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学习总结我参加了在某某学院为期一月的“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即将结束,在这次学习中,我不仅在专业技能,而且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颇丰。
现将这一阶段的学习汇报如下:
一、知识方面
通过新能源汽车专业老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背景,新能源汽车系统,新能源汽车空调,新能源汽车空调的讲解,我学到了较多的新能源汽车的专业知识,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新开设专业,各高职院校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教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师所学专业并非新能源汽车专业出身。
但是学院他们已经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的再学习,再提升,已经让老师们具备了专业知识和能力。
我院新能源汽车专业已进入大二学习专业课阶段,此次的学习让我的专业知识得到极大提升,而且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学到了“演变”的方法,相信在剩下二十多天的暑假时间里,我一定能把下学期我要教授的新能源汽车的专业课程备好!
我看到作为一名参加培训的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专业知识进行提炼与总结,真正做到厚积薄发,做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老师。
只有透过在知识方面的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逐渐提高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
二、技能方面
“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们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能只是教材书本、课堂知识的机械传递,一定是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与技术要点。
在此次培训过程中,安排了运华天地、汇川电机、意昂神州、北汽新能源这些企业的工程师为我们授课,将企业当中的生产实际通过典型案例的形式展现给我们的同时,将其相关的业务知识、专业技术与岗位技能融入其中,让我们在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非常巧妙的将操作技能也得以实践与巩固。
我们还参观了宇通新能源汽车厂,了解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工艺,对新能源汽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还分小组进行了艾特电动汽车的装配,在两天时间里,大家通力合作,顺利完成装配调试。
三、聆听精彩讲座
讲座老师是理论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强的领导和教师。
这些讲座,或深刻,
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
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把对教育的热爱都融入在生动精彩的课堂中,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我,他们的讲座向我们传达了作为教师的责任,教育昌盛,系于我身。
四、教法方面
通过融课程的讲解,让我了解了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它的目标是借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为学生搭建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的平台,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其中的课程开发对教师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我反思了我的教学工作,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构成自我的教法,构成自我的特色,构成自我的风格,教出自我的风采。
每个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务必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资料的潜力。
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还就应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我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五、结识了全省各高职院校骨干教师
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培训的都是全省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对教育教学都是自己独到的见解。
所以此次培训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同时,还是建立友谊的纽带。
创办的微信群,成为了大家各在一方时交流的平台。
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疑惑,了解了兄弟学校的管理理念、教学方法,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加深了对省内兄弟学校的学习和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1、将这段日子学习的教育理论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为做科研型老师而努力。
2、不断学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
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
3、交流。
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
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
4、加强与专家、同行的交流,让智慧碰撞,让“国培”播下的“种子”生根、
发芽、结果。
非常感谢这一次国培的机会,让我在培训中思想得到了提升,开拓了眼界,也弥补了我以前认识上的不足,让我有一次和专家老师及广大同仁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我的教育教学,对我的专业成长有很强的指引作用。
来自导师的谆谆教诲,来自同学的倾情相助汇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汇成了一阵阵催人奋进的号角,支持、激励着我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
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而又艰难曲折的,而我却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