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矫正案例分析

社区矫正案例分析

社区矫正案例分析
一关系的建立阶段
(一)基本资料
姓名:周某
性别:男出生年月:1959年2月文化程度:文盲婚姻状况:已婚
家庭成员情况:妻子刘某,小学教师
家庭地址:XX乡XX村XX组,
犯罪及处罚情况:2001年周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因周某在监狱表现良好,2007年8月8日假释回家,假释日到2011年8年21日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妻子儿女共5人,周某现与妻子一起居住生活,父子、女关系都比较融洽。

2.生活经历:
周某家住农村,以务农为主2002年周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因周某在XX监狱表现良好,分别于05年和07年分别记功一次,于2008年8月8日假释回家
二矫正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
(一)对象的性格:
周某的性格内向,从小孤僻,不善交友,平时闷声不响,但易急躁,鲁莽,行事草率。

不在外面玩耍,沉默寡言.他平时的所思所想不外
露,别人看不出,也掌握不了。

因此,周某案发时人们感到很突然。

(二)对象的心理:
周某犯罪已受到法律制裁,长期的狱中生活使本就内向的周某越发趋于沉闷。

假释回来后,自认低人一等的周某所想所思羞于向亲朋故友交流。

甚至也不向自家兄弟吐露半句。

自卑感与日俱增,心态已不正常。

(三)家庭和社会关系:
周某有子女3个。

两女儿已出嫁。

(四)经济基础与事业发展:
周某假释回来后,很快报上了户口,又拿到了劳动手册,并被推荐到大卖场超市配售中心收货处工作,就目前而言,基本上解决了本人的生活,据分析,周某经济上还有一些问题要帮助解决:一是存在快速致富的思想和动机,与同出来的狱友盲目攀比,认为自己经济与其比差距很大。

二是周某无专业技能,且文化知识又低,缺乏竞争能力。

三社区矫正计划
(一)认知与领悟:
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的人,或者重复陷于困扰处境的人,需要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摆脱无法消遣的症结,自己看不到的矛盾,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的方向。

让周某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过去,反思自己犯罪的思想根源,解决错误的思想意思问题,面对现实,勇敢地接受人生的挫折和不幸,与过去错误的思想,行为彻底决裂。

(二)由针对性地对周某提供个别化的服务:
周某犯罪文化低下,只是贫乏,以及他本人的内向型性格,鲁莽草率行事,这些因素对他的犯罪有着一定的催生作用。

因此,需要对其恶习劣根进行综合治理,有针对的对周某进行个别化,人性化,社会化的服务,做到因人施教。

(三)跟踪服务,动态管理:
事物在不断的发展,情况在不断的变化。

何况对象现实的情绪是处在一个不稳定,心态处于一个不正常的情况下,因此,及时,尽快,详细了解,掌握对象家庭,就业,工作,生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修正方案,制定措施,因势利导。

(四)点面渗透:
周某固执,暴躁,孤僻的性格,决定他不善与人交谈,交往,也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简单的说教,对他来说,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但这种人自尊心很强,往往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因此,从信任他,接纳她,尊重他的价值和尊严,运用探索,描述,宣泄的方法,让他主动对我们敞开心扉,一泻无余,以便我们对症下药。

(五)妻子介入,亲情感化,攻心为上:
周某一直对子女痛爱有加,针对这一情况对周某实施心里战术,用亲情来感化,定能收到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