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
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
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
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也是各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
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的文化。
考古发掘表明,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辽河、黑龙江流域都发现有我国各族先人的文化遗存。
东北的红山文化和东南的河姆渡文化都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
到了汉唐,我国不仅疆域广大,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其文化的昌明也影响到东方各国,吸引了许多邻国派来大批留学生。
到了宋代,尽管其疆域不如汉唐,而其文化却达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程度。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曾经在历史上占据过重要的地位,并且大部分文化通过传教士或者一些贸易往来传入日本、韩国等临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虽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
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缺失。
虽然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传统文化,但现在大部分已经缺失。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而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韩国还因此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
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
这些现象只是众多文化缺失中的一小部分。
传统文化的大量缺失在让我们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次是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
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的认识也明显不足。
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最后是文化逆差现象严重。
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
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 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事实上,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我们的文化还存在着科学与民主的缺失,信仰的缺失。
中国的学生官本位思想非常的严重,这点从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情况可
以明显的看出来。
产生这种想象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种功利性,而缺乏一种科学的氛围。
在整个文化大背景下,中国愿意与科学结婚,为科学奋斗终身的人士已不多。
最近,温家宝总理几次提到民主,提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提到民主,我觉得大众已经对这个词产生了概念化,而非真正去享受其带来的权利。
“官尊民卑”的思想好像已根植我们的大脑,中国人民似乎也认同了达官贵人的特殊地位,以及他们的特殊权力。
我觉得文化缺失中信仰的缺失是最可怕的,因为没有信仰,一个人在思想意识深处就不会受到一种正义力量的约束,就会无所顾忌,自我意识日益膨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而现在社会这种缺失信仰的现象非常普遍,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寻求精神寄托,往往被一些邪恶组织所利用,最终做出很多伤害自己及危害社会的事情。
总体来看,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
现在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应从多方面共同入手,加强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
认识,提高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
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抓起:
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
在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 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传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趣味低级、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 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
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
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 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
养专业文艺人才。
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供了后备军。
我国文化“软实力” 的发展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
进一步解决。
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