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完备学习计划前言:对于考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的同学而言,由于细胞生物学专业科目复习参考书较多,考试的内容比较细,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多,专业课考试的所针对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所以,第一遍的参考书学习,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
专业课的复习需要拿出百分百劲头亲自动手去学习,去思考。
一、专业信息介绍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学校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
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
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占地面积1048亩。
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8600余人、研究生9900余人、长期留学生1700余人。
教职工3000余人。
现设1个学部、22个学院、2个系、23个研究院(所、中心)。
馆藏文献达370余万册,数字资源量近10万GB。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
现有本科专业5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6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0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
5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现有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
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发布的2009年一级学科评估结果,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12个学科排名全国前十。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其中联合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
定期出版专业刊物14种。
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为主。
具体专业:细胞生物学历史沿革: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学科点是在已故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汪堃仁先生领导的细胞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81 年被评选为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8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在多年的科研、教学工作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细胞增殖为中心的研究特色,并从1989 年开始,进一步从细胞分化扩展到周期调控。
1992 年本学科点被确定为国家教委细胞增殖与调控生物学开放实验室。
本学科点率先在国内开展细胞周期调控机理的研究,并有意识地将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与医学和健康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了对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早期诊断技术等的研究。
1996 年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211 工程” 重点建设项目,获得600 余万元的学科建设经费,使科研和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和加强。
1999 年,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成立了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定工作的完成,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由本学科点首倡,包括9 个教学、科研单位的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于2001 年5 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
2002 年本学科点再一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随着“ 211 工程” 和“ 985 工程” 的实施,本实验室已具有较完备的科研条件,特色鲜明的科研体系。
20 年来,本学科点始终坚持细胞增殖与调控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形成了在细胞生物学主流方向上的鲜明特色。
目前已成为我国细胞生物学最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基地之一,是唯一以细胞增殖与调控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科点和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为主攻方向,开展以下五个研究课题1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2 .细胞衰老与癌变分子机理研究3 .植物细胞增殖与发育及其信号转导4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与生物制药5 .活细胞功能的节律性变化与生物化学震荡的研究师资队伍:目前,本学科点拥有教授14 人,副教授7 人,博士生导师15 人,实验师2 人。
科研与成果情况:目前已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国家七五、八五医药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
现已成为国内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学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近五年来,共发表论文250 余篇,其中SCI 检索文章56 篇。
研究生培养情况:细胞生物学学科点1981 年被评选为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可以招收细胞生物学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博士后。
本学科点先后培养了博士百名,硕士近200 人,并有9 名博士后进站从事研究工作。
负责人:张俊杰: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细胞增殖及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关于北师大的就业情况以及各专业的导师情况请登陆我校研究生网站察看:/zsjy/zsjy.htm招生就业/tabid/88/Default.aspx 导师介绍2、本专业近三年报考录取情况年份计划招生数实际录取数免推生人数计划外招生复试分数线奖学金人数2007 22 13 9 0 335 6人公费2008 20 12 4 4 340 …….2009 21 11 6 4 350 取消公费注:根据以往的经验,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同学英语成绩要达到55分以上,专业课成绩要达到105分,否则即使是总成绩过线也有可能被淘汰!3、出题老师情况任海云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2出生,生物学博士。
1982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同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师从娄成后教授攻读硕士学位,于1985 年获理学硕士学位。
之后留在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任教。
1987年师从娄成后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于1990 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1994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5年-1997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2000年至今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现任细胞增殖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国际刊物《Plant Signaling and Behavior》副主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
目前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增殖及调控过程中微丝骨架的动态特性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工作。
研究植物细胞周期和细胞极性生长过程中微丝骨架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对微丝骨架动态的调控机制;同时研究Rho 家族G- 蛋白、Ca2+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对植物微丝骨架的动态调节进行研究,以期阐明信号转导在微丝骨架动态调控中的意义。
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并多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973” 项目等,在“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 余篇。
4.复试情况复试(200分)包括两个部分:(1)专业笔试(100分)。
(2)专业综合面试(100分)(抽一道专业题回答,如果不会还有一次换题的机会,还会问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五个老师面试你,每个老师扮演的角色不太一样,有的专门当好人,有的专门挑刺,有的还会打瞌睡,呵呵),这部分是最为关键的。
老师考察点很多,而且问完了你抽到的题目后,老师往往还会问一些其他题目:比如你都看了那些书有和收获?你在本科期间有参加社会实践吗,并举个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答题的关键在于你一定要把握答题的思路和逻辑。
让面试老师觉得你条理很清晰,逻辑很严谨,论据很充分就可以了。
面试老师评判一个学生的面试情况,往往不全是根据学生的答题内容,实际上他们是更看重这个学生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试的老师都很和蔼,会制造轻松的交谈气氛,让你放松,发挥出最好水平。
二、复习规划指导复习规划指导1、往年大纲变化解读专业课分为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两门课程。
从99-07年九年试题的分析来看,基本保持的比例是1: 1。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2003年以来,专业课(包括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从以前的100分增加到了150分。
学校规定复习资料有如下几个:1、《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凌云主编2、《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王镜岩主编以上两本是从2003年到2010年学校指定的教材。
据可靠消息,10年大纲正在编写中,预计于7、8月份和大家见面,相信有了新大纲后,大家的复习也能更有针对性,效率也会提高很多。
2、历年考试难度分析从近五年题型来看,两张卷子必考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论述。
就每种题型的作答要点分析如下:题型作答要点分析占比名词解释通常有3~5个名词需要解释,这部分内容作答需要准确,最好10~20分是按照参考教材中的定义作答,不需要发挥和解释,精确最重要。
根据我的经验,这类题型往往最伤脑筋,考的是扎扎实实死记硬背的功夫,分值虽然不高,犹如鸡肋。
但是往往这部分题目答得越标准规矩,越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好感。
所以仍然值得花时间好好准备。
30~40简答一般有4个左右的简答题,答题技巧是把要点答全,比如一个问题下面有3个要点,只需要开宗明义地写出3个要点,并且在每个要点后加上一到两句解释的话就可以,不需要做过多的延伸,而且要尽量忠实于参考教材。
一般说来3个要点答全即可得满分,缺少要点会被扣相应的分数。
因此这部分也是考的死记硬背。
(本专业的老师都喜欢考自己书上的内容,所以要想得高分就要好好背书。
)40~60论述通常有2~3个不等的论述题,基本上每个题考的是一本参考书的内容,有些题目可能有多门课程和参考书的综合和交叉。
这部分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书本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识做适当的延伸。
答题技巧是论述题一定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不需要自己发挥,就是书上的要点;论据要用自己的材料;论证的过程就是体现个人思维和逻辑的地方,也是老师比较看重的。
10~20分填空题一般来说,《细胞生物学》不会出现填空题,目前来说还没有出现过,但是《生物化学》基本上都出现。
这样的题型考得比较灵活,比较细,很多可能都是平时看书的时候不太注意的问题。
要把这种题目做好对于跨专业考试的考生来说并不容易,需要一定的专业积累,所以在复习备考时应该适当的关注大纲以外的一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