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案评析

幼儿园教案评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
案例分析
班级:2015级学前三班小组:5组
小组成员:张晓育赵晶晶杨蕾刘贵茹潘馨莹
案例三
在中班的一节观摩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只要有幼儿答对了问题,教师就会带领全班幼儿拍手并伸出大拇指说:“棒棒棒,你真棒!”活动中,“棒棒”声此起彼伏,累计达十多次。

当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时,教师就说:“你真聪明!”
1.案例讲述一件什么事情或讲述什么教学过程。

答:案例中教师对问题答对的幼儿进行全班表扬,当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时,老师会赞扬说孩子真聪明。

2.案例讲述的事情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该教师没有针对客观事实,教学过程太过于理想化,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该教师也没有做到公平对待学生,只鼓励答对问题的幼儿和大胆表现的幼儿,忽视了那些不敢于表现自己的孩子,这样会让受到鼓励的孩子产生骄傲,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从而放弃努力,也会给没有受到夸奖的孩子心里造成伤害,从而失去努力的方向!
3.案例中哪些方面不符合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的指导思想,与哪些原则相背离?
答:案例中与教学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内容的年龄适宜性,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幼儿的投入程度等原则相背离,教师没有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幼儿之间的互动等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方面,教师没有考虑幼儿的接受程度,一直带领孩子拍手累积数十次,不利于孩子成长与学习。

教师教学过程比较单一,孩子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师没有关注每一名幼儿的发现情况和心理特征,只是表扬了个别的孩子,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手段方面没有做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没有以游戏形式开展活动。

4.若按照案例的教学进行,会对幼儿的成长和学习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

答:如果按照这个案例进行教学,会对幼儿的成长和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

案例
中教师反复让幼儿重复“棒棒”这个词,阻碍了幼儿语言的发展,词汇单一,教师没有教幼儿用更多的形容词来表达,教师表扬没有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在教师评价中没有体现幼儿表达的特征,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5.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改进或修改,使之符合政策的教学,教育活动合理,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答:针对全体学生,该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不应只鼓励答对问题的幼儿,还应鼓励那些没回答上来甚至是不敢回答问题的幼儿,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错误也没关系,要给予他们及时纠正;针对鼓励方法,对于不同问题,该教师应使用具有针对性、改进性与导向作用的评语,不应使用单一的鼓励方法,重复使用会阻碍孩子语言的发展,而且鼓励次数不应该过多,不应过于夸张。

而且评价时,要强调勤奋与刻苦的作用,以防止由而产生骄傲情绪,失去其努力的方向。

6.通过本案例的分析,在进行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什么启发和经验教训。

答:在评价时,教师应改掉忽视幼儿个性发展的评语,改成具有针对性、具有改进性作用的评语,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要强调幼儿的成功来自于勤奋和刻苦,而不是表扬他们“很聪明”“脑子好使”“很棒”,因为像这样的评价,忽视了幼儿获得成功的真正的原因,它可能使被表扬者产生骄傲情绪,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而逐渐放弃努力;也可能使其他幼儿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失去努力的方向。

而且教学方式要多样化,符合孩子的年龄,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时刻关注全体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