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灰坝三级子坝加高工程施工方案贮灰场三级子坝加高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1根据《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规范》DL/T5045-2006。
1.2根据《国电双鸭山发电公司灰坝综合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1.3国电双鸭山发电公司贮灰坝三级子坝加高设计图纸。
2.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2.1工程概况双电公司贮灰场位于电厂西侧的大酱缸沟沟内,距电厂约7.5km。
贮灰场初期坝顶标高155.0m,最大坝高19.3m,坝轴线长610.0m,于1985年竣工,1988年8月投运; 1995年加高第一级子坝,坝高 7.5m,坝顶标高162.5m,坝长737m 2003年加高第二级子坝,坝高3.0m,坝顶标高165.5m; 2007年末对贮灰场的坝体进行了护面修补和增加坝脚压重棱体的工作,并对坝体进行加高1米。
现坝顶标高166.5m,坝长779m>灰3 3场原设计坝顶标高为180米,库容为2850万m。
现已用库容1200万m,剩余库容1650 3万m需加高坝顶标高至180米才可全部使用。
2007年末以来,随着三期两台600 MW机组相继投产,排灰量增速较快,2008年 10月份灰场灰面与二级子坝顶几乎一平,远远超过了灰坝的限制贮灰标高,2008年11月份我公司在二级子坝坝顶用山沙筑起一道宽2米、高1米的临时坝,用来越冬。
经过一个冬季的运行,冰面上升速度极快,冰面离临时坝顶的平均高度只有 0.2-0.3米左右。
按《大坝安全规程》要求,灰面标高应小于坝顶标高1米以上,坝前干滩长度不能小于80米。
因此需对灰坝进行加高。
本次三级子坝加高原为东北电力设计院设计的石渣筑坝方案,后因石渣料源紧缺及费用等问题,改由黑龙江水利水电勘探设计院设计,方案为水力冲填灰渣筑坝。
三级子坝的外形尺寸按子坝顶宽4m,内坡1 : 3.0,外坡1 : 3.75确定,子坝坝高 7m,相应的坝顶标高173.80m,坝长883.4m。
2.2工程量2.2.1在距原灰坝300米处修建临时围堰,防止灰水倒流影响施工进度及灰坝的威胁。
将坝前北国柳挪植至距原灰坝 300米处,挪植的北国柳方案仍按原种植方案进行(“气圭寸法”种植生态林原理)222坝体加高区域基础处理,倒运走坝基的自然沉积灰渣至设计高程,然后回填煤灰按筑坝的要求碾压、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的坝基承载力2.2.3坝基排渗体施工,坝前及坝基设计要求范围内铺设排水褥垫排出坝体内毛细水,有效降低坝体浸润线确保坝体稳定。
2.2.4坝体施工,设计采用水力冲填粉煤灰筑坝,是利用灰场内的煤灰层层加筑子坝至设计高程。
坝体上游坡比为1:3.0外覆盖土工膜和素混凝土,坝体下游坡比为1:3.75 外铺土工布和素混凝土,坝顶是砂石路面。
2.2.5排水系统施工,本工程排水系统包括C25钢筋混凝土竖井加高,新建C25钢筋混凝土排水竖井.2.2.6其它配套项目的施工,除灰管路的重新铺设、坝体观测设施等。
3. 施工组织机构3.1公司领导小组组长:刘洪斌副组长:陈浩成员:鲁琦左兴权颜丙清李伟东衣波3.2项目管理部项目经理:鲁琦项目副经理:李爽卓技术指导:李化芝技术负责人:周忠元(综合组长)王延明(土建组长)徐巍汪文斌安全负责人:张顶新(组长)刘志厚施工负责人:丁海波物资负责人:郭青春核算负责人:赵伟档案负责人:侯金秋3.3施工单位(江苏昌泰安装工程公司)施工项目经理:王家生施工负责人:张国平技术负责人:蒋兆平岔中国国电伽即刖轴iu 安全负责人: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三级子坝加高施工方案蔡双平施工组成员:程文杰顾维仁王正清鞠年元等60人3.4设计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探设计院3.5监理单位:山西建达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4. 计划工期2009年 5 月 25 日—2009年 9 月 25 日5. 施工准备工作5.1技术准备:5.1.1组织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对三级子坝加高图纸、质量标准进行学习。
5.1.2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
5.2施工人员准备:本次三级子坝加高由江苏昌泰工程安装公司组织人力进行施工5.3工具及材料准备:由江苏昌泰工程安装公司进行施工的工器具及材料的准备。
6. 施工万案为满足正常排灰要求保证贮灰场边运行边施工,确保工期要求,本次工程施工水力冲填筑坝和排水井加高应同时施工平行作业。
其主要施工工序安排如下:施工准备一测量放线f基础开挖f基础回填f坝基排渗体施工f坝体填筑f护坡、压顶f其它配套项目—竣工整理,排水井加高施工与坝体施工应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同时穿插进行。
6.1测量放线根据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参考标高,对工程进行精确放线,正确布置工程各部分的位置,标高、尺寸及基准线。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任何部分的位置、标高、尺寸及基准线出现了误差,江苏昌泰公司在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下,应纠正误差,达到使监理工程师满意为止,江苏昌泰公司应仔细保护和保存在放线中应使用的基准点。
6.2清基、基础处理 6.2.1子坝坝肩若遇基岩,清除基岩顶面的覆盖层及强风化石硝,松动和凸出的岩块,并立即用水泥砂浆封闭岩面。
若遇沙土、粉土时清除坝肩腐殖土、覆盖层,坝肩清理时应预留不小于300厚的保护层,待开始施工时挖除。
6.2.2岸坡应大致平顺,不应成台阶状,反坡或突然变坡,岸坡上缓下陡时,凸出部位的变坡角度应小于20。
,岩石岸坡不陡于1: 0.75,清基深度不小于0.6米;土质岸坡不陡于1: 1.5。
623清基深度不小于1.0米。
如遇到凹坑,反坡或不平顺的地方应用块石填平补齐。
土工膜与岸坡结合处设结合槽6.2.4坝基处理,为满足坝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需对粉煤灰坝基进行处理,处理后沉积灰渣的承载力不小于设计要求,无法直接在沉积灰渣表面处理的可抛填块石碾压或砂袋棱体挤淤夯实,直至密实要求。
坝基处理采用置换法,具体方法如下。
6.241灰渣倒运选定泥浆泵为此灰渣倒运施工的机械。
6.242开挖深度及坡度,根据设计要求,在坝基范围内的粉煤灰冲挖走,冲挖深度为4米左右。
由于开挖深度较深,可分二到三层开挖,靠二级子坝处按原坝体坡度清理干净即可,内側开挖一般按1: 3放坡(视情况而定)。
6.2.4.3 弃灰场的布置,灰渣倒弃在坝基内侧(灰场内),开挖倒运前在坝基内側修筑一条临时挡水坝,在达到环保要求同时,又不至于使灰水浸润灰体使坝体基坑边坡坍塌,而影响施工进度。
6.244加固老坝,原坝体设计为透水坝,可能因为土工布的老化或破坏,坝体有渗漏现象,故在清理倒运完新坝基处的粉煤灰后,沿老坝的内坡面铺设土工布一层,这样可以防止坝体填料的流失,有效的加固了二级子坝坝体。
6.2.4.4对坝基位于山体沉积土的部分,应将表层松散沉积的表层土挖出,回填时分层振动碾压密实。
6.3坝基排渗体施工6.3.1坝基排渗体总体布置排渗水由三级子坝至二级子坝,再由二级子坝排渗装置排至集水井。
内坡坝脚处用素混凝土加固成坝体固脚,外坡加装排水棱体。
6.3.2. 土工布铺设:土工布反滤层采用单层长纤维无纺土工布,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土工布连接采用折叠双道缝合法。
6.3.3选购的土工布,要符合设计要求的各项指标,并检查出厂证件和试验报告,土工布在订货及铺设前都应抽样检查,保证质量符合要求。
6.3.4铺设前要保证基面平整,砂砾石垫层厚度符合要求,保证土工布不被石块棱角戳破。
6.3.5水平土工布采用垂直于坝轴线的方向铺设。
铺设时,应注意均匀、平整,不出现扭曲、褶皱、重叠,并要特别注意过量拉伸超过其强度和变形的极限发生破坏或撕裂、顶破等。
&中国国电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三级子坝加高施工方案6.3.6 土工布的连接采用折叠双道线缝合,顺坡方向采用蝶形接,沿岸坡走向方向采用平接。
平地采用搭接长度20cm施工时采用移动式缝合机,避免漏缝及断线等,并注意防止火星飞入施工现场烫损土工布。
6.3.7水平铺设的土工布顶面的填料,一次摊铺厚度不大于300mm6.3.8 土工布的存放以及施工铺设过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和暴晒,以免使其性能劣化。
6.4砂砾石层的施工原材料质量要求:采用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人批准的料场进行开采,无风化质地坚定新鲜。
6.4.1砂砾石过渡层材料的层厚、铺筑位置及料的粒径、级配、不均匀系数、压实标准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4.2在运输和铺筑过程中,应保持砾石料处于湿润状态以免颗粒分离,并防止杂物或规格料的混入。
6.4.3铺筑坝面上的砾石料时,须自底部向上进行,不得从坡面上向下倾倒,平铺时应沿坝体、横断面方向向外推进并保证填料时车辆不碾压土工布。
6.4.4铺筑时,必须严格控制厚度,并经常检查,同时适时洒水,相邻面层必须拍打平整,保证层次清楚,互不混杂。
6.4.5如果分段铺筑,则必须做好接缝处各层之间的连接,使接缝层次清楚,不得发生错位、折断、混杂。
6.4.6对已铺好的砾石料层应做必要的保护,禁止车辆在上面刹车,抛掷石料及其他物体,防止土料混杂、污水浸入。
6.4.7铺设完成后要保证基面平整,不得起伏不平。
f 水6.5水力冲填粉煤灰筑坝 6.5.1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修筑围埂、划分畦块力冲挖切割、粉碎造浆■>泥浆泵、输泥管及送灰浆一灰浆吹填畦块 f 沉淀、排水f人工踩挠f排水固结—平板振动器振密一机械振密。
6.5.2水力冲填速率应按每两天一层的冲填速度进行施工&中国国电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三级子坝加高施工方案6.5.3施工时,应现场测定每一层冲填粉煤灰的干密度、含水率,根据设计标准,压实系数达到设计要求。
正式冲填前,应进行现场冲填试验,以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参数和工艺施工细则。
参数应包括:灰浆水灰比、畦块尺寸、冲填时间、畦内冲填明水排放时间,下层踩挠时间、上层振密时间、密实度和相对密实度等。
6.5.4挖灰时,要求挖灰边界距上游坝脚不得小于50m深度不得超过5m6.5.5水力冲填振密加高子坝时,冲填范围应比设计图纸要求的适当放大些,冲填完成后通过削坡达到图纸设计要求,坝体预留施工超高不小于25cm6.5.6保持灰颗粒级配良好,合理布置取灰泵,使同一畦块、同一吹填层中粉煤灰的粗、中、细颗粒搭配良好,形成良好的颗粒级配分布,各种不同粒径的粉煤灰在输泥管出口处应得到充分混合,做到合理布置、勤移位置。
6.5.7围埂部位的密实,冲填畦块围埂,采用人工堆积灰渣修筑,分成夯实。
每层灰厚0.5m,夯打两侧成梯形,埂底宽大于1.0m,高0.6m。
中间分隔围埂上下两层的位置应错开2.0m 左右压实系数不小于0.93,并且冲填时不漏浆跑浆。
6.5.8分层吹填厚度控制:一般要按子坝高度将其分为上部和下部。
采用端进法吹填下部每层吹填厚度不超过600mm至顶部1.5m厚坝体范围内每层吹填厚度不超过500mm 当相对密度控制确有保证时可适当放宽。
6.5.9排水、扰动、夯实控制6.5.9.1每个畦块冲填时排浆口应不少于两个,宜对角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