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金属材料学第十章(铜合金3学时)

10-金属材料学第十章(铜合金3学时)


铜-铝二元合金相图铜端
39
青铜
40
青铜
铝含量对铝青铜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随铝含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但塑性 下降。
塑性强烈下降
塑性降低,强度也随之降低
41
青铜
42
青铜
四、铍青铜
Be固溶于Cu中的固溶体。不 同温度下,Be有不同溶解度,有 强烈时效硬化效果。
43
青铜
以电子化合物CuBe为基的固 溶体,是体心立方结构的有序固 溶体,硬而脆
1)锡黄铜
在普通黄铜中加入0.5~1.5%Sn,可提高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以及在海水中的耐蚀性。 此外,能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锡虽然 提高了黄铜的耐蚀性能,但不能从根本上消 除应力腐蚀破裂倾向,可采用低温退火,提 高应力腐蚀抗力。
16
黄铜
2)铝黄铜
17
黄铜
3) 镍黄铜
4) 硅黄铜 普通黄铜中加入1.5~4.0%Si,能显著提高 黄铜在大气及海水中的耐蚀性能以及应力腐 蚀破裂能力,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并能与 钢铁焊接。
锡青铜铸造性的特点:
铸件收缩率小,适宜于形状复杂、壁厚变化大的 零件。这是因为铜-锡合金的结晶间隔大,液体流动性 差,锡原子扩散慢,结晶时树枝晶发达,易形成分散 型缩孔,所以收缩率小,且不易裂。锡青铜由于存在 分散缩孔,致密性差,在高压下易渗漏。锡青铜合金 凝固时铸锭中易出现反偏析现象。
35
青铜
③ 其他合金元素在锡青铜中的作用 主要作用是脱氧,改善铸造性能。 少量磷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弹性极限和 疲劳极限。下左图为铸造锡青铜组织 (>10.0%Sn、>0.5%P)
金属材料学
刘 斌 教授
第十章 铜合金
10.1 黄铜
10.2 青铜
2
黄铜
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一种金属。铜带领人类走出 了石器时代,创造了青铜时代的辉煌,并不断推进社会文 明的进步。
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性能,如电导率、热导 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等。但纯铜的强度 很低,因此结构件常使用铜合金。
Cu
铜合金在电器、电子、机械、车辆、化工、 船舶、航空、工艺品等传统领域具有广泛应 用,也是诸多成分分为:黄铜、青铜、白铜
3
黄铜
编钟
永乐大钟
越王勾践剑
4
黄铜
一、黄铜的牌号及表示方法 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元素的铜合金。最简 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简称普通黄铜。 工业上使用的黄铜含锌含量均在50%(质 量分数)以下。在二元铜-锌合金基础上加入 一种或多种其他合金元素的黄铜,称为特殊 黄铜。 黄铜按其生产工艺可分为压力加工黄铜 和铸造黄铜。
5
黄铜
普通黄铜牌号用“黄”字的汉语拼音字头“H” 后面加铜含量表示。特殊黄铜的牌号用“H”加主 添加元素的化学符号,再加铜含量和添加元素的 含量表示。铸造黄铜牌号用“铸”字的汉语拼音 字头“Z”再加铜的化学符号和主添元素的化学符 号及含量表示。
6
黄铜
二、普通黄铜
铜-锌二元相图铜端
7
黄铜
上图为铜-锌二元合金相图
27
青铜
青铜牌号的表示方法是:“青”字的 汉语拼音字头“Q”加上第一个主加元素 的化学符号及含量,再加上其他合金元素 的含量。如QSn4-3表示含4%Sn,3%Zn的 锡青铜;QAl5表示含5%Al的铝青铜。铸造 青铜的牌号为:“Z”表示铸造,“Cu” 表示铜基体元素符号。如ZCuPb表示铸造 铅青铜,铅的平均质量分数为30%。
② 锡青铜的性能
锡青铜有较高的强度、 硬度和耐磨性。抗拉强度随 Sn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左图 显示了铸态锡青铜的力学性 能与锡含量之间的关系。 >6%Sn
> 20%Sn
34
铸态锡青铜力学性能与锡含量 的关系
断后伸长率即开始迅速降低
青铜
<7~ 8%Sn >10%Sn 有高的塑性和较高的强度,适用于塑性加工 因塑性低,只适用于铸造用
44
青铜
Ni
45
青铜
Ti
微量钛(0.1~0.25%)可降低铍 的溶解度,抑制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解, 其作用比镍还好。改善工艺性能、细 化组织、提高强度、减少弹性滞后, 并保持其高的硬度。
46
青铜
铍青铜热处理特点是淬火状态具有极好的塑性, 可冷加工成管材、棒材、带材等各种型材。若经过 固溶处理及冷变形后,不仅能提高强度、硬度,而 且能显著提高弹性极限,减少弹性滞后值。淬火的 主要目的是使铍青铜中富铍相固溶于基体中,快速 冷却获得过饱和固溶体,为时效强化做准备。
28
青铜
二、锡青铜 Cu-Sn系合金称锡青铜,是历史上应用最早的一种合金。 锡青铜有较高的强度、耐蚀性和良好的铸造性能。
① 锡青铜的组织
铜-锡二元合金相图铜端
29
青铜
Sn固溶于Cu中的固溶体,面心立 方结构
30
青铜
31
青铜
含5%Sn的锡青铜铸态组织
含10%Sn的锡青铜铸态组织
32
青铜
33
青铜
21
黄铜
7)铁黄铜
22
黄铜
四、黄铜的热处理 铜无同素异构转变,且铜-锌二元相图中锌在铜中 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故普通黄铜不能热处理退 火。
黄铜的热处理主要采用: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
23
黄铜
中间退火 再结晶 退火 最终再结晶 退火 消除冷变形强化恢 复塑性
中间退火
在连续冷变形加工中间进行的,冷加工使材料 产生变形强化,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在板宽的 方向上发生“边裂”。
P
含磷锡青铜铸态组织
含铅锡青铜铸态组织
36
青铜
Pb
不溶于铜中,呈孤立的夹杂物存在, 改善锡青铜的切削加工性和耐磨性,能 显著降低力学性能和热加工性能。 ZCuSn5Pb5Zn5显微组织如上右图所示。
Zn
37
青铜
④ 锡青铜的热处理
38
青铜
三、铝青铜 铜与铝形成的合金称为铝青铜,是特殊青铜的 一种。铝青铜的强度和耐蚀性比黄铜和锡青铜还高, 是应用最广的一种铜合金,但铸造和焊接性较差。
14
黄铜
经过冷变形的黄铜制品在潮 湿的大气中,特别是在含有氨气 的大气或海水中,会发生自动破 裂。 产生的原因:冷加工变形的黄 铜制品内部存在着残余应力, 在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发生 应力腐蚀,导致制品破裂,又 称为“应力破裂”
“季裂”/“自裂”
15
黄铜
三、特殊黄铜
在普通黄铜中加入少量的硅、铝、铅、锡、 锰、铁和镍等元素形成特殊黄铜,可改善和提高 黄铜的耐蚀性能、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等。
24
黄铜
衡量中间再结晶退火质量如何,除要求使 冷变形后的变形强化消除,以便继续进行冷加 工外,还要考虑材料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
最终再结晶 退火
成品最终再结晶退火,是指成品 最终一次退火,其目的是使产品 的性能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改 善再结晶组织及均匀性。
与中间再结晶退火相比,退火温 度,加热时间的范围要严格控制, 退火必须均匀。
47
25
黄铜
去应力 退火
黄铜的去应力退火通常是在制品加工 完成后进行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铸件、 焊接件及冷成型制品的内应力,以防止 制品变形与开裂及提高弹性。
26
青铜
一、青铜的牌号及表示方法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的一种合金。青 铜最早指的是铜-锡合金。但在工业上应用了大 量的含铝、硅、铍、锰和铅的铜基合金,这些也 称为青铜。为了加以区别,通常把铜-锡合金成 为锡青铜(普通青铜),其他称为无锡青铜(特 殊青铜)。
8
黄铜
9
黄铜
① 普通黄铜的组织
10
黄铜
11
黄铜
② 普通黄铜的性能 随Zn含量增加,黄铜的导电性、导热 性、密度下降,线膨胀系数提高
Zn
>32%,黄铜塑性下降,强度持续增 高。在45%Zn时强度最大。再增加锌 含量,脆性增加,强度急剧下降。
12
黄铜
铸态黄铜的性能与锌含量的关系
微量元素对Zn38%黄铜中温脆性的影响
18
黄铜
5)铅黄铜
19
黄铜
HPb59-1挤压棒材的显微组织
ZCuZn40Mn3Fe1铸态的显微组织
20
黄铜
6)锰黄铜 黄铜中加入一定量锰有细化晶粒的作用, 并能在不降低塑性的前提下,提高强度、硬度 和在海水及热蒸汽中的耐蚀性。锰黄铜具有良 好的冷、热加工性,广泛用于造船等工业。 ZCuZn40Mn3Fe1其显微组织如上右图所示。
上左图为锌和组织对黄铜性能的影响。黄铜经过变形于再结 晶退火后,其性能与锌含量的关系与铸态相似。由于成分均匀和 晶粒细化,其强度和塑性比铸态都有所提高。 上右图曲线1为28%Zn的黄铜断面收缩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关系, 在400℃时塑性最低。因此,热加工时温度应高于700℃
13
黄铜
合金中存在微量的铅、铋有害杂质与铜形 成低熔点共晶分布在晶界上,热加工时产 生晶间破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