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而交通运输业中,公路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因此高速公路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出自德国,于1931年建成,位于科隆与波恩之间,长约30公里由阿登纳(KonradAdenauer,当时的科隆市长,后来的西德总统)于1932年8月6日宣布开通。
自此以后,高速公路在世界范围内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起来。
在中国,1988年10月31日,全长18.5km的沪嘉(上海—嘉定)高速公路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自此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络飞速的发展与完善起来。
在世界各国高速公路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对高速公路的研究也不断升华,世界高速公路从无到超过23万公里,规模不断的扩大,这80多年中,国外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a)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期,其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小,高速公路认知度低,规模不大且里程增长缓慢。
b)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其特点是:经济加速增长,高速公路需求旺盛,通车里程迅速增长。
c)第三阶段,接近饱和期,其特点是:经济稳定增长,资源紧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
d)第四阶段,相对稳定期,其特点是:经济持续增长,资源紧缺,高速公路网规模趋于稳定,路网运行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智能运输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高速公路也经历了四个阶段1)第1阶段为1985年以前,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大陆还没有高速公路,在这以前,我国建设的公路都属于一级以下公路。
2)第2阶段为1986年至1995年期间,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七五”期间,我国建成了以沈大、沪嘉、广佛、西临为代表的高速公路522 km,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这一阶段开始尝试将一级路、二级路改造为高速公路。
3)第3阶段为1995年至2000年期间,这一阶段开始全采用4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并开始探索将4车道路面加宽改造为6车道路面的探索。
4)第4阶段为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开始探索将原有高速公路车道改造为6车道、8车道的研究。
趋完善是其主要标志。
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尚处于世界发展阶段的第二阶段,但是我国也在积极的研究第三、第四阶段的所涉及的领域,为将来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
根据世界高速公路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对高速公路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研究规模、技术、管理。
1.高速公路规模扩大,不断完善经过80多年的发展,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就形成了趋于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系统图1.1 美国的高速公路网络美国的高速公路由四个不同的系统组成,这四个系统是州际高速公路(Interstate Highways)、美国国道(U.S. Highways)、州内高速公路(State Highways)以及郡内公路(County Highways)。
在国内,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加。
位居世界第二,图1.2 国家高速公路里程变化图并且我国的高速公路形成了“7918”的网络格局。
图1.2 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1.7万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
编号系统完成后,也解决自中国首条沈大高速公路通车以来,中国高速公路有名无号的问题,更方便驾车者出行。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络还不够完善,密度不够大,因此,国家高速公路的规模依旧在不断扩大。
在对规模的研究领域中,国内外主要是对高速公路进行选址、规划以及可行性分析。
例如《福建省高速公路多环多路径遍历算法研究》[2]中公路的设计进行优化;在《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荷载参数调查与分析》[3]中为了获得路面结构设计所需要的交通荷载参数,采用设置交通量临时观测站的方法实测得到了旧路的交通量和交通组成情况;通过对主要货车车型的等效轴载估算结果计算得到了未来设计年限内柳南高速公路的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为进行后续的施工图设计提供了依据,此外国家、省份等下达的高速公路发展规划等等都会进行选址、规划和可行性分析等等2.高速公路的技术研究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高速公路的发展也不同,许多其他技术或是专门研究的用来提高高速公路的作用、满足顾客要求、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也不断出现。
这其中包含高速公路的工程应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等。
2.1高速公路的工程应用技术例如为了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研究来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来铺设路面,例如莫远村、叶松、卢超[4]在《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中介绍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工程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要点,为今后排水性路面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等;陈景星、张小旺、郭瑞[5]在《高速公路边坡施工风险因素监控技术研究》中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的施工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了高速公路边坡工程风险因素识别模型,提出了利用公用无线通讯网络对公路边坡实施远程监测的新技术和监测指标体系;此外还有高速公路的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立交桥的设计等高速公路工程应用技术等都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2.1 立交桥的设计2.2通信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便捷,越来越多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发展,;例如数字地图、卫星定位、ITS技术、进行视频监控、实行视频联动等技术运用为高速公路的安全控制和道路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为建立健全道路交通网络打下了信息基础,使公路监管趋向智能化。
中国由于还处在高速公路发展的第二阶段,高速公路的的通信技术的应用、路网运行质量、交通管理水平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的差异。
3.高速公路的政策、管理、改革研究高速公路的政策及改革一直是热议的话题,收费多、道路交通状况差等一直是困扰百姓的难题。
在中国,高速公路及其管制一直是在政府的监控之下,很多人就中国的的管理体制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例如董学博[6]在《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的思考》中围绕中国高速公路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借鉴国际高速公路发展状况及趋势,按照公平与效率原则,分析比较了普通税、燃油专项税、车辆通行费三种高速公路筹资模式,认为收取车辆通行费是最为合理的费用负担方式。
最后,结合对未来高速公路养护、拓宽的判断,提出了坚持并完善收费公路政策的相关建议。
陈光华[7]在《构建高速公路网现代化运行管理新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对高速公路网管理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从世界的范围内来看,由于道路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变化以及国家政府调整,改革政府机构带来的各种影响,国外高速公路管理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高速公路管理的目标将更加直接地指向对道路使用者的更好服务,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依靠当代高新技术来满足交通需求,保持服务水平。
在国外的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体系相对比较的成熟,大多数为了对道路进行维护的资金间接的从燃油费等收取,例如美国在除加收燃油费外只是在部分高速公路进行收费,收费政策也有各州进行收取和定价,此外对道路的管理更趋于网络化和智能化。
此外,在国外很多的高速公路为私人修建,由于高新技术不断向运输应用领域渗透,由私营部门提供和管理的高速公路交通服务项目也会越来越多。
4.总结国内外对高速公路的研究都在与时俱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的高速公路网已基本成熟,它借助先进的管理系统和技术与网络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例如,欧洲一些国家正在把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而构成国际高速公路网。
如横贯全欧,东自奥地利的维也纳,经荷兰、法国、西至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全长3 200 km的高速公路[8]而我国的高速公路还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尽管路网还不完善,路网质量和路网运行质量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管理政策和体制方面将来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国的高速公路的发展必会趋向一个新的高度,对高速公路的研究与应用也会趋于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当前正处于高速公路建设大发展的时期。
同时,高速公路管理的任务也在不断加重。
在研究确定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时,要密切注意国外高速公路管理的发展趋势,借鉴其经验和教训,使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不但能适应建设和发展高速公路的要求,更能适应未来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和变化。
参考文献[1]赵志刚.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9(8).[2]林勇.福建省高速公路多环多路径遍历算法研究[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2(10):74-77.[3]黄英强.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荷载参数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4):65-67.[4]莫远村,叶松,卢超.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江苏交通科技,2013(1):5-8.[5]陈景星,张小旺,郭瑞.高速公路边坡施工风险因素监控技术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2):55-58.[6]董学博.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的思考[J].交通财会,2010(12):9-11.[7]陈光华.构建高速公路网现代化运行管理新体系[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3(1):32-33.[8]张云爽.国内外高速公路的现状及其发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