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风险分析
从2013年的《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订到2017年8月国务院发布《私
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监管层对私募基金陆续发布
了多项管理规定及办法。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资格、高管的任职资格、
从业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人的职责,管理人的备案登记与注销、私
募产品募集合规性与合格投资者的穿透认定、季度与年度的管理人与
管理的基金的信息披露、防范利益输送、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合同
指引、违法责任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立法速度和实施力度
可谓空前,对基金管理人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私募机构运营的门
槛也逐步抬升。
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按管理的基金规模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用,并根
据私募基金的业绩收取事先确定的绩效报酬。投资绩效不仅影响公司
管理基金的规模,还是公司争取和留存客户的重要影响因素。私募基
金管理属于专业性极强的投资管理活动,如果公司投资人员缺乏专业
研究与判断能力导致整体投资决策不当、未按照合规风控部门的要求
落实业务管理及风险管理措施或内部控制措施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可
能影响客户资产的收益甚至造成损失,无法达到预期的经营业绩。
政策风险
私募基金行业爆发式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过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与风
险。私募基金迎来多项法律法规和自律条例,对私募基金管理人进行
了全面的规范。在目前监管机构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防范化
解重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不排除监管层会制定更多的管理制度,
政策环境会出现对公司不利的变化,影响公司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