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各民族民俗对比

中国各民族民俗对比


土家族 川,鄂,湘,黔,渝。主要在湖南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和 湖北恩施土家自治州 802万 汉藏语系 依山而建,坐成虎形。吊脚楼。 社巴节:男女老少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祭奠祖先。土家年:俗称赶年。 腊月二十九在春节前一天。 禁食狗肉。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但可以与未婚少女坐在一起。 在家里不能随意吹口哨和随意敲锣打鼓。 女子服饰多为左开襟,肥袖短衣,滚花边,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头镶刺绣 男子头缠2到3米的青丝帕穿对称短衫。 多食谷子,稻米。爱喝酒,爱吃辣,花椒,山胡椒。习惯做腊肉甜酒和 团馓(san).
火把节:六月二十四左右,摔跤,拔河,射箭,斗牛,荡秋千等。
彝族男子头上都蓄有一绺头发,禁止他人触碰。 彝族人敬酒等尽量喝一点,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客人也不要把食物带走,表示不讲义气。 各地风格不同极具特色。男子在头上蓄的头发被称为天菩萨。裹青蓝布 。结成英雄结,无胡须为美。女子头戴黑头帕,戴耳环。外出穿斗篷。 玉米,荞麦,大小米,洋芋。坨坨肉,喝转转酒。不吃蒜。
语系
白语,汉藏语系
民居特点 节日及活动
禁忌
服饰 食物
主要信仰佛教以及道教。 一正两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山区多为上楼下厩。
三月街或观音节: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点苍山脚下举行。 夏历四月二十三,举行绕三灵活动,朝拜金龟、圣源、崇圣三寺。 白族人在夏历七月十五接送祖先亡灵时,不能出门;火把节的晚上岳父不能接 女婿到家中过节。
中国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风俗
民族
壮族
分布地区 人数
广西壮族自治区,还有云南文山,湖南江华,广东连山, 贵州从江等地。 1617万
语系
汉藏语系
民居特点
喜欢依山傍水而居,有楼居,半楼居,地居。上人下牲畜。
节日及活动 三月三吃五色鸡用于祭祖和待客。歌圩节:通宵达旦歌舞传 据说与刘三姐有关。如:抛绣球,碰红蛋,踢毽子,抢化花炮。
民族 汉
分布地区
全国各地 均有
人数 12亿
语系 汉藏
坐北朝
民居特点
南,雕梁 画栋,房
檐见长
春节:夏
历正月初
节日及活动 一,挂年
画,贴春

元宵节:
拜年,放
张灯,猜
鞭炮。
灯谜,吃
元宵。
清明节:始于春秋时期,其前一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寒食节。扫墓,荡秋千,打马球。
端午节:
又名女
儿,诗
人,天
中,沐
兰,端阳
节等。每
年五月初
纳西族
云南,四川,西藏。主要分布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泸沽湖畔。
30万
汉藏语系
创造了东
巴文,是 世界上唯
保存完整的象形文字。
一保存完

信仰东巴教和藏传佛教。文学作品<<创世纪>>爱情史诗。
多是土木瓦结构的建筑。
纳西族独有的阿注婚(一女多夫);三朵节夏历的二月初八进行祭拜 和文娱活动。 禁止触动单门旁的石头门神忌手摸横在门上系有的鸡毛草绳。 禁止砍伐神树。
彝族 滇,川,黔,桂。
最长的史诗之一。
:藏历七月初,又称 及水生动物的肉。 忌在一个碗内揉糌 套宽肥藏袍。 吃蹄类兽肉,禽类和
脚下举行。 三寺。 的晚上岳父不能接 多是白上衣,或浅色 出门戴草帽。 肠,弓鱼,以及 三道茶待客。
776万 汉藏语系
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信神魔,祭司为毕摩。
高耸的碉楼,内有围墙。
春节: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尊祖敬老,以西为上禁止一般人坐在西面,不杀狗,不吃狗肉 不打喜鹊和乌鸦。不在索罗杆上栓牲畜。 男穿袍服,外穿马褂。女穿旗袍,袖子有长短之分。 小米为主食,白片肉,血肠,猪肉酸菜炖粉条。八大碗也称满洲席 手扒肉,萨琪玛。
朝鲜族
东三省及内蒙
吉林延边自治州和长白自治县
192万
有自己的语言,但未定语系
砖木结构瓦房,四面斜坡,屋内平盘地炕,盘地而坐。(满地炕)
除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之外还有:回甲节,回婚节。
朝鲜人注意礼节,注意尊老爱幼。小辈不能当老辈的面抽烟喝酒。 婚丧和节日不杀狗,吃狗肉。 妇女:短衣长裙,丝绸,色彩鲜艳。男子:白色短上衣深色坎肩宽大长 裤。 以大米为主食。酸甜辣为主:打糕,冷面,大酱汤,泡菜,辣椒,狗肉。
民族
黎族
分布地区 人数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通什市以及保亭,陵水,琼中,白沙,昌江,东方 等自治区。 124万
语系
汉藏 还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民居特点 节日及活动
禁忌
同姓聚居,五指山下茅草泥房,形式较多。有船型,金字塔形,高架形 上人下牲畜。 三月三是为预祝打猎丰收的日子,也是为了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日子。 还有春节。 禁忌头向门口睡觉,妇女纹身不能被其他男人看,或参与。
541万
汉藏语系
牧业为
主,副农
业。普遍
格萨尔王转是世界最长的史诗之一。
信仰藏传
佛教。
农区多垒石建房,平顶多窗。上人下牲畜,或仓库。牧区则是多用帐篷
牦牛的毛织成,冬暖夏凉。方便移动。
藏历年:互赠哈达,问候。跳锅庄和弦子舞。唱藏戏。雪顿节:藏历七月初,又称
藏戏节。望果节:
禁忌他人触碰有关的佛器。禁吃驴狗马的肉以及尖嘴有爪以及水生动物的肉。
维吾尔 新疆维吾尔
839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尔泰语系
泥土建筑,开天窗,屋顶平坦。室内砌实心土炕。
肉孜节,古尔邦节。肉孜节规定在回历10月1日,白天要斋戒 古尔邦节在肉孜节后的70天民族按户要杀一只羊,一户或七户杀一头牛 探望病人时禁忌站在病人头或脚的方向,衣服不能短小,最忌户外穿短裤。 在接受东西是不能用单手,尤其是左手。睡觉时禁忌头东脚西或四肢平伸仰面。 男子一般穿长袍,城市妇女一般穿西式短上装和裙子。农村的妇女一般穿宽袖连 裙外套黑色对称背心。所有人都带四愣小花帽 主食为面粉,玉米,大米。很少吃蔬菜。夏季多吃水果。抓饭为特色。
民族 蒙古
分布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和我国的东北及西北。
人数 581万
语系 阿尔泰
民居特点 蒙古包
节日及活动 春节,那达慕:每年七八月份,包括摔跤,赛马,马术,射箭,赛骆驼 以及歌舞表演,传统乐器:马头琴。
禁忌 蒙古平时有拜火习俗,因此平时禁止用刀在其旁砍东西,有病人或产妇不接待客 不能在火盆旁烤脚。不能带兵器入屋。
崇尚白色,白男喜欢白上衣,黑坎肩,下着深色长裤。女子多是白上衣,或浅色 红外套或黑色丝绒坎肩。腰系绣花短围裙。,戴耳环手镯,出门戴草帽。 稻米小麦为主食。猪牛羊,喜酸辣。爱腌制火腿,腊肉,香肠,弓鱼,以及 大米制作的饵丝,蜜饯,雕梅。以及乳扇,砂锅鱼,和烤茶三道茶待客。
注:各民族人数皆是2000年的数据。 满 东北三省,辽宁最多。 1068万 阿尔泰 西南北,三面设炕。俗称:万字炕或曼枝炕。南长辈,北小辈。
五。龙舟
竞渡,吃
粽子,饮
雄黄酒,
悬白艾。
中秋节:每年夏历八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
禁忌 禁说4 ,某家有人死,不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服饰 ,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
食物
主食以 稻米、 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 。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 米糕、 汤圆、 粽子、 年糕
服饰 食物
男子无领对襟上衣,结鬓缠头。女子带各种首饰,耳朵至耳根垂值至肩头成为儋 (dan)耳。儿女成人在其他房子里住,称为放寮。婚后一但在夫家定居便与父母 分居。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
民族 分布地区
藏族 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
人数 语系
民居特点 节日及活动
禁忌 服饰 食物
用火时禁用旧鞋,粪,破布等不洁之物。互不熟悉的男女禁忌在一个碗内揉糌
粑。禁忌男女混坐男坐左,女坐右。
基本都是长腰,肥袖,大襟。都戴藏式金花帽。长袖短卦外套宽肥藏袍。
酥油茶,,奶茶,甜茶。饮用青稞酒,爱吃奶渣,酸奶。不吃蹄类兽肉,禽类和
民族 分布地区 人数
白族
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如昆明,元江,丽江,兰坪。贵州毕节,四川凉 山,以及湖南桑植等。 185万
衣服多为蓝白黑三色,以黑为贵。劳动或出门穿黑羊皮七星披肩。
玉米、大米、小麦为主食。青稞、喝酒、浓茶、吃、酸、辣甜食品 丽江火腿粑粑、宁蒗的琵琶猪、和泸沽湖的酸鱼是其特色饮食。
裤。 伸仰面。
称赶年。
罗裙。头镶刺绣 腊肉甜酒和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部分。都穿长袍。腰带是必备的。
食物 粮食,奶食和肉食,不吃海鲜。
民族 回族
分布地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还分布在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 北京牛街和宁夏纳家户。
人数 981万
语系
逐渐使用 汉语,藏 汉语系, 伊斯兰教 (清真)
民居特点 住平房、窑洞、砖瓦房。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
禁忌 壮族人禁忌吃牛肉,蛙肉。禁用脚踢踏锅灶。禁止在灶上煮狗肉;夜间 行走禁止吹口哨。禁坐门槛中间。家有孕妇门口挂草帽,外人禁止入内。 服饰 妇女头上包花提毛巾,喜欢戴银首饰,一般为蓝黑色。腰间系花围腰。 下身穿花角裤。男子对襟上衣,系腰带,多唐装。 食物 主食一般为大米,玉米。年节时多吃各种粉糕。喜腌制酸食。如生鱼片
节日及活动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开斋节 在回历每年9月,即献牲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 禁忌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 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 服饰 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表示清洁不染 妇女头戴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 食物 主食以米、面为主,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狼、虎、驴、猫、鹰、 禁食自死之动物血;禁饮酒。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 用茶待客,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