节 树种选择的意义
第二节 树种选择的基础
第三节 树种选择的原则 第四节 各林种对树种选择的要求 第五节 “适地适树”理念
第一节 树种选择的意义
一.造林实际需要
荒山荒地需要造林
森林采伐后需要更新造林
森林火灾后需要更新造林
第四节 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一、我国的林种划分 1. 用材林(timber forest):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森林。 2. 防护林(protective forest):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 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 林。 3. 经济林(economic forest):以生产除木材之外的其他林产 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4. 薪炭林(fuel forest):以生产木材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5. 特种用途林(special utilization forest):以国防、科 学实验、生产繁殖材料、风景游憩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6. 四旁植树:路旁、村旁、水旁、宅旁。
新西兰以人工林为基础,形成完整的林产工业体系,稳定的国 民经 济新的支柱产业
中国桉树人工林
桉树人工林:中国桉树300万公顷,平均产量约 20m3/公顷,巴西45m3/公顷。我国桉树主要分布 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
中国杨树人工林
中国杨树700万公顷,世界第一,平均年生 长量约0.6~0.8 m3/亩,中国有50多种。
经营不当-更换树种造林: 广东林科院引进新树种以 改造肇庆低效马尾松林。
第一节 树种选择的意义
二.造林成败关键
失败典型:干旱地区杨树小老头树
成功典型:塞罕坝林场的树种选择
当年的塞罕坝,一棵落叶 松起家 如今的塞罕坝,落叶松已成 林海之势
第二节 树种选择的基础
1、生物学特性 (1)生长特性:速生、慢生。 (2)形态特性:树体、枝叶、根系。 (3)解剖特性:气孔、角质层、各部分比例。 2、生态学特性 (1)光照:喜光、耐荫。 (2)温度:喜温、耐寒。 (2)水分:喜湿、耐旱。 (4)土壤:喜肥、耐贫瘠。 (5)盐碱:耐盐碱性强弱。
桐、刺槐, 南方地区的杉木、 马尾松、毛竹,从国外 引进的松树、桉树和杨树等。十年成才。
案例:主要树种速生丰产林生长标准
主要树种速生丰产林生长标准
树 种 栽培区类型 年平均生长量(m3/hm2(亩)) 目的材种 轮伐期(年) Ⅰ 10.5(0.7) 以上 中径材 20~30 杉木 Ⅱ 9.0(0.6) 以上 中、小径材 20~25 Ⅰ 10.5(0.7) 以上 中径材 20~30 马尾松 Ⅱ 9.0(0.6) 以上 中、小径材 20~30 Ⅰ 1.05(0.7) 以上 中径材 20~25 湿地松 Ⅱ 9.75(0.65) 以上 中径材 20~25 Ⅰ 11.7(0.78) 以上 中径材 15~20 水杉 Ⅱ 10.5(0.70) 以上 中、小径材 20~25 65 Ⅰ 9.0(0.6) 以上 大径材 红松 70 Ⅱ 7.5(0.5) 以上 大径材 30 Ⅰ 9.0(0.6) 以上 中径材 落叶松 40 Ⅱ 7.5(0.5) 以上 中径材 Ⅰ 9.3(0.62) 以上 大径材 16~20 毛白杨 16~20 Ⅱ 9.3(0.62) 以上 大径材 16 Ⅰ 12.0(0.8) 以上 中径材 柠檬桉 20 Ⅱ 9.75(0.65) 以上 中径材
酸雨对森林的破坏-面临树种更替
1970年开始,酸雨的森林破坏备受瞩目。受害严重的主要地 区是欧洲和北美的北方林。许多国家的森林面积在减少,有的国
家失去了一半以上的森林。到处可以看到树叶掉落,干枯的森林
。在中国的工业城市周边,也出现了针叶树林干枯的现象。
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 5~6 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现已确认,大气 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气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 。
/view/2956371.htm
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是新中国 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整个火灾过火面积达133万公顷(相 当于苏格兰大小) ,外加1个县城、4个林业局镇、5个贮木场 火灾后建立起来的西林吉新县城(2004 年 8 月 13日)
呼伦贝尔 水源涵养林
广东番禺
水源涵养林
北京密云
贵州黎平
经济林
水果 干果 浆果 药材
板栗
核桃
药用经济林
茶叶林中杜仲林
厚朴林
茶叶林中厚朴林
薪炭林(能源林)
Fuel for mixing with coal
Short-rotation-coppice Harvesting 3 year old SRC
(1)自然分布区
树种的自然分布是判 定和选择树种的基础 依据 中心分布区、最大分 布区、历史分布区 生长量
杉木
/albums/
案例:杉木的自然分布
杉木分布区可分为3个带。 北带:相当于植被区划的北亚热带,属杉木分布的北部边缘;在 适宜的立地条件下,20年生杉木林年平均生长量每公顷可达6.0 ~7.5立方米。 中带:相当于中亚热带,其东部和中部都是杉木的中心产区, 如贵州东南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江西南部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等是历史上杉木的著名产地,20年生的 林分平均年生长量每公顷可达9~11立方米,而一些小面积丰产 林,则可达15~30立方米。 南带:相当于南亚热带,属杉木分布的南部边缘。这里杉木生 长较差,每公顷只4~8立方米。
造人工林。国家未来需要的木材,要么来自进口,要么来自大
规模营造外来树种人工林。 20世纪20年代中期造林,到1996年,人工林面积达167万 公顷,其中从美国加利福亚州引进的辐射松占90.5%,花 旗松占4.8%,其他针叶树种占1.9%,阔叶树 种占2.8%。 现在新西兰人工林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6%, 全国人均 拥有0.46公顷人工林,从由木材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
1.用材林树种选择
第三节 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二、各林种的树种选择
丰产性:数量 速生+丰产:杨树、桉树、杉木
速生≠丰产:苦楝、旱柳、 臭椿、刺槐(前期 速生) 丰产≠速生:红松、 红皮云杉(后期速生)
杉木
苦楝
红皮云杉
红松
旱柳
1.用材林树种选择 优质性:质量
第四节 各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二、各林种的树种选择
酸雨对我国森林的危害-面临树种更替 酸雨对中国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省份。 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 面积最大,约为 28 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 32%。
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为 14 万公顷。
根据某些研究结果,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 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 630 万立方米,直接经济 损失达 30 亿元。对南方 11 个省的估计,酸雨造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 44 亿元。
干型良好:通直、饱满、分支细小 、整枝性能好,针叶树种有比较良 好的性状;阔叶树毛白杨、柠檬桉 、 檫木和楸树等
材质优良:材质坚韧、纹理通直均 匀、不易变形、干缩小、容易加工 、 耐磨、抗腐蚀等。云冷杉、落叶 松、 水曲柳、 柞木、花梨木
柠檬桉
优质用材Fraxinus mandshurica ) Rupr ,渐危种,水曲柳是古老的残 遗植物,分布区虽然较广,但多为 零星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