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00Kg工频有芯感应电炉操作规程

600Kg工频有芯感应电炉操作规程

600Kg工频有芯感应电炉操作规程
1. 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600Kg工频有芯感应电炉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操作方法
及安全操作指导。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600Kg工频有芯感应电炉的操作。
本操作规程分过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电气系统安全操作规程,第二部为
电炉安全操作规程,第三部分为浇注工安全操作规程,
2 电气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2.1 600Kg工频有芯感应电炉电气系统主要参数及概况
2.1.1 电炉电气系统主要参数

电炉供电电压为 380V
电炉供电相数为 2相
2.1.2 电炉供电系统概况

600Kg工频有芯感应电炉供电系统采用高低压可调控供电,高压供电电压
为380V,在正常熔炼过程中使用高压380V进行工作,在烘炉和保温是采用
低压60V~300V进行工作。高低压切换用交流接触器进行切换。
高压为外电源直接进入电炉感应线圈,低压时经单相自耦变压器进行手动
调压后输入电炉感应线圈。在进入高低压切换时,应先关闭电炉感应线圈的
电源后才能进行高低压切换(单相自耦变压器为无载调压变压器,不能带负
荷调压)
主电路采用交流接触器进行主电路的开关,交流接触器型号为CJ12—
600/5 380V,主电路在交流接触出口侧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补偿容量为
160Kar。主电路补偿不够将会导致电炉效率下降,熔炼单耗上升,主电路交
流接触器使用寿命降低等,
2.2 电气系统安全操作
2.2.1 操作电路电器系统的员工们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操作。
2.2.2 电气系统安全操作部骤

1、 检查完成筑炉后电炉的各个部件是否安装到位。
2、 检查感应线圈的绝缘电阻是否大于0.5兆欧姆,否则应检查感应线圈的包扎
情况,只有在绝缘电阻大于0.5兆欧姆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3、 检查电缆接头是否良好,如果有因接触不良而烧红过,应进行处理后才能使
用。
4、 检查交流接触器的触头是否完好,有无接触不良的现象,如触头烧红过或触
头支持件有疏松,应立即更换,更换及检查由电工完成。
5、 经检查上述几项工作都正常后,可合上主电路刀开关,进行试电压工作。
6、 试电压工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合上主电路刀开关,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b、将高低压刀开关扳到低压位置,在单相自耦变压器上将插片插在相应的
电压挡上
c、新炉先从90V开始到240V,每挡次电压试压时间为30秒左右,换电压
挡次时,一定要先关闭电路接触器。

d、低压试验完成后,如一切正常可进行高压试验,进行高压试验前先将高
电路交流接触器关闭,将高低压切换开关扳到高压位置,完成后合上主电路
交流接触器进行高压试验,高压试验时间一般为10秒钟左右,后关闭主电路
交流器。
e、试压工作完成后,一切正常,可进行烘炉(烤炉)工作。
7、烘炉作业程序参见600Kg工频有芯感应电炉筑烘、烘炉、停炉、重开炉工艺
规程。
8、在操作过程中遇电器出故障时,不能自己进行修理及调整,一定要请电工进
行检查和修理。

9、在工频炉正常运行中,如果补偿电容容量不够,请报告电工,由电工安排时
间进行检查及补充,不能自行进行调整及更换。
10、在工频炉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如遇故障,应立即关闭主电路交流接触器,并
立即请电工进行检查和修理。
11、经常保持工频炉配电房的清洁和整齐,不能将杂物及工作服放在配电房内,
更不能再配电房里睡觉。

12、经常保持炉台及炉台下炉座内的清洁,不能将废铜边角及铜线等能导电的材
料落入炉下,以免落在电器部分裸露的接头上,引起工频炉外壳导电。
13、操作中应经常检查工频炉感应线圈电缆接头,检查电缆接关是否有发红或接
触不良,或电缆外层绝缘层是否有损坏等,发现不正常驻情况时请电工进行
检修。
14、工频炉在浇注过程中,炉台升降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感应线圈连接电缆的运动
情况,避免被炉角压住而损坏电缆绝缘层。
3. 工频炉熔铸安全操作规程
1、 新筑工频炉在烘炉前应检查冷却水是否通畅,水路接头处是否有漏水,电器
接头是否接触良好,感应线圈是否安装牢固,电器接头是否同炉壳及谁冷套
或铁芯相碰,并由电工用兆欧表测量炉底绝缘电阻达到规定要求后才可投入
使用。
2.、 操作过程中炉工应经常检查和观察冷却水水温、水流情况;炉电流、外电
流、补偿电流,炉底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在关闭电炉电
源后,报告车间领导,由车间领导安排进行检查和修理。如发现漏铜,应立
即关闭电炉电源,并迅速报告车间领导。
3、 炉工在加料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炉料的安全性,操作中严禁加入各种密封料及
爆炸物,油污严重的及潮湿的料要放在炉口让其充分燃烧后再加入炉内进行
熔化;对于铜管等材料,要检查其是否是密封的,如是密封的一定要另外堆
放,不能加入炉内,以免发生因膨胀而发生爆炸。密封料要经由车间统一处
理后才能使用。
4、 炉工加料过程中要讲究科学加料,要防止搁料及保持炉温的均匀性,避免炉
膛及熔沟部分烧高温而缩短炉子使用寿命。加料时要配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戴好安全帽并放下防护罩。
5、 要放入炉内进行操作的工具,一定要事先进行烘干处理后才能放入炉内进行
操作使用,
6、 经常保持炉台和炉坑内的清洁,特别要防止同料落下产生电器部分发生短路
故障,
7、 炉台是多孔板制成的,每平方米允许负荷为500公斤,所以炉台上最好不要
备过多的铜料,并保持炉台上通道的畅通无阻,避免在有事时,通道堵塞不
通畅而耽误处理事件的时间,错过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
8、 保证炉台到浇注工作场地的通道畅通无阻,并保证浇注工在浇注时行走的
通道畅通无阻。
4. 浇注工安全操作规程
1、 做好浇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整理工作场地,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整齐,
通道畅通无阻。
2、 浇注用及合铸铁模用的工具要按规定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以免使用时而找
不到需使用的工具,或因乱放而堵塞通道影响安全行走。
3、 浇注前先检查浇包、运输工具、行车吊钩、钢丝绳等是否安全可靠。浇注
前浇包应事先经过烘干处理,不能有水分或有水气。运输共苦应牢固且需转
动部位应灵活无卡阻现象。行车的安全操作应按行车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4、 浇注前清理铸铁模、刷涂料时,铸铁模一定要清理干净,底部不能有铜粒
子或铜粒子卡在铁模的下面,在合模后浇注过程中铜液从铁模下面漏出引起
烫伤;用水冲冷铁模时,不能将铁模温度冷却得太低,以免水分不能完全挥
发,致使在浇注铜液时因铁模内有水分而引起爆炸;刷涂料时,涂料要涂刷
均匀,不能漏涂,以保证浇注质量。
5、 合模一定要合紧,做到紧、平、实,避免在浇注过程中因铜液温度高铁模
的热胀而脱模引发安全事故。
6、 浇注时铁模附近应平坦无积水,铁模内无水分,浇包内铜液不宜盛太满,
浇注的全过程操作应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7、 浇注完成后开模时移动铁模时,要注意不要使铁模翻倒,且开模时要防止
开出的铁模碰撞临近的铁模翻倒而引发安全事故。
8、 从铜液出炉到浇注的相隔时间应尽可能的缩短,以保证正常的浇注温度。
5. 附件
1、 本安全操作规程由工艺技术科提出并起草。
2、 在实施过程中有不适合的地方再做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
3、 本安全操作规程须经厂办、车间领导及生产班组的班组长讨论且全部通过
后才能发布实施。
4、 本安全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