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

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

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
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1】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出自元代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赏析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
思》),是很形象的概括。

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

这里化用了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

昔日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是多么热闹,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见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

这也是这首曲中的名句,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悟到,人终有衰老之时,花亦有凋败之日,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何况人呢。

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末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这里又化用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
水绕孤村”。

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凉景象: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这是景语,又是情语;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

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

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

语言清丽,对仗工整,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2】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

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

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
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

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

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

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

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一句,词中有诗的意境。

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诗中意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是王维诗中景象。

而今,这一切尽归容若。

容若此词,看似平淡,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3】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出自清代的《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

野心一片湖云外,灏气三秋海日旁。

山阁若逢阎伯屿,方君诗思敌王郎。

鉴赏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称重九,即重阳节。

吴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东南,春秋时为吴之南界,故名。

又名胥
山,以伍子胥而名。

南宋初金主亮南侵,扬言欲立马吴山,即指此山。

这是序灯于重阳佳节在吴山与众友聚宴正值下雨时,次友人之韵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中主要描述仲秋季节秋高气爽,湖天空阔的清新景色。

既慨叹自己年华渐老,亦称颂友人诗才高迈。

诗中用了不少的历史典故,但尽皆贴切准确,更增诗情诗味。

看过“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的还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