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50例肾结石患者,均行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FURL)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患者手术出血量为(11.00±2.01)ml,手术时间为(77.00±9.1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00±1.21)d;术后4周彻底清石47例,清石成功率为94.00%。

血清肌酐(Scr)术前为(60.00±8.09)μmol/L,术后 2 h为(64.00±7.96)μmol/L,术后24 h为(72.00±7.86)μmol/L,术后72 h为(63.00±8.01)μmol/L,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Scr变化不大,均在正常范围内。

术后出现高热反应1例(2.00%),经抗炎对症治疗好彻底康复出院。

结论采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治疗;临床疗效
肾结石是一种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肾结石主要位于肾盂、输尿管和肾盏等处[1]。

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多使用的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这种方式具有费用低、无麻醉与创伤小等优点,但一些碎石屑在下行排泄过程中,容易在输尿管中堆积造成堵塞,严重时还会影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

近年来,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FUR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技术逐渐在临床中应用,给肾结石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本文以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50例肾结石患者,均与FURL适应证的肾结石患者相符。

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9.00±10.14)岁;结石直径0.5~
2.0 cm,平均直径(0.9±0.41)cm;病程1周~5年,平均病程(1.00±1.62)年。

全部患者中有2例功能性孤立肾、1例肾功能不全、1例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均是单侧肾结石,左侧21例、右侧29例;轻、中度肾盂积水34例、重度肾盂积水16例。

1. 2 方法患者术前需进行相应检查,术前禁食,做好其他术前准备。

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结束后取截石位,铺消毒巾。

首先在输尿管中置入硬镜,以便观察患者输尿管的开口、尿道与膀胱等情况,经确认无禁忌证后,退出输尿管硬镜。

在患侧输尿管留置斑马导丝,沿着导丝从输尿管的扩张鞘置入8~12 F的筋膜扩张器,然后退出扩张器和导丝。

在碎石过程中,如视野不清晰需增加灌注压力,确保视野清晰。

1. 3 观察指标手术后4周检查尿路平片及泌尿系CT。

如果没有明显的残石或残石的直径<3 mm,且无临床症状,表示清石彻底成功。

肾功能的检测:在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2、24、72 h采集 3 ml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Scr。

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 1 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出血量为(11.00±2.01)ml,手术时间为(77.00±9.1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
3.00±1.21)d;术后4周彻底清石47例,清石成功率为9
4.00%。

2. 2 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Scr术前为(60.00±8.09)μmol/L,
术后2 h为(64.00±7.96)μmol/L,术后24 h为(72.00±7.86)μmol/L,术后72 h为(63.00±8.01)μmol/L,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Scr变化不大,均在正常范围内。

2. 3 并发症情况术后出现高热反应1例(2.00%),经抗炎对症治疗好彻底康复出院。

3 讨论
肾结石为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比较高,而且男性发病几率多于女性,且多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左右侧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2]。

40%~75%的肾结石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较大结石的移动度很小,临床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者是身体活动增加时有隐痛或钝痛;较小结石容易引发绞痛,经常会骤然发生腰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呈阵发性[3]。

传统的肾结石治疗方式主要是开放式的手术,但是在手术中创伤比较大、出血量较多,手术后也容易发生尿瘘,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使得治疗受到限制。

而且传统形式的软镜是一体式的软镜,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现,这种一体式软镜价格非常的昂贵,且还有非常强的维修周期,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维修费用以及维修成本。

其损坏输尿管软镜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主要部分:镜头弯曲障碍由旋转装置损坏造成,同时还会导致其工作通道出现明显的损坏等。

同时还会在联合激光碎石过程中出现,导致摄像光纤受到损坏,进而导致其成像模糊的出现,不仅如此还会导致整套输尿管软镜报废情况的出现[4-10]。

近年来,随微创手术发展,微创手术治疗逐渐取代传统开放式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FURL)等,给肾结石的治疗创造了新方式[11,12]。

其中,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属于新型腔镜的技术,其属于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关键部分,是构成现代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重要途径。

具有住院时间短、痛苦小、创伤小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优势;其可进入输尿管硬镜无法达到的位置,能够深入肾盏、肾盂碎石,能有效防止PCNL在构建通道时对肾脏的伤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腔内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新,可以不断的改进辅助碎石设备以及输尿管软镜等。

本次研究中,患者手术出血量为(11.00±2.01)ml,手术时间为(77.00±9.1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00±1.21)d;术后4周彻底清石47例,清石成功率为94.00%。

血清肌酐(Scr)术前为(60.00±8.09)μmol/L,术后 2 h为(64.00±7.96)μmol/L,术后24 h为(72.00±7.86)μmol/L,术后72 h为(63.00±8.01)μmol/L,
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Scr变化不大,均在正常范围内。

术后出现高热反应1例(2.00%),经抗炎对症治疗好彻底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采用输尿管软镜来治疗肾结石患者,损伤主要介于经皮肾镜取石手术ESWL间,行输尿管软镜治疗术恢复比较快、住院的时间比较短、不容易发生并发症、出血量比较少,在手术当天即可活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但由于在临床上各个患者具体病情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进一步研究软镜碎石技术,进而提高临床碎石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中伟,张晓波,陈雄,等.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3):276-280.
[2] 杨春生,梁磊,孟繁林,等.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对比观察. 山东医药,2015(19):48-50.
[3] 于永涛,徐庆康,沈伟华,等. 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18例. 中国乡村医药,2015(2):8-9.
[4] 牛超,廖邦华,罗德毅,等.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7):868-874.
[5] 徐桂彬,郑少斌,李逊,等. 上尿路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软镜处理经皮肾镜术后残石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7):1136-1138.
[6] 陈永骞,李炫昊,刘庆军,等.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体会. 国际外科学杂志,2011,38(2):86-87.
[7] 刘斌.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吉林大学,2015.
[8] 安宇,黄建林,廖勇,等.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女性鹿角形肾结石. 山东医药,2016(3):68-70.
[9] 陈南辉,陈智林,黄志成,等. 输尿管软镜联合微创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附26例报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14(4):414-416.
[10] 周微,李文威,丁智兵. 微创经皮肾镜联合顺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16例报告.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3):225-227.
[11] 刘士贵,张峻,李深基,等. F20通道经皮联合输尿管硬软镜超声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26例报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6):758-759.
[12] 周鸿斌,吴飞,李岑,等. 鹿角形肾结石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安全性及清石率的研究(附125例报告).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4):50-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