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号:(A)(2006年6月)绝密湖北师范学院普通本科期末考试试卷细胞工程(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范围全部章节学年度2005-2006 系部生物系考试形式开卷课程类别必修学期 2 专业生物技术一、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答案选错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2分)1.体外授精后的胚胎由于要经过体外培养,再移植到代孕母亲体内,产下的后代在动物医学上称为()。
A. 体外动物B. 培养动物C. 试管动物D. 人工动物2.细胞工程所涉及的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重组和遗传物质转移等几个方面中()是其最基本的一项技术。
A.细胞培养B.细胞融合C.细胞重组D.遗传物质转移3.在以下四种细胞工程的技术中,培育出新个体的同时具有两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方法是()A.细胞和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细胞核移植4. 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组织和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其主要原因是这样的组织细胞()A.容易产生各种变异B.具有更强的全能性C.取材十分方便D.分裂增殖的能力强5.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必须经过遗传物质改变才能实现的是()A.细胞株B.无限细胞系C.原代培养的细胞D.传代培养的细胞6. 为了使用于培养的动物组织细胞分散开,以便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选取的组织应该通常用哪种物质进行处理()A.胃蛋白酶B.胰蛋白酶C.盐酸D.胰脂肪酶7. 动物细胞融合的应用中最重要的是()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B.制备单克隆抗体C.培育新物种D.生产杂种细胞8. 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优越之处主要在于()A.单克隆抗体能够制成“生物导弹”B.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培养C.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也大大高于血清抗体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简单9.下列有关杂交瘤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具有双亲的遗传性状B.能分泌特异性抗体C.具有大量增殖的本领D.只有在小鼠的腹腔内才能大量增殖10.分布于人体骨髓、血液、大脑、胰脏、骨骼肌等处的成体干细胞,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下列人体中的哪种细胞的相同( )A.精子细胞 B.卵原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11.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组织培养必需的物质()A.无机盐B.有机小分子C.O2D.CO212.已分化的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D.除去细胞壁13.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C.离体状态D.导入指定基因14.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利用不同物种的两个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
该过程是指()A.不同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B.不同原生质体的融合C.完整两个体细胞的结合D.植物花粉细胞的融合15.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当两个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要诱导产生出细胞壁,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高尔基体B.线粒体、高尔基体C.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内质网16.不能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A.盐类融合剂B.电融合C.聚乙二醇D.病毒17.病毒在植物体中的分布规律为()A 从茎尖到底部含量越来越多B 从茎尖到底部含量越来越少C 病毒在植株体的分布是均匀的D 茎尖含量最多,底部几乎没有18.对于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花药培养属器官培养,花粉培养属细胞培养B 花药培养属细胞培养,花粉培养属器官培养C 两者都属于器官培养D 两者都属于细胞培养19.下列不能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是:()A.秋海棠的叶B.马铃薯的块茎C.成熟的花粉D.木质部中的导管细胞20.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最21.下列关于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新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无性生殖B.主要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培养过程中由于人工培养基含大量营养,不需光照就能发育成完整植株D.培养基中含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矿质元素、糖、维生素等22.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1)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2)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3)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4)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5)无籽西瓜的大量繁殖A.(1)(2)(3)B.(3)(4)(5)C.(1)(2)(4)(5)D.(2)(3)(4)(5)二 、多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 2分,共18分)1.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B .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C .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D .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2.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养或生产出( )A.香料B.无病毒植物C.人工种子D.色素3. 通过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途径有( )A .花粉培养B .花药培养C .授粉前子房培养D .未授粉胚珠培养4.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则产生苗,比例( )则生根,比例适中时则产生无结构的愈伤组织。
A .小B .大5. 能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有( )。
A.秋水仙素B.细胞松弛素C.较高的水静压D.杂交6.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可诱导分化出完整的植株,常见的培养有( )。
A. 植株培养B. 花药培养C. 胚胎培养D. 原生质体培养7.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通过( )途径可以得到完整的植株?A.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试管苗B.外植体→胚状体→试管苗C.外植体→根、芽→试管苗8. 荧光素双醋酸酯(FDA )染色鉴定原生质体活力时,发出荧光者为( ),未发出荧光者为( );而用台盼兰染色时,着色者为( ),未着色者为( )。
A. 活细胞B. 死细胞9. 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有( )A. 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B. 原始生殖细胞中获得C. 畸胎瘤细胞D. 克隆获得早期胚胎,分离ES 细胞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动物细胞培养实验中,金属器械湿热消毒,其消毒压力及时间为( )kPa ( )min ;消毒玻璃器皿常用( )法;液体培养基和酶类则常用( )除菌。
2.为防止污染,细胞培养液中常添加青霉素和链霉素,即所谓“双抗”,二者的常用终浓度分别为青霉素( )单位/ml 和链霉素( )微克/ml 。
假设每100ml 培养基加50ul “双抗”就可达到终浓度,母液浓度应配成:青霉素( )单位/ml 和链霉素( )微克/ml 。
3.细胞冻存和复苏的基本原则是( );常用于冻存细胞的低温保护剂是( )或( )。
4.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碳源是( )。
5.人工染色体一般包括染色体上的三个关键序列是指( )、( )和( )。
6.由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可通过( )发生和( )发生两条途径。
7. 克隆羊多莉的培育程序如图所示,请回答(1)途中A 、B 所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分别为( )和( );(2)实施细胞工程A 时,所需受体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是( )。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
每小题9分,共27分)1.简述制备转基因克隆动物的主要技术步骤。
2.假设要观察某种药物对HeLa 细胞增殖的影响,可以设计哪些实验(检测的指标和所用的方法)。
3.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下图,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_______,在此之前需使用_________酶和_________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
如果将已除去壁的原生质体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是何形状?_____________。
过程③是融合的原生质体重新形成了_________。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________性。
若想利用此技术生产抗癌药物——紫杉醇,培养应该如何进行_________?(3)如果形成c 细胞的a 、b 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染色体加倍的番茄植株f 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 、b 依次为小鼠骨髓瘤细胞和B 淋巴细胞,那么该方案的目的是______。
若将该方案用在SARS 的研究上,则从理论上讲c 细胞的制备可采用_______细胞和_______细胞的融合,制备人-鼠杂交瘤。
五、论述(共138分)利用所学知识论述植物细胞工程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