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魅力》教学设计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体会点在纸上位置不同给我们感受不同,体验点的大小不同、排列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技能领域:掌握点的特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感受抽象画面的魅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发现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丽和好处,我们要善于用审美的眼睛去发现、去观察,去欣赏我们的生活,美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给人的视觉不同;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点的疏密和大小变化带来的动态感和远近感,感受点带来的诸多魅力。
难点: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笔、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点的魅力
●●位置
大小作品展示区
●●颜色
疏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游戏认识点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与我们如影随形的好朋友,它是谁呢?它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藏身于这些文字和
数字当中。
你能找到它吗?
小结:真不错,看,商店、黑米字的笔划中有点,数字中有小数点,叹号、问号既是标点,而且本身也有点,这个好朋友就是——点。
2、播放课件:小圆点的自我介绍。
瞧,它来了:嗨,大家好!我就是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衣服,我还拥有魔力呢,能变大能变小,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想了解我吗?下面请大家到我们圆点之家去
做客吧!
导入课题——点的魅力
二、探究学习——访问小圆点之家
1、一个黑点在画面中的视觉感受
师:同学们看,我这里有三个小圆点,我想把它分别点在纸的不同位置上它们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吗?
a.摆放在纸的最上端:下落感
b.摆放在纸的中间位置:稳定感
c.摆放在纸的最下端:安定感
2、两个黑点相互关系的视觉感受
现在,老师手里有两个黑点,哪一位同学能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
引感和排斥感。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d.相互吸引感
e.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
3、多点排列成线的视觉冲ft力
师:接下来,一群小圆点要给我们展示它的队列表演。
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感觉就像是我们另一位老朋友,是谁呀?
小结:对,小圆点整齐的排成一列,给了我们一种线的感觉。
师:三种排列,哪一个排列,线的感觉更明显?
师总:圆点大小不变,整齐排列,成为一条线,点越密,线的感觉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不同的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有重复感。
4、点的排列——移动感
师:从大到小的变化,会让我们感觉从近到远,有种移动、消失的感觉。
5、点的排列——节奏感
这种一大一小的排列方式,排列非常有规律,有强烈的节奏感。
也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二方连续。
学生尝试用点画一画二方连续的图案。
是的,除了大小的变化,颜色的规律变化也可以产生强烈的节奏感。
6、点的无规则排列
当然,也有一些小圆点很调皮,不爱排排站,看,它们大大小小,有聚有散的排列很有动感,画面看起来更活泼。
三、寻找小圆点,感受大自然、生活中小圆点的魅力师:
其实点就在你们的身边,你能找到它么?
点时刻装点着,美化着我们的生活,一起看一下。
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四、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大师的风范
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也吸引着大画家的眼球,纷纷把小圆点作为美术作品表现的对象,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大师作品。
1、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粉色的音调》
2、中国画家吴冠中作品《中国城》
3、点彩派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代表作《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我的圆点最精彩
师:欣赏完了大画家的名画,再来看几幅充满童趣的学生作品。
你觉得这幅画是怎么画的?漂亮在哪儿?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在哪?并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
并从作品中发现小
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表
现点的方法:绘画、剪贴、拓印。
六、做游戏小点变变变——学生创作,作业展评
1、下面就请你有创意的使用大小彩点,可以是抽象的设计,可以是
具体形象的组合,可以与线条相结合,选择绘画、剪贴等适合自己的
手法,将小圆点的魅力更完美的表现出来。
2、巡回辅导。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3、作业展示、讲评。
七、课外拓展
同学们用各式各样的点创作了有趣的作品,在生活中还有许多
可以利用的材料可以进行点的表现,展示图片,如豆贴画、树叶贴画、用扣子粘贴等等用圆的物体来表现小圆点。
总结:在这节课上,普通的点给了我们这么多神奇的感受,其
实小圆点无处不在,美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观察,用
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