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湿得药酒(古方)八珍酒【来源】《万病回春》【原料】全当归26g炒白芍18g生地黄15g云茯苓20g炙甘草20g五加皮25g肥红枣36g 胡桃肉36g白术26g川芎10g人参15g白酒1500ml。
【制作】1将所有得药用水洗净后研成粗末;2装进用三层纱布缝制得袋中,将口系紧;3浸泡在白酒坛中,封口,在火上煮1小时;4药冷却后,埋人净土中,五天后取出来;5再过三至七天,开启,去掉药渣包将酒装入瓶中备用。
【功效】滋补气血,调理脾胃,悦颜色。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服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当归、白芍、地黄、川芎:滋养心肝,补血而理气。
川芎:可使地黄、当归补而不腻、五加皮:祛除风湿,强壮筋骨。
胡桃肉:润肺补肾,乌须发,强记忆。
大枣:健脾而调与诸药。
此酒可以起到气血双补得功效,用以治疗因气血亏损而引起得面黄肌瘦,心悸怔忡,精神萎靡,脾虚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劳累倦怠,头晕目眩等症。
白石英酒——(痹证)(《本草纲目》)【配方】白石英、磁石各五两、【制法】上二味煅,醋淬七次,绢袋盛,浸酒一升中,五六日。
【主治】风湿周痹,肢节中痛,及肾虚耳聋。
【用法】温饮,酒少更添之。
说明:本方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五附诸药酒条引圣济总录、补肾地黄酒——(痹证)(《永乐大典》)【配方】生地黄(切)一升,大豆(熬之)二升,生牛蒡根(切)一升。
【制法】上以绢袋盛之,以酒二斗浸之五六日。
【主治】老人久风湿痹,筋挛骨痛,润皮毛,溢气力,补虚止毒,除面皯。
【用法】任性空心温服三二盏,恒作之尤佳。
说明:《永乐大典》谓本方出《山居备用》。
蚕沙酒——(痹证)(验方)【配方】晚蚕沙(炒黄)60克,醇酒200毫升。
【制法】将上药用酒浸于瓶中,封口,5日后开封去渣。
【主治】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瘾疹头风头痛,腹痛转筋,吐泻。
【用法】每次空腹温饮1小杯,每日3次。
草乌酒——(痹证)(《永乐大典》)【配方】制草乌20克,当归、白芍药、黑豆各70克,忍冬90克,酒1.5公斤。
【制法】先将黑豆炒半熟,入酒中,再将另4味药碎细入酒中,5日后开取、【主治】手足风湿性疼痛;并治妇女鸡爪风、【用法】随量温饮,不拘时候。
渣爆干为末,酒调服。
草乌酒——(痹证)(《永乐大典》)【配方】制草乌20克,当归、白芍药、黑豆各70克,忍冬90克,酒1.5公斤。
【制法】先将黑豆炒半熟,入酒中,再将另4味药碎细入酒中,5日后开取、【主治】手足风湿性疼痛;并治妇女鸡爪风、【用法】随量温饮,不拘时候。
渣爆干为末,酒调服、侧子酒(一)-—(痹证)(《备急千金要方》)【配方】侧子、牛膝、丹参、山茱萸、蒴根、杜仲、石斛各四两、防风、干姜、蜀椒、细辛、独活、秦艽、桂心、芎、当归、白术、茵芋各三两,五加皮五两,薏苡仁二升。
【制法】上十二味口父咀,绢袋盛,清酒四斗渍六宿。
【主治】风湿痹不仁,脚弱不能行、【用法】初服三合,稍加,以知为度。
长宁风湿酒—-(关节疼痛)(《新医药学杂志》)【配方】当归120克,土茯苓90克,生地120克,防风60克,威灵仙90克,防己、红花各60克,木瓜3030克,高梁酒(60)度1.5公斤。
【制法】上药浸酒中,3周后取出滤液;药渣再加水煎煮,过滤去渣,取药汁,另用蝮蛇、眼镜蛇、赤炼蛇(均用活蛇)各半公斤,分别浸酒1公斤,3周后滤取酒液,等量混合成为“三蛇酒",将药酒、药汁、三蛇酒三者等量混合即可长宁风湿酒。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她关节炎、【用法】每次10-15毫升,每日3次。
牛膝大豆浸酒方-—(痹证)【配方】牛膝(酒浸切焙)一斤,大豆(紧小者炒熟)一斤地黄(洗切)一斤。
【制法】上三味,拌匀,同蒸一倾出,绢囊贮,以酒三斗浸经宿、【主治】久患风湿痹,筋挛膝痛,兼理胃气结聚,止毒热,去黑痣面黑+干,润皮毛。
【用法】每服三合至五合,空心日午夜卧温服、说明:《普济方》同上。
牛膝独活酒【来源】《千金方》【原料】桑寄生30g牛膝45g独活25g秦艽25g杜仲40g人参10g当归35g白酒1000ml。
【制作】1将所有药材洗净后切碎;2放入纱布袋中,缝口;3放入酒中,浸泡30天;4将药渣取出,过滤备用。
【功效】补养气血,益肝强肾,除祛风湿,止腰腿痛。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上午9~11点服用为佳)。
【药材功效解析】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人参:养血益气。
秦艽:法湿宣痹止痛。
此酒主治腰膝发凉、麻木、酸软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着不仁,肝肾两亏,风寒湿痹。
秦艽桂苓酒——(痹证)(验方)【配方】秦艽、牛膝、川芎、防风、肉桂、独活、茯苓各30克,杜仲、丹参各60克,制附子、石斛炮姜、麦冬(去心)、地骨皮各35克,五加皮60克,薏苡仁30克,大麻仁(炒)15克,酒2公斤。
【制法】将上药碎细,用酒浸于净瓶中,春秋7日,夏3日,冬10日即可,去渣备用。
【主治】腰膝虚冷,久坐湿地,风湿痹痛。
【用法】每日空腹温饮1-2杯,每日3次。
忍冬藤酒-—(关节疼痛)(《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配方】忍冬藤、乌梅、川乌、甘草、大青盐各2钱,白酒1斤、【制法】浸泡21天,取酒饮服。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每次取5毫升,日服3次。
十七味药酒——(痹证)(《柳森可用方》)【配方】牛膝90克,白石英、磁石各120克,石斛、制附子各90克,萆、丹参、防风、山萸肉、黄芪、羌活、羚羊角、酸枣仁各30克,生地、肉桂、去苓各60克,杜仲45克,酒3.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碎为细末,白布袋盛,悬于瓷瓶中,用酒浸之,10日后即可取用。
【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腰脚软弱无力,视听不明、【用法】每次空心温饮1小杯,每日早、晚各1次,旋饮旋添酒,味薄止。
史国公药酒(二)—-(痹证)(《扶寿精方》)【配方】藿香、虎胫骨、茄根各60克,羌活、秦艽、鳖甲、红曲各30克,当归、桂枝、红花、檀香各90克,生姜120克,红枣1120克(煎汁5000克),白蜜1500克,烧酒15公斤。
【制法】将上药浸入酒中,采用冷浸法制备成酒。
【主治】风湿痹痉而兼有脾胃干与,胸膈不利者、【用法】酌量饮用、术酒(二)--(筋骨诸病)(《本草纲目》)【配方】术(去皮捣)三十斤。
【制法】以车流水三石,渍上药三十日,取汁,露一夜,浸曲、米酿成。
【主治】一切风湿筋骨诸病,驻颜色,耐寒暑。
【用法】饮之。
说明:本方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五附诸药酒条下。
松节酿酒——(关节疼痛)(《外台秘要》)【配方】松节2。
5公斤,曲、米适量。
【制法】将松节煮汁,同曲、米如常法酿酒。
【主治】风湿性关节疼痛,筋骨挛急,腿肿。
【用法】不拘时,徐徐饮之。
乌梢蛇酒—-(痹证)(《本草纲目》)【配方】乌梢蛇1条,好酒500克、【制法】将乌梢蛇用酒浸泡3-4日后即成。
或用乌蛇肉,袋盛,同曲置于缸底,糯饭盖之,3-7日酒熟,去渣贮酒即可。
【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骨、关节结核,小儿麻痹症,麻风,皮疹瘙痒,疥癣,破伤风。
【用法】每次服1-2杯,每日3次、五加皮酒(一)——(痿证)(《本草纲目》)【配方】五加皮32克,曲50克,大米100克,当归、牛膝、地榆各2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先将五加皮、当归、牛膝、地榆入锅加水煎汁,用纱布过滤备用;将大米煮半熟沥干,与药汁混匀蒸熟,再拌以酒曲,入瓷瓶内,周围保温,待发酵后,酒甜可口即可服用。
亦可将群药切碎浸泡于酒内10天后服用。
【主治】一切风湿痿痹。
有壮筋骨,填精髓之功。
【用法】每服20-30毫升,日服2次、薏苡仁酒(一)——(筋骨诸病)(《医部全录》)【配方】薏苡仁(绝好者,研粉)适量。
【制法】将上粉同曲、米如常法酿酒。
【主治】去风湿,强筋骨,益肺肾,健脾胃。
【用法】随量饮之,或将粉以袋盛之,煮酒饮。
樱桃酒——(关节疼痛)(《药用果品》)【配方】鲜樱桃500克,米酒1000克、【制法】将樱桃洗净,浸入酒中,密封10天即成。
【主治】风湿关节疼痛,风湿性瘫痪等。
【用法】每次30-60克,早、晚各1次、治风毒膝挛酒方——(关节疼痛)关节疼痛就是由外感风寒湿邪或肝肾虚损而致,其中多属于中医得“历节风"、“痹证”等内容,常常呈现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得特点。
其病机主要为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去濡养。
在临床表现方面,除具有疼痛外,还常伴有麻木,酸楚以及活动障碍等症状、关节疼痛得治疗药酒较多,从其作用特点瞧,有以祛风散湿为主者,如青囊药酒、松节酿酒、松节酒等;有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者,如虎骨酒、虎骨地黄酒、补肾地黄酒、地黄酒等;有以活血通络为主者,如复方当归酒、茜草酒、当归松叶酒等;有以活血祛风为主者,如参蛇浸酒;有以祛湿为主者,如白术酒等;有得药酒具有多种功能,如列节酒、长宁风湿酒、加皮丹参酒、冯了性药酒等,不但能祛风散寒除湿,且能活血通络补肾,以够治疗多种原因引起得关节疼痛。
(《本草纲目》)【配方】豉心五升。
【制法】九蒸九暴,以酒一斗浸经宿。
【主治】风毒膝挛,骨节痛。
【用法】空心随性温饮。
说明:《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大豆豉条注“引食医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