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教案岳麓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德意志的统一、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共和国和魏玛宪法、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提纲的知识体系,学会按照历史概念的要素组成来分析整合教材,形成依托教材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列问题的思考分析,学会从整体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同类问题的比较,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德国统一和统一后历史发展状况的学习,了解历史传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双重影响,认识改革和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增强从历史中感悟现实的意识,明确历史发展的方向。
重点知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知识:德意志国家具有浓厚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原因和影响。
主要探究活动:法国共和制政体是怎样确立的?问题思考:1、推动德意志完成统一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为什么说德意志的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这场革命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这对德意志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从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2、有的学者认为:虽然德意志帝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你同意这一结论吗?为什么?3、比较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的落实: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德意志建立①前提——德意志国家的统一背景经济发展的要求: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但是,会议(1814—1815年)根据“ ”原则所造成的局面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障碍。
b.人民渴望统一: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就提出了的主张。
c.统一的中坚力量和中心人物出现:19世纪中期,迅速发展,成为德意志各邦国中实力最强大的邦,有能力完成统一;而其首相则制定了“ ”,积极推进德意志的统一。
B.统一过程:从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王国在首相的运筹下,先后发动三次,完成了统一。
C.统一的影响:统一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问题,也是一场结束的革命。
但它保留了普鲁士的传统。
②建立: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宣告成立。
德意志帝国的统治①存在时间:年至德国战败,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
②政治特点: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年颁布了带有色彩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
和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议会只有参与制定和的权力。
B.强烈的军国主义传统:德意志帝国加强王国的特色,在帝国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使德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反复发展——魏玛共和国建立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覆灭。
②建立:年月,德国颁布新宪法,建立,史称“ ”。
③特点:德国人民享受到一些;但没有摧毁和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反复——法西斯专政建立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受到严厉制裁,产生了强烈的情绪。
在20世纪30年代冲击下,这种情绪抬头。
②建立:以为首的党法西斯势力乘机笼络人民,于年夺取政权,逐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③启示:在影响深远的国家,要建立民主共和,必须进行。
知识运用1、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
这个事的实质是A.建立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B.为近代化扫清障碍C.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的统一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上题中德国人完成的这个事是指(从上题的选项中选出)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后建立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B.资产阶级专政C.地主阶级专政D.军事独裁专政维也纳会议所坚持的“正统”原则是指民族自决B.封建割据C.封建专制D.维持原状5.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封建专制B.封建割据C.军国主义D.自由主义造成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主要原因是普鲁士国王操纵宪法的制定B.普鲁士具有专制主义传统C.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D.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各项由选举产生的是皇帝B.首相C.联邦议会D.帝国国会下列对“魏玛共和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人民享有一些民主自由B.摧毁了旧帝国军国主义的基础C.保留了旧帝国专制主义的基础D.是一个“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学案岳麓版必修3[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一、薄伽丘和《十日谈》1.背景: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一场新文化运动悄然兴起。
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因此这场运动被称做文艺复兴运动。
2.薄伽丘(1)地位:薄伽丘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与但丁以及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
(2)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薄伽丘以幽默、辛辣的笔调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温馨提示] 文艺复兴是新文化的兴起,不是古典文化的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7世纪,当时的欧洲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兴起,所以它代表的必然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而不可能是宗教神学的发展,也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简单重复。
人文精神是它所宣扬的主要思想,而非它的性质。
二、文艺复兴的艺坛三杰15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开创了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时代,是文艺复兴的光辉代表。
1.达·芬奇(1)绘画特点①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②善于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③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2)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欧洲画廊的拱顶之石。
2.米开朗琪罗(1)雕刻特点:他的创作专注人体,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2)代表作:《大卫》和《摩西》。
3.拉斐尔(1)绘画特点:擅长画圣母像,称为“画圣”,其绘画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
(2)代表作:《西斯廷圣母》。
[易错警示] 文艺复兴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
三、莎士比亚的戏剧1.简介:16世纪英国的剧作家,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一生撰写了39部悲剧、喜剧、历史剧,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爱与恨、情与义、善与恶、奋斗与命运等人生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代表作:《哈姆雷特》。
3.影响: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主题全面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1.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1)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主张发挥人的创造力。
(2)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总之,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概况(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而天主教会的封建神学对人性的压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
(2)条件①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②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壮大。
③文化方面:古希腊、古罗马丰富的人文思想遗产和意大利丰富的人才结构。
(3)内容: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要求将人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教会扼杀人们的欲求,抛弃寄希望于天堂的愚昧思想。
(4)形式: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来阐述人文主义思想。
3.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1)积极影响①它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满足了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文学、艺术、科技等。
③其宣扬的追求现世幸福和冒险进取的精神,也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
④推动了宗教改革的爆发。
(2)局限性①它只是起到反封建斗争的作用,却没有彻底摒弃宗教欺骗,他们的思想、观点以及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还受宗教的束缚;他们所争取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权利,追求的是确立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②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材料《十日谈》故事摘录之绿鹅的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仰天主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是祸水,叫绿鹅。
”他嘱咐儿子低下头去,眼睛盯着地面,别去看她们。
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1)从故事中你可体会到人文主义怎样的内涵?答案人文主义的含义是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灭人欲的来世观念;崇尚理性与科学,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2)围绕人文主义,给上述故事起一个主题名称。
答案人性无法压抑或人的本能反映(其他合理的说法亦可)。
图示法把握文艺复兴运动1.在全球十大最受欢迎旅游国家排行榜中,意大利高居第二。
人们之所以对意大利如此感兴趣,从历史人文角度来看,是因为( )A.意大利最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B.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得以弘扬C.意大利美丽的自然风光D.意大利最早开辟了新航路答案 B解析解题时注意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历史人文角度”。
A项表述错误,应该是英国;D项错误,应该是葡萄牙、西班牙;C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2.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核心思想是( )A.弘扬人文精神B.倡导宗教改革C.宣扬主权在民D.批判封建专制答案 A解析《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故A项正确。
B项是指宗教改革,C、D两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
3.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美称,主要是因为这本书( ) ①在死神笼罩的黑暗中,打开人们的心灵之窗②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③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封建等级观点④以诗歌形式抨击教会丑恶,歌颂现实生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B解析《十日谈》是小说而非诗歌,故④错误,排除含④的A、C、D三项。
4.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都( )①以《圣经》为题材②突破传统“圣像图”画法,将宗教题材融入世俗的绘画③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④追求画面主题的戏剧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B解析二者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都体现出了人文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