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崤之战学案

崤之战学案

思考:蹇叔判定秦师“必死是间”的根据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什么性格?明确:根据是他对秦、郑、晋三方的分析。

秦:“劳师袭远”,“师劳力竭”,“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郑:“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

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从而得出结论:“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蹇叔的分析表现了他的料事如神,他不顾被嘲弄的耻辱和杀身的危险,用哭师的形式诤谏,使人感受到了一个老臣的忠诚、慈父的悲切和智者的执著。

思考:课文写了秦穆公的哪些言行?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明确:写了秦穆公的一“访”一“辞”一“骂”,表现了他贪婪虚伪、刚愎自用的性格。

思考:王孙满判定秦师“必败”的根据是什么?明确:根据有二:一是“轻而无礼”——“轻则寡谋,无礼则脱”;二是“入险而脱,又不能谋”。

思考: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蹇叔说秦师必败,王孙满小孩子也说必败,不谋而合,进一步反映了秦师必败无疑。

同时,也显示了“尚幼”的王孙满的聪明才智。

思考:本段塑造了一个热爱祖国的商人形象。

当发现祖国遇到危难时,弦高立即舍弃私利为国解忧。

他的机智勇敢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明确:两个方面:①当机立断,随机应变。

一方面自称奉郑君之命来犒劳秦师,一方面又迅速派人回国内报告。

②从容镇定,言辞得体。

他向秦军主帅说出一段貌似谦恭、实则强硬的言辞,很符合一个“使者”的身分,使秦军对郑国早已准备与之周旋深信不疑。

思考:皇武子的话有什么弦外之音?明确:皇武子对杞子等人说的话是一段颇为婉转、很有分寸而又字挟风霜的外交辞令,貌似客气的话语中暗示已窥破了秦的阴谋,是语带嘲笑的逐客令。

思考:为什么略写“灭滑”?点一下又有什么深意?明确:“灭滑”是秦军袭郑的直接后果,无关殽战的成败,所以只点了一下,但也可以由此充分看出秦军的贪残。

孟明在被动的情况下乘虚灭滑,不使秦军“勤而无所”获,也反映了他作为秦军统帅的才能。

思考:本段写先轸与栾枝的争论,实际上还暗写了哪一个人?明确:先轸与栾枝的争论,说明晋国在战前作了战略辩论,暗写了晋襄公的择善而从,与秦穆公的独断专行、不听劝告形成鲜明的对比。

思考:本段哪些内容再次印证了蹇叔的预见?明确:蹇叔早就断定“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晋国的军事讨论就印证了这点。

原轸主张伏击秦师的道义上的根据是“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

这恰恰从道理上与蹇叔说的“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呼应。

晋“败秦师于殽”,不仅直接证实了蹇叔“御师于殽”的推断的正确性,也证明他的劳师远征,“师劳力竭”的观点是正确的。

思考:先轸反对释秦囚的“亡无日矣”的叹息是上段中他与栾枝争论时那句话的进一步阐发?明确:是上段“纵敌,患生”的进一步阐发,说得更激愤。

思考:本段与上段反映了先轸怎样的性格?明确:先轸坚定地站在晋国的立场上,深刻认识到放虎归山的危害性。

他义愤填膺地感慨晋“亡无日矣”,他忘了君臣之礼,直呼文嬴为“妇人”,他先是“怒”,后是“唾”,他的忠直之心、刚烈之性在上段力主击秦师时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在这段怒斥纵囚的过程中更显示得淋漓尽致。

思考:孟明的话有什么言外之意?明确:孟明故作感激之态,重点在最后一句:“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言外之意是“我要是能保住这条命,三年之后一定要来报仇”,显示了坦率、坚强、自尊而又自信的大将风度。

思考:本段如何照应开头?明确:这一段用秦伯哭师与蹇叔哭师遥相呼应。

“孤违蹇叔”照应开头,印证了蹇叔的预言“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突出了文章中心——蹇叔所说秦师必败的必然性。

思考:这段文字又反映了秦穆公怎样的性格?这段课文写秦穆公认识到殽山之败全由自己不听蹇叔一意孤行所造成的。

他“乡师而哭”,一再声称“孤之罪也”“孤之过也”,引咎自责,表现得非常沉痛。

他“不替孟明”,“不以一眚掩大德”。

这些都反映了他在刚愎自用之外,还有着勇于承认错误和不迁怒、善用人的品质,塑造了一个性格完整丰满有血有肉的真人。

文章写了七个场面(见板书设计),以蹇叔论战为全文纲领,按时间顺序(秦军东征活动始末)把三方四重矛盾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从各个侧面与战争的前因后果,印证篇首蹇叔对这场战争的分析。

作者的意图不在于“叙战”,而在于“论战”——揭示战争胜负的因果规律:贪暴轻狂必败,知己知彼必胜。

故而文章只用一句话略写秦晋殽之战,使全文中心突出,详略得当。

②文中人物语言,不仅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而且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中外交辞令的高度技巧。

本文中有三处外柔内刚的外交辞令的典型例子:一是弦高的话委婉中透露锋芒,二是皇武子的话以殷勤之词表严正之态,三是孟明的话在谦卑中包藏杀机。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

庚辰这一天,晋国要把晋文公的棺材停放在曲沃择日安葬。

护送棺柩的队伍刚走出绛城,棺材里就响起了像牛叫一样的声音。

卜偃让大夫们行跪拜礼,说:“君王命令我们准备打仗,将有西方的军队经过我国领土。

我军攻击他们,必定能取得重大胜利。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锁钥,如果秘密地发兵前来偷袭,郑国就可以拿下来。

”秦穆公向蹇叔咨询这件事。

蹇叔说:“让军队劳苦跋涉,而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是我从没听说过的事。

我们军队劳苦异常,精疲力竭,而远方的郑君却早有准备,这样做大概不行吧?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大军辛辛苦苦地远征,却没有收获,军中将士必定会有怨恨叛离之心。

况且行军千里,谁人不知!”秦穆公拒不接受劝谏,召来大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命令他们统率大军从国都东门外出发。

蹇叔哭着说:“孟明啊!我只能看到军队出发而不能看到它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懂得什么?你的年寿满了!等到军队回来,你坟上的树木已经两手合抱那么粗了!”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这支军队。

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定在殽山狙击我军。

殽山有两座山冈,那南面的山冈,是夏天子皋的坟墓所在啊;那北面的山冈,是周文王躲避风雨的地方啊。

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冈之间,我在那里收你的尸骨吧。

” 秦国的军队接着就向东方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秦军路过周都城的北门,战车左右的武士,脱下头盔下车步行(表敬动作:表示了对周王朝的敬礼),而上车时却有三百乘车的武士一跃而上(轻狂动作:表示出对周的无礼)。

周王的孙子满年纪还小,看到秦军这种表现,就对周王说:“秦军轻狂而无礼,一定要失败。

轻狂就少谋略,无礼就是不严肃;进入险境而不严肃,又没有谋略,能不败吗?秦军到了滑国,正好遇上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做买卖。

弦高先送秦師四张熟牛皮,又送去十二头牛慰劳秦军。

说:“我国国君听说你们行军经过我国,派我来冒昧地慰劳你的部属。

我国不厚实富有,为你部属的留居,只能供一日的饮食用品,只能尽一夜的保卫工作。

”同时派人迅速报告郑国。

郑穆公派人去查看杞子等人住的客馆,原来他们已经捆好行装、磨好武器。

喂足马匹了。

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辞谢戍郑的秦大夫。

说:“你们久居我国,那些干肉、粮食,还有那些已经宰杀的牲口和没有宰杀的牲口竭尽了。

因为你们将要走了,郑国的兽园和秦国的兽园一样,,你们猎取麋鹿带走,给我国休息的机会,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奔鲁国,逢孙、扬孙逃奔宋国。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希望什么了。

攻之不胜,围之无援,我们回吧。

”灭了滑国,回秦国去了。

晋国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愿,因贪而使民劳苦,上天给我们机会了,机会不能失掉,敌人不能放纵。

放了敌人,就埋下后患,违背天意不吉祥,必须讨伐秦军。

”栾枝说:“没有报答秦资助的恩惠,就讨伐秦的军队,难道是因为文公死了就违背他的意愿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国君)哀丧,却讨伐我们的同性国家,秦那样无礼,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一日放纵敌人,是几世的隐患。

考虑到子孙利益,能说违背死君意愿吗?”於是发布命令,急遽调动姜戎军队。

晋襄公黑色丧衣出征,梁弘驾战车,莱驹为车右武士。

这年夏天四月,辛巳这一天,晋军在殽山打败秦军。

俘虏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归。

于是以穿黑衣丧服为文公送葬。

晋从此开始穿黑色丧服。

文嬴替三帅请求说:“他们确实离间了我们俩君的关系,秦穆公得到他们,把他们吃了都不解恨,你何必委屈自己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秦国受刑,以满足他们国君的意愿,怎样?”晋襄公答应了她。

先轸上朝问秦囚。

晋襄公说:“夫人请求,我放了。

”先轸愤怒的说:“武夫在战场上奋力获得他们,妇人在朝廷里一下子就放走了他们。

毁了战争果实,长了敌人气焰。

亡国用不了几日了。

”头也不回的吐了口唾沫。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

追到黄河边,秦人已登船离岸了。

解左马诱骗秦人说襄公命令赠送孟明,孟明叩头说:“晋君恩惠,没有把囚系的臣子杀死涂鼓,使我们回国受刑,我们国君为此将我杀了,我死也不会忘记这次失败。

假如顺应君王的恩惠免于一死,三年后,将来拜谢晋君的恩赐。

”秦伯穿着没有文采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向军队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使你们受委屈了,是我的罪过。

”没有罢黜孟明。

“是我的错,大夫们有什么罪?只是我不会以一时的毛病掩盖一生的大德。

“【译文】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

”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

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

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

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

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

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独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肴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

肴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

(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

(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

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

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

(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

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