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交有感
信息自动化1003
潘文祥(全勤)
摘要
:清华大学交通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石京举例,日本汽车保有量很多,但
为什么路上不堵?因为很多公司章程都明确规定:上下班不许开私家车。公司的
出发点是,开私家车出事故的概率要大得多,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坐公交车的由
公交管理机构来赔,开车的得由公司来赔。此外还有一项政策,企业在工资之外
提供交通补贴,即计算从家到单位最短路途的公共交通费用,提供22天的往返
月票,这项补贴是免税的。当然日本的公共交通设施也很好。这些因素共同起作
用,才导致日本有了非常高的公交分担率,导致日本的公交没有中国这么拥挤。
关键词
:公交 拥挤 未来展望
正文
:我相信每个生活在杭州的市民及学生心中都有一个对杭州公交的特殊感
受,都一个自己心中的杭州。然而对于来说,我想说杭州给我的印象是美丽而又
热情的城市,同时杭州的公交却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特别特别的忙绿拥挤。
以前在我家乡的那座小城市里,公交既方便又不拥挤,自然公交是我出门的
第一选择。但是自从远离家乡,来到了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使我逐渐的有了一
种公交恐惧,我不习惯那种每次拼了命的往人缝中挤;我不喜欢在前门刷卡,从
后门上车的场景;更不喜欢在夏天的傍晚挤上人满的公交车,然后在人群中饱尝
那种闷热的空气。
记得上次从学校做193到太子湾做志愿者的时候,早上好早的起床,本想可
以坐空一点的车去,但是刚到水口的车就是满满的一车人,看着我们这么多的志
愿者,我想这么多人挤进去在杭州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在里面就有的受了。果
然,本来就满的公交车还是又装了我们一大半人,在车里面真是前胸贴着后背,
人根本就无法动,更不幸的是我被挤在了中间,左右都够不到扶手,但是就因为
这么多的人,我想即使车再怎么的,我可能都不会倒。一路上车上都有人抱怨这
个周末怎么一大早就有这么多的人啊。历尽千辛万苦,加上中途转车的折磨,到
了太子湾我想我早已累爆了。但是我想想这其实也算我幸运了,因为我下午回去
更是一个痛苦,在苏堤的那里等y6几乎等了快40多分钟还没有来,最后在同伴
的建议下又走了一段路,坐那个挤得要命194,回到学校更是筋疲力尽。
在杭州这样的拥挤差不多600多条线的城市,这样的公交状况算不算超载
呢?公交会超载吗?这样的问题以前一直困惑了我好久,直到上次的一次偶然的
机会我在去朝辉做实验的路上,我同那位师傅聊天,我就好奇的问师傅说:为什
么学校要包两辆车把我们送去呢,向公交车那样挤挤不就可以一辆车过去啊”。
司机说:“那样就超载了”。“那我为什么公交车不超载啊?”师傅笑着说:“公交
车设计的是每个平方8个人,你算算公交车怎么会超载”。听了师傅的话,我默
默的一惊。每个平方8个人,但是还有那些位子只能坐一个人,但是位子远远大
于1/8平方米。这不就更是让人挤得慌。听到这样的数据,开始我还是怎么也不
相信,然后就拿出手机上网查了一下,这更让我吃惊。原来查阅资料发现,19
87年版《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允许站立
面积1平方米核定5人。而1997年新的标准代替了1987年的标准,规定
城市公共汽车及无轨电车为0.125平方米核定1人,2004年最新标准也
沿用了这一规定。
但我把这样的数据给一个同学说了以后,他笑笑的说:““没想到公交车也有
超载啊,原本还以为只要能挤下就没事呢。”每天都要耗费一个半小时转两次公
交车才能到目的地,不过每平方米8个人的标准也太挤了吧,怪不得天天要被挤
成“相片”。然而对于公交车是否超载又没有什么多少人去核实,所以我想这一
定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 一些专家和民众认为,公交过度超载必然会产生安全
隐患,旅客乘坐不舒适也会逼迫其选择使用私家车等其他交通工具,这将导致更
多的资源浪费和交通拥堵,“超载”标准的改进和真正的实现,应该是整个社会
的期盼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所以对于这个一平方8人的标准,我觉得是不是应该
修改了,毕竟现在的人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都希望在工作的
路上都不希望每天过着那么拥挤的生活,然而更是希望一个很平静的乘车环境,
这样才能开开心心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新华社电讯确认了公交每平方8人的说法,据报道,这个标准来自住房城乡
建设部关于城市建设系统指标。长期从事汽车研究的交通学院教授戴汝泉说,“城
市公交车在设计制造时,就已考虑到汽车的拥挤状况,最大载客人数的承受能力
也是按照每平方米8人-12人来设计的,每平方米站8人对于公交车的性能来说
影响不大。”
对“每平方米站8人”的标准,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服务部经理
李伟回应,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实有此规定。李伟表示,城市公交额定载客量与公
路客运有区别,公路客运标准核定座位,而城市公交则不是。
为此有些人作了一个演示,在确定一平方米的空间有多大后(黄色虚线框),
八名男子站了进去。结论是,在不携带行李等物品(有“裸婚”的,此举堪称“裸
乘”)的情况下,一平方米空间站八条壮汉是可能的,并没有产生严重的“挤压”
感,甚至比一些交通高峰期公交车的拥挤程度还要“宽松”。如果换成男女搭配
或者别的情况,空间可能更富余。
但是,理论归理论,舒服不舒服、尴尬不尴尬、安全不安全又是另外的问题。
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少人调侃,“搭公交天天被挤成相片。”所以也
有人认为前述标准过时了。
舆论普遍认为,公交车过度超载必然会产生隐患,只有解决“供需矛盾”才
是根本出路。
“永不超载的公交车”羞辱了城市文明
公交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城市公交发展的基础。现代化
城市;离不开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然而,公共交通的现代化,首先需要性能
优良、外型美观、乘座舒适、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公交车辆。近年来,杭州公交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凭借“公交优先”的政策,一直致力于城
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并在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的同时,积极倡导和推行
以新车新价、新线新价、优质优价为主要内容的“两新优”发展机制,依靠“五
个一点”即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厂家赊一点、资源互换一点、职工持股会
出一点的办法,加快了公交车辆的投入和更新,改善了车况,优化了服务,促进
了公交的快速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使我们更加一致地形成了”公交
优先”,必须公交优秀,而公交优秀首先必须加快公交车辆现代化建设的共识,
更加坚定了加快公交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公交车辆现代化必须与城市的地位、特性,以及乘客的需求相适应,为城市
配套建设服务,让乘客满意是公交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囚此,在车辆的具体选
型上,杭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将需要有适合旅游城市的空调观光旅游车;杭州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和力争提前实现现代化城市,需要有适合现代城市的空调车
辆。包括空调双层客车,随着城节化进程的加快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有适合环
保要求的空调电车、双燃料空调车:需要向适合小区区域及城市次干道运行的中
型客车;需要有适合近远郊线路的普通车辆等”这将构成杭州公交现代化对车辆
需求的特色。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自己现在张望下杭州未来公交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杭州
公交应该会好的,因为杭州的地铁现在正在修建当中,修好以后,我想出去大家
会首选坐地铁,这样公交肯定会比现在好些。我在网上找了些资料是这样说的: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
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也是加快城市化
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杭州市区区域不断扩大、旅游资源的发展、城市人口
的增加、道路网络的构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公交优先”政策的
推行,为杭州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刨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城市公交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
遏。城市公交车辆如何来适应城市化发展,如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乘车
需求(包括质和量的需求),如何来满足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等,这将是公交车
辆现代化所面临的新课题,未来公交车辆不仅要求外型美观(符合国际潮流和现
代气息).乘坐舒适(低地板,带空气悬挂、配置高档空调等),操作简单、维修
方便(带自动变速器、方向助力器、制动防抱系统、集中供油系统和自动调整臂
等),服务设施先进(带GPS卫星定位系统、客门监视系统,LED自动报站系统、
IC智能卡系统、VCD、CD音像系统、残疾人乘车辅助系统等).发动机配置合理、
排放达标(大功率、大扭矩、低排放、低能耗,达到”欧洲一号”、“欧洲二号”
排放标准,并形成产品系列族,以适应不同车辆等级,不同配置的需求),上述
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关键是我们如何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
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乘车需求.
最近的物联网技术正在不断的成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技术将在我们
的公交车上的得到好好的发展,让我们的公交更加智能化,更加舒适!
这样我如果还在杭州的话,可能就再也不会有那种恐惧公交得到感觉了,可
能那时候我选择公交是最好的选择。杭州公交我期待你的发展,期待杭州未来的
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