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
2.鱼种投放 (1) 鱼种箱投放:投放时间为 6月上中旬;鱼种规格5~7厘米; 放养密度为100~160 尾/m3,一般规格为5×5×2m的箱放鱼种5000~8000尾。 ( 2 )成鱼箱投放:投放时间为 2~3 月;鱼种规格为 100~200 克;放养密度为18~25尾 /m3,一般规格为5×5×2m的网箱放鱼种1000~1300尾。 3.饲料投喂:一龄鱼种可采用鳗鱼饲料,蛋白质≥45%,粗脂肪 ≥ 3.0%,粗纤维 ≤ 1.5% ,粗灰分 ≤ 15%。后期可自制配合饲料, 蛋白质含量为45~47%,但搭配鳗鱼饲料效果要 好一些;成鱼箱投喂长吻鮠专用饲料,也可自制饲料,蛋白质含 量要求38~45%,如小杂鱼资源丰富,能搭配投喂,效果更好。 一般日投饵率 3~5% ,每天喂 3 次,搭食台投喂,并根据天气情 况不断调整投饵,要给鱼吃饱。
长 吻 鮠 养 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又名江团,鮰鱼,在安徽淮河沿岸,由于淮南王刘安对此 鱼评价颇高,故百姓称之为“淮王鱼”。长吻鮠是我国江河中的 重要经济鱼类,因其肉嫩味美,又无细刺和体鳞,被视作淡水鱼 中的珍品,尤其是肥厚硕大的鳔干制而成的“鱼肚”,是享誉中 外的名菜。由于天然资源日益减少,天然捕捞产量逐年下降,是 一个优良的养殖品种。近几年,其养殖和人工繁殖技术日益成熟, 四川,广东等地人工养殖发展很快,安徽也开始养殖。 一.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地位与分布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鮠属, 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的鱼类,一般个体 1.3~3公斤,最大个体可达 13公斤。 长吻鮠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从长江下游 的南京到上游的宜宾都是主要的分布区;淮河流域也是原产地, 安徽淮河的风台,寿县河段在 50 年代年产量在 10 万公斤左右。 目前南京长江江段估计十多吨,淮河已经很少了。
长吻鮠
雄与剂量减半。可以采用一次注射,也可以采用两次注射,两次 注射,针距10~12小时,第一针剂量为1/4,第二针余量注射。 3.产卵与受精:有自然产卵受精与人工受精两种。 ( 1)自然产卵受精:注射激素后将亲鱼放入产卵池,经 15~20 小时,有发情表现,先是雌雄鱼各自缓慢在池中游动,随后游动 加快,雌雄鱼逐步靠近并游,产乱前1~3小时,发情达高峰,雄 鱼常头触雌鱼腹部,后产卵,排精,在产卵池中应准备附着物, 如棕榈树片,柳树根等。 (2)人工受精:在效应时间内将亲鱼拉起,进行人工受精,如 雄鱼挤不出精液,可将精巢取出剪碎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立即受精。 卵遇水后产生粘性,将粘在附着物上孵化。 4.人工孵化:在孵化环道或孵化缸中流水孵化。卵呈油黄色,, 粘性较强。吸水后卵径 2.8~3.1毫米。受精卵发育和水温有关, 水温 23.5~28.5℃时, 38~45 小时出膜, 20~22℃时, 70~120 小 时出膜。刚出膜的仔鱼 0.6厘米左右,形状似蝌蚪,身体半透明, 硕大的卵黄囊使鱼体呈亮黄色,卵黄囊占鱼体的2/3左右,
长吻鮠
开始时大多数躺在底部,偶尔作垂直或斜向运动,尾巴短而细小, 且不停的摆动。出膜第三天,仔鱼已经能平游,并有显著的 畏光性;出膜第四天,黑色素分布在鱼体的背腹,鱼呈灰色,游 动活泼,此时可投喂蛋黄浆;出膜第五天,仔鱼全身布满黑色素, 体型已经接近成鱼;出膜第六天,仔鱼能灵活自由游动和主动摄 食,应适当投喂一些水蚤;出膜第七天,鱼体达 1.1厘米左右, 鱼体呈灰黑色,可转入鱼苗池培育。 三.池塘苗种培育 1.培育池:鱼苗培育池每口面积 30~50㎡,以水泥池为好,笔 者用圆形产卵池效果也较好;鱼种池面积100~500㎡为好,进排 水方便,设置防逃网。 2.池塘消毒:在鱼苗下塘的前 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池 塘消毒,生石灰用量每亩60~75公斤,漂白粉每亩3000~3500克, 调浆后全池泼洒。一周后清洗,过滤加水50厘米,适量施用肥料 培育浮游生物。约7天后可放鱼苗。
长吻鮠
长吻鮠
长吻鮠
营养。 全长5厘米以内的鱼苗食物组成中的出现率依次是水蚯蚓, 摇蚊幼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其他水生昆虫幼虫。 全长 5~20 厘米的鱼种食物中依次出现的为水蚯蚓,陆生蚯蚓, 枝角类和桡足类,小型鱼类和虾。 成鱼阶段为小杂鱼,蚯蚓,泥鳅,螺蚌等。 在增投配合饲料的鱼池,无论鱼苗,鱼种均摄食配合饲料, 一般15分钟可吃饱。 长吻鮠鱼苗上下颌均有细齿,全长 2.5厘米时,鳃耙为疣状突 起,以后逐渐增长。 (五)生长特性 长温鮠属于大型鱼类,在苗种阶段生长迅速,池塘人工培育, 当年可达130克以上,比野生快50%,日增重可达1.7克,第二年 可达0.6~1公斤;笔者在网箱养殖长吻鮠,当年鱼种达100~180克。 所以长吻鮠1~3公斤的个体是很常见的,一般4龄鱼体重可达1.7 ~2.3公斤。
长吻鮠
长吻鮠
雄鱼身体苗条,菔部细长,尾部较长泌尿生殖突长 1~2厘米,在 生殖季节更长,可达2~3厘米。 2 .亲鱼培育:放养量每亩放亲鱼 50~80 尾,投喂小杂鱼,泥鳅, 蚯蚓等。要经常冲水,一般成活率可达80%以上。 (一) 人工繁殖 1.性成熟亲鱼的选择:雌鱼要选择腹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 泌尿生殖突短而肥大,长度 0.5厘米以内,生殖孔宽而圆,色泽 较红润;雄鱼体重一般三公斤以上,生殖突尖而 长,通常2~3厘米,由于精巢呈分枝状,一般难以挤出精液。 2.人工催产:5月上旬至六月上旬,水温20~26℃时可催产。激 素的种类和注射剂量雌鱼为: ( 1) LRH-A3~5微克+PG0.5~1.5颗/公斤 ( 2) LRH-A3~5微克+DOM3~4毫克/公斤 ( 3) LRH-A3~5微克+HCG800~1200UI/公斤
长吻鮠
长吻鮠也可作为搭配品种与鳗鱼,鳜鱼,加州鲈,乌鳢等混养, 每亩放养长吻鮠200尾左右。 3.成鱼饲料:成鱼的饲料可以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 40~42%,投饵率 3~5% 。如天然饵料比较丰富,可以用小杂鱼 或鲜鱼块为主,搭配少量的鳗鱼饲料,虽然成本高,但效果较好, 二者的比例为2~3︰1。 4.水质管理:水质管理十分重要,实践证明以微流水养殖效果 较好。可参照养鳗,养鳜的技术要求进行水质管理,经常换水, 最好日换水量能达到15~20%,适时开启增氧机。 五.网箱养殖长吻鮠 1.网箱设置 ( 1 )鱼种箱:规格 3×3×2m 或 5×5×2m ,目大为 0.6~1 厘米, 毛竹框架。 ( 2 )成鱼箱:规格 5×5×2.5m ,目大 2.5 厘米,双层,毛竹框 架。 (3)网箱设置:下箱处水深4米以上,背风向阳,PH7~8.5,溶 氧6.5~9.5㎎/L,新网箱 需提前一周下水浸泡。
长吻鮠
3鱼苗放养:开始一般放养 7日龄的鱼苗,放养密度 7~10日龄的 鱼 苗 500~800 尾 / ㎡ ; 初 养 者 如 放 养 3 厘 米 的 苗 , 密 度 为 100~200尾/㎡;5厘米以上的鱼种密度为5~7尾/㎡。 放养时注意事项:(1)调节水温差,运输袋中的水温和池中的 水温差应在2℃以内。(2)仔细操作,避免损伤苗种,刚放入的 鱼喜欢集群。(3)鱼种消毒,常用3%的食盐水浸泡鱼体, 如带病应做相应的处理,通常炎症用呋喃西林浸洗,寄生虫用敌 百虫浸泡。(4)要注意加新水。 4.培育方式 (1)鱼苗培育:习惯上将水花培育到5厘米长的鱼种的过程称作 鱼苗培育。其中又分两个阶段,一般水花经 15~20 天可培育到 2.5~3.5厘米的夏花寸片;寸片经20天左右可达3.5~5厘米,达到 转食驯化阶段,7~10天可完成转食,规格达5厘米以上。 ① 饲料投喂:水花开始投喂水蚤,用双层40目筛绢过滤,60 ㎡池子一次可投喂 1.5~2.5公斤,从第七天开始可投喂少量的水 蚯蚓,以后逐步增加,当鱼苗长到 2厘米以上,可只投喂水蚯蚓 投喂量逐步增加,以吃饱为准,投饵率约为8~12%。
(六)繁殖习性 长吻鮠通常 4 龄性成熟,产卵季节 4~6 月,产卵场为急流滩下流 水处,流态复杂的河床地段,底质多为石砾地带。粘性卵,怀卵 量较少,每尾亲鱼的怀卵量为1.7~14.8万 粒。精巢树枝状,精子个体较小,比鲢鱼小50~80%,1.71μm~ 1.3μm,在水中的寿命 32~ 51 秒,有效受精时间 18 秒左右。精巢前段精子质量比后段 好。雄鱼死亡3小时后精子活力下降,离体精巢在阴藏6小时仍可 受精。 二.长吻鮠的人工繁殖 解决苗种问题是进行人工养殖的基础。近几年长吻鮠的人工繁殖 技术已经很成熟,四川,广东每年生产大量的鱼苗销售。 (一) 亲鱼选择培育 1.亲鱼选择:应选择 4龄以上的性成熟亲鱼,雌鱼规格2公斤以 上,雄鱼规格3公斤以上,雌雄比为2︰3;性成熟的雌鱼身体各 部匀称,卵巢轮廓明显,腹部较为膨大松软,泌尿生殖突较短, 一般在 0.5厘米以下,生殖期或成熟度较好的雌鱼甚至无法量出
(二)形态特征 长吻鮠体色灰白色,体无鳞,各鳍灰黑。头较尖,吻特别肥厚, 显著突出,口下位,新月形,眼小,被皮膜覆盖,须4对,均较 短,上下颌上均有数利齿。背鳍6~7,硬棘很硬,后缘有锯齿; 胸鳍有硬棘,后缘也有齿;臀鳍14~18,尾鳍分叉。身体上方有 一肥厚的脂鳍。 (三)生活习性 长吻鮠喜欢栖息在水流比较急的江河中,底栖生活,喜阴,好集 群,常栖于硬底质和卵石缝隙中,喜流水,对氧气条件要求较高, 氧阀1.52mg/L,其耗氧为0.23mg/kg· h,近似于白鲢,最佳需 氧量 5~7mg / L ,溶氧 2.5mg / L 以下浮头。 PH7~8.4. 长吻鮠生 存温度为 0~38℃,适温为 24~28℃,20℃以下摄食减少,生长慢。 (四)食性和相关器官发育 长吻鮠口下位,为典型的底层温和性肉食性鱼类。其食性随着个 体的发育有所变化,刚孵化出的稚鱼以卵黄囊为营养,4天后卵 黄囊由大变小,此时一边吸收卵黄,一面摄取外界的食物,处于 混合营养阶段,7天后卵黄囊消失,完全摄取外界的食物为
长吻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