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趣味小实验一、鸡蛋上写字用稀盐酸在生鸡蛋上写字,写好后,把它煮熟,拨开蛋皮,会发现你写的字都覆盖在那个鸡蛋的蛋白上化学小实验需要的工具材料:鸡蛋一枚,食用醋、蘸水笔。
化学小实验操作步骤:1、用蘸水笔蘸上醋后在鸡蛋上写一些字。
2、等到醋干后,将鸡蛋加水煮熟。
3、把煮熟的鸡蛋剥去蛋壳,你就会发现蛋白上有你写的字迹。
做完这个神奇的化学小实验后,你知道鸡蛋里的字是怎么来的吗?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能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
而多余的醋酸就会穿过蛋壳,与里面的蛋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煮熟后的鸡蛋剥开后就能清楚地看到蛋白上的字了。
二、巧写“密信”1、将一根筷子伸入到盛有酸牛奶的盒子中。
2、将蘸有酸牛奶的筷子在一张白纸上写上“大家好”三个字。
3、将写好后的白纸拉直并放在已点燃了的蜡烛的上方,用火烘烤。
4、当酸牛奶汁被烘干后,棕色的字立即显现了出来。
结论:当酸牛奶含的果糖因受热分解而留下黑色的碳,留下的碳浮现在纸上,这就是所谓的“碳化反应”。
三、会吸水的杯子1、准备的东西:蜡烛、杯子(要比蜡烛高)、打火机、碟子、适量水(最好有颜色)2、用打火机将蜡烛点燃3、将蜡烛用适量烛泪固定在碟子上4、然后将水倒入碟子中5、将杯子慢慢罩住蜡烛,放进碟子中6、奇迹发生了,蜡烛用光被子里的氧气后熄灭,就在熄灭的瞬间,碟子中的水被吸进杯子里了,这样杯子里的水位就高出外面的水位了原理:利用了杯子里的氧气和热胀冷缩的原理。
四、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具体做法:取一只蒸发皿并放入一小勺高锰酸钾粉末,把它堆成小山,在顶端挖一个小坑。
当向小坑中滴入一滴甘油时,就会“嗤”的一声。
白雾喷涌出来并燃烧发出火光,很像火山喷发。
原理很简单的,不过做得时候要注意安全!五、火山爆发1、按以下质量比配好药品:绿色火焰爆炸,氯酸钾:蔗糖:硝酸钡:重铬酸钾=5:10:8:102洋红色火焰爆炸,氯酸钾:蔗糖:硝酸锶:重铬酸钾=5:10:6:83紫红色火焰爆炸,氯酸钾:蔗糖:硝酸钾:木炭:重铬酸钾:硫磺=5:10:3:4:8:5 2、将药品按上述比例混合好,在混合物的表面覆盖一层温润的黄土,堆成圆锥行,用手按紧,然后用玻璃管轻轻拨成一个火山口。
用滴管吸取约3mL浓硫酸,从火山口注入,当听到有“吱”的声音时,表示引燃了。
3、从火山口喷出各种颜色的火花,并有绿色“火山灰”沿坡泻下,妙趣横生。
原理:滴入浓硫酸后,氯酸钾、重铬酸钾、硝酸盐等发生分解,产生大量气体,放出热量,蔗糖或木炭发生燃烧,使生成物像火山爆发一样连续喷出。
六、指纹检验下面让我们一起当一回小福尔摩斯吧!1、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
2、将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
3、再把白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
4、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汽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原理:碘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距离增大,从而变成碘蒸汽。
当碘蒸汽接触到白纸后,能溶解到手指的油脂等分泌物中,从而形成棕色的指纹印迹。
七、用火作画1、配制一瓶浓度约为30%的硝酸钾溶液。
2、取一张薄且易吸水的白纸,用毛笔蘸取硝酸钾溶液在纸上作画,要求笔画简单且连贯。
画好后,让纸凉干,图画的痕迹全部消失,看上去仍然是一张无暇的白纸(因为作画者也找不到画在哪,所以应事先在尚未干透的图画上作一记号,如用小针在画迹的某处戳一个不显眼的孔)。
画纸干透后,就可用来表演。
3、表演时只要用引火棒点燃原来作过记号的小孔,火星就按着绘画的痕迹蔓延开,原来的画迹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原理:用硝酸钾溶液作画,纸上留有硝酸钾的痕迹,当用引火棒点燃时,硝酸钾受热分解出微量的氧气,帮助白纸燃烧,因而燃烧顺着有硝酸钾痕迹的地方进行。
有由于燃烧缓慢,产生的热量基本上都消失了,所以未蘸有硝酸钾的纸不会燃着。
八、魔棒点火1、取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放入蒸发皿中2、加入少量浓硫酸,使两者混合均匀(高锰酸钾稍过量)。
3、用玻璃棒蘸取药品,让其与酒精灯芯接触,灯芯立即燃烧起来。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都是强氧化剂,混合产生的Mn2O7很不稳定,受到微热即可产生MnO2和O2,并产生大量的热。
如果遇到有机物(如:酒精),则剧烈氧化而燃烧。
九、吹气生火1、用脱脂棉包住约0.2gNa2O2粉末,放在蒸发皿中。
2、用嘴通过长的玻璃导管对Na2O2吹气,棉花立即燃烧。
原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热,使脱脂棉燃烧。
十、清水变牛奶材料:石灰、透明水杯2只、吸管1只、筷子1根操作步骤:1、取一些石灰放在玻璃杯里,加入清水,搅拌2、等沉淀后把上边那些无色透明的液体倒入一个杯中;3、请你通过吸管向杯中的无色透明液体吹气,不一会儿,你就会看到液体变浑浊了;继续往杯中吹气,你又会看到液体变得清澈了。
原理:杯中的无色透明液体是石灰水,遇到你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碳酸钙。
由于碳酸钙是极小的颗粒,不可能很快沉淀而会悬浮在水中,所以我们就看到水变成乳白色了。
继续往杯中吹入二氧化碳气体时,又使碳酸钙和它反应而形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以溶解在水中,所以杯中的液体又变清了。
十一、神壶1、在桌上放四只玻璃杯,A杯为空杯;B杯中放入0.2g硫酸铁白色粉末;C杯为空杯;D杯中放入3g草酸粉末,还有1g草酸粉末;2、放在靠近B杯边的桌面上取一把普通茶壶,放入5克茶叶,倒入热水,略等片刻后,分别把水倒入A杯,为一杯清茶;倒入B杯则变成一杯黑墨水;倒入C杯,仍是一杯清茶。
3、把A、B、C三杯全倒入茶壶中,重新倒入A杯时,发现是一杯墨水。
这时表演者把右手食指很自然的拿桌上的草酸粉末,草酸粉末粘在食指上,用右手端起B杯,食指自然地放在杯口内。
向B杯内倒茶,茶淋在食指上使草酸淋入杯内,杯内是一杯清茶;茶倒入C杯,是一杯墨水;茶倒入D杯,又变为清茶。
将四杯全倒回壶中,再倒入A、B、C、D,四杯全是清茶。
原理:茶叶内含有鞣酸,鞣酸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沉淀,加入草酸则生成草酸铁而退色。
十二、烧不着纸的火方法:取30毫升CCl4、10毫升CS2混匀,于蒸发皿中点燃,当即出现火焰,用纸试,燃不着。
注意:CS2可燃,但CCl4不可燃且易蒸发,并吸收大量热,故火焰温度不高。
但如果CCl4放太少,或用其它放热多的易燃溶剂,则纸仍可被烧着。
十三、糖的晶体会析在线绳上因为随时间的变化,水会慢慢蒸发掉,原来的饱合溶液就会变成过饱合溶液,多余的糖分,就会以绳子为凝结核心,结晶到绳子上。
十三、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原理】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主要是花青素。
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此,可利用来做酸碱指示剂。
实验用品:实验员准备试管,烧杯,试管刷,试管架,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纱布,烧杯,试剂瓶,酒精溶液(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1:1),稀盐酸,白醋,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蒸馏水。
学生自己准备(每组准备2种)紫苞菜,胡萝卜,各种花瓣,植物叶子等。
(提前布置)【实验过程】1、学生检查实验桌上实验室提供的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完好、干净。
2、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用品,老师检查。
3、安全强调,因有酸碱药品和玻璃仪器,要注意实验人生安全和仪器安全。
4、指示剂的制取步骤。
(1)取一些紫苞菜在研钵中捣烂,然后加入5ml 酒精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2-5分钟。
(2)用多层纱布过滤,得到紫苞菜色素的酒精溶液。
将滤液装在试剂瓶中,并放在桌上备用。
(3)仔细观察试剂瓶中装有的滤液的(自制酸碱指示剂)的颜色,记入下表中。
4、取出6支试管,分别加入2--3ml 稀盐酸,白醋,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蒸馏水,然后分别滴入2-3滴紫苞菜色素的酒精溶液,振荡后放置在试管架上数秒钟后,观察现象并记入下表中。
用其他自备植物花、叶等代替紫苞菜重做上述实验,(得到自制指示剂2)。
观察现象并记录上表中。
【整理实验用品】1、用试管刷清洗玻璃仪器,将废液倒入废液缸中。
2、将所制指示剂放人指定容器中。
3、整理实验用品,将其恢复实验前的摆放位置。
【注意事项】(1)研钵一定要将所研物质研碎、研细。
(2)用酒精溶液吸取色素时,最好使其充分接触5分钟以上,使色素被充分吸收。
(3)两种液体不要混合,以免出现实验现象雷同。
(4)实验时安全第一。
【可做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用品】(1)红萝卜皮:刮下红萝卜的红皮,用95%酒精浸泡一天左右,过滤后取它的滤液。
按检验的需要制作pH1~14的标准溶液若干个。
每个标准溶液取10mL ,分别加入试管中,各试管中加入红萝卜皮浸泡液(即酸碱指示剂)10滴,用橡皮塞塞紧,作为标准样品。
在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加入上述红萝卜皮指示剂,当发生颜色变化时,跟上述制得的标准样品的颜色作比较,就能确定待测溶液的pH 值大致范围。
红萝卜皮浸泡液实测的结果是:pH 值在6以下时显红色,pH 值在6~8时显紫红色,pH 值在8~10时显绿色,pH 值在10以上时显黄色。
(2)紫草:在中药店买50g 紫草,取5克,用50%酒精溶液浸泡,浸泡一天就得到紫草色素的酒精溶液,呈紫色。
把浸泡液一分为二,一份加入极少量稀酸(稀磷酸或稀硫酸)到溶液刚变红色,这是红色的紫草试液;另一份加极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到溶液刚变蓝色,这是蓝色的紫草试液。
把滤纸剪成条状,一半浸入红色紫草试液中,另一半浸入蓝现象自制指示剂本身的颜色白醋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自制指示剂1自制指示剂2色紫草试液中,片刻后取出晾干,就能分别替代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变色范围和使用方法跟石蕊试纸相同)。
(3)紫色卷心菜:取约250g紫色卷心菜,洗净后切碎,放在大烧杯或不锈钢锅内,加水到浸没1/2菜叶,加热煮沸10分钟,并不断搅拌菜叶。
再把煮后的卷心菜汁滤入一只容器中,放置到室温后装瓶。
得到的紫色卷心菜滤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使用时可参照上述操作(1)的方法,先制几个标准pH值样品,用于不同pH值的检验。
也可以把滤纸剪成条状,浸在紫色卷心菜汁内,浸透后取出晾干,再次浸泡、晾干1~2遍,得到自制的pH试纸。
该指示剂的显色情况如下。
pH值小于3时显红色,pH值在3~5时显浅紫色,pH值在6~7时显蓝色,pH值在8~9时显青绿色,pH值在10~12时显绿色,pH值大于13时显黄色。
(4)米苋菜:把250g红色米苋洗净切碎,放在约500g水中加热煮沸约10分钟,滤去残渣,就得到红色的酸碱指示剂。
它的变色范围是:pH值小于2时显紫红色,pH值在2~4时显玫瑰红色,pH值在5~7时显洋红、酒红色,pH值在7~9时显黄色,pH值在9~13时显黄绿色,pH值大于14时显亮黄色。
(5)咖喱粉:取一药匙咖喱粉,用50%的酒精调成糊状,涂在一块白布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