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7.5.1 日本民法中的不动产
7.5 日本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
土地
根据《日本不动产登记法》第15条规定:“登记簿中,就一宗土地或一个建筑物备用一张纸。” 即土地与建筑物经分割并分别登记。一般认为,土地是人为决定的以一区划(一笔)为单位的所 有权客体,其范围以地表为中心及于上下(空中及地心)。
•
定着物
建筑物:最典型的定着物,属于独立之不动产。
树木:土地的定着物,不属于独立的不动产。 未分离的天然孳息:尚未自原物分离的桔子、桑叶,或收割前的稻子、干草叶子等,允许以明 示方法作为对抗要件,按独立物进行交易。 其他:铜像、路轨、管道、庭园点景石(根据情况定)等,这些一般是土地之构成部分,但也 并不是不能单独作为交易对象。 • 日本民法中判断一物是否为定着物有三种方式:(1)在交易观念上该为土地之构成部分的物体; (2)完全独立于土地存在的物体;(3)根据情况而定的物体。
7.5.2 不动产登记制度
7.5
日本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
登记机构 登记所 登记管辖:日本原则上采属地管辖 土地登记簿册及地图 日本不动产登记簿册依不动产种类而分三种:土地登记簿册、建筑物登记簿册、 立木登记簿册。登记簿及地图等由登记所永久保存。
•
1.物的编定主义 登记簿中采取“一物一用纸”的原则,即一笔土地、一栋建筑物、一个立木,使 用一个单位的用纸。 2.登记簿的内容 登记簿分标示部、甲部及乙部,甲乙部各设事项栏及顺位号数栏。甲乙部无任何 事项时,可不设置。标示部记载有关不动产标示事项 3. 图纸 土地的图纸包括地图、地籍图、现状图等;建筑物的图纸包括建筑物位置图、房 屋平面图、分层房屋平面图等。
7.5.2 不动产登记制度Βιβλιοθήκη 7.5日本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 • •
• • • • • •
登记程序 申请原则 申请登记的当事人称登记权利人和登记义务人。申请登记,应提出下列书面材料: (1)申请书;(2)证明登记原因的书面材料;(3)关于登记义务人权利的登记证 明书;(4)就登记原因需要第三人的许可、同意或承诺时,证明已得其许可、同意 或承诺的书面材料;(5)依代理人申请登记时,证明其权限的书面材料。 形式审查主义 申请不动产登记时,并不进行实质性审查,只要登记不违反登记制度的目的,即使 实体关系与登记事项不相符合,也承认登记的有效性。 不同的登记内容 在日本,不同的登记事项适用不同的程序。根据登记事项可将登记程序分如下几种: (1)土地标示的登记程序;(2)建筑物标示的登记程序;(3)所有权的登记程序; (4)所有权以外权利的登记程序。 登记顺序 登记人员依受件号数的顺序进行登记。
7.5.2
不动产登记制度
7.5 日本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 日本是采用意思主义立法例的国家,物权变动仅以当事人意思表示而发生,无须公示。 在日本,登记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不动产物权变动,非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 • 日本不动产登记的特点 登记事项:土地的标示;土地的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土地先取特权、 土地债权、土地抵押权;土地权利的设立、转移、变更、处分限制、消灭。 • 登记类别 依登记的效力,可将登记分为完成登记与预备登记。完成登记对第三人有对抗效力, 预备登记则无对第三人的对抗力。预备登记又分预告登记与假登记 • 登记的顺位 (1)就同一不动产登记权利的顺位,法律无另外规定时,依登记的先后确定。(2)关 于登记用纸中同一部内所进行的登记,登记的先后依顺位号数。关于登记用纸中不同部 所进行的登记,登记的先后依收件号顺序。(3)附记登记的顺位依主登记的顺位。但 附记登记间的顺位,依其先后而定。(4)已进行假登记时,本登记的顺位,依假登记 的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