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访谈二三事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访谈二三事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访谈二三事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节节高升,心理问题已然成为新生代年轻人的噩梦。

新生入学以后,都会进行一次心理普查工作,检测学生的心理状况。

普查结果出来以后,有几个学生的指标显示不太正常,需要辅导员进行进一步的谈心谈话,甚至达到追踪或者关注的级别,更有甚者,强烈建议休学进行康复治疗。

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自然是压力山大,惶惶不可终日,可是怎么谈呢?既然已经出了结果,辅导员谈话又有什么必要呢?如果谈的话,让学生知道自己是指标不正常的,会不会加剧ta的心理问题呢?谈话的内容又该是什么呢?
作为已经带过几届毕业生的辅导员老师,无论是追踪也好,关注也罢,都会随机找到班级学生进行沟通。

看似主要的目标是了解班级整体情况,谈话过程貌似有顾左右而言他之嫌疑,却从中捕捉各种有效信息,随之好奇似得信口追问,自由而毫无压力的顷刻间,掌握其心理动态。

目前为止,在不断的交流沟通中,针对学生心理访谈,个人有如下思考,一家之言,敬请阅示。

首先,提出个人对大学生辅导员进行心理访谈的浅显分析:人的心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必要太过于迷信数据普查的结果,因为在学校的普查,严谨性值得商榷,学生
在进行心理普查过程中也难免受到干扰,那么,实验数据就可能是有偏差的。

这就是辅导员谈话的目的,进一步确认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备案,进行下一步的应对措施。

辅导员切勿对心理普查结果异常的同学贴上标签,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谈心谈话。

即使是有心理隐患的学生,只要做好及时介入,干涉疏导治疗,也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状况,甚至恢复到正常心理状态。

其次,是个人对大学生辅导员进行心理访谈的拙劣对策:
1.侧面了解数据异常学生的在校表现,做好谈话对象的背景资料调查。

2.将定向谈心谈话与例行谈心谈话相结合,不要特殊对待。

让谈话者认为这只是辅导员进行的正常谈心谈话。

3.群策群力,做好记录和情况备案,对于重点学生,可以发动班干或其他善于沟通的同学与其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掌握更全面的学生情况。

4.对于心理状况确实不稳定的学生,要做好及时的上报,及时与学生的监护人进行联系沟通,请求帮助与配合。

5.定期的在班级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们了解“心理”,识别不同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了解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有一定的自我识别和识别他人的能力,发动学生做好自我治愈和他人治愈。

最后,对于这学期所有的心理访谈结合社会现状,做简单小结:
1.目前,很多人对于“心理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总是妖魔化这一词语。

所以,对于辅导员而言,保护好普查结果,保证学生的隐私,防止学生因此遭到大家的“特殊对待”,对于每一个学生,都要平等的对待。

2.谈心谈话,不一定非要在办公室进行,这样正式的场合,可能会让谈话者产生紧张、防备的心理。

食堂、宿舍、操场,都可以成为谈话场所。

3.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注,所以,可能会表现出心理异常的状态来。

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数据结果是正常的,但是,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谈心谈话。

4.给予学生关心,并且引导他如何正确的表达自我。

如果辅导员对这样的学生因为数据正常,而疏忽,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做出更甚的举动来,甚至有可能因为长期的心理暗
示,而固化了这种行为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安排学生间断性走上讲台,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人和事,展望美好的未来,必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样,也会极大的避免出现自卑等消极心理。

5.对于那些不愿意沟通或者不愿意与辅导员沟通的学生,不要进行强制行为,可以发动身边的好朋友,帮助沟通,及时告知沟通的效果,做好记录。

6.谈话内容不必要围绕心理方面,也不必特意的询问“最近有没有觉得心情不好”这样暗示性的话语,谈话内容就是以拉家常的方式即可。

在谈话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来识别学生的心理状态。

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