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公开课)
财政赤字的基本内涵是扩大财
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 增长,因此A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 意。财政赤字与企业税收无直接
联系,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财政赤 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因此 不一定优化预算结构,C项排除。
13
(2015•新课标全国I卷)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 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2)指出观点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说明原因: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 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长,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影响。如果国家财政收入太少,直 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最终也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做出综合判断(兼顾三者利益)
经济过热 ﹤
需求过旺,供给不足,物价全面、 持续上涨。
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紧缩性财政政策 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4
• 【特别提示】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 • 凡是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就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 凡是财政加大对基础设施、大型工程,支持农村和区域发展的,就属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形式
6
考点二、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
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
表 础性的 现
(根与叶、源与流)
多或过少,会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职能的发挥,也不 利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
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财政收
28
• 【特别提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区
原因
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 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 需求不足制约
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 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
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 胀和通缩迹象
别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财政与税收(公开课)
考点概览
考点考向概览
考向定位
8、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控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9、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 纳税人 负税人 依法纳税
措 会财富总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 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施 续增长。
提高。
把“蛋糕”做大
把“蛋糕” 切好 7
【合作探究】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怎样正确认识?
(1)肯定合理因素: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可以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量调控
财政具有均衡社会总供求关系的职责和功能,通过财政促进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2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滞﹥缓
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物价下 跌,企业投资萎缩,失业增加。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减少税收
国债 ?
扩张性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23
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 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
经济政策。
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区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如发 与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贷款利率调整、 内容不同 行国债、税收、税率调整、价格补贴等。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 别
政策制定者 国家财政部制定,经全国人大或全国人
19
考点五、财政的作用 •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联系实际: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行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地区(农村、区域) 建设,有助于资源合理配置
20
探究:左图说明财政的什么作用?为何要实 施该政策?
21
考点五、财政的作用 •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政府通过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财政政策,调控财政收支水平,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避 免出现大起大落。
1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 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 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18
材料二: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调 整有重大促进作用。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难以获得较高利润,如果完全由 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和地区的建设 ,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根据材料:资源优化配置为什么需要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
阅读教材:从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及其构成分析怎样才能做到生财有方、聚财有道? 5
考点一、财政收入及其构成
1、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构成:
财政收入的来源
90%以上
税收收入 利润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1)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主要来源) (2)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
26
[答案] 国家财政通过实施文化消费补贴等,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国家财政通过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等,
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国家财政通过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等,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推动了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作用。 • 凡是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的就属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5
【2014安徽卷】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 动, 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 财政助力文化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 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 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7
考点五、财政的作用
•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
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联系实际: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书本费。救助艾滋病人、赈灾救灾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 支出、增加农民收入等惠农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
对策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 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
拉动经济增长
率,给经济“降温”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 革,增收节支
联系
采取哪种财政政策,都必须依据客观的经济运行状况 29
• 【知识拓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比较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含义不同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 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
2
社会财 富分配
国家
企业
财政
国家收入
国家预算 ——计划 (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
国家支出
国家决算 ——结果(财政分配的终结阶段)
个人 4
财政从实际意义上看就是“理财之政”,财政工作基本上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进行的,生财是 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做好财政工作关键是要做到生财有方、聚财有道、用财有规。生财有 方重在培植壮大财源,聚财有道重在拓宽收入渠道,用财有规重在依法管理支出,保障重点,好钢用在 刀刃上。
27
• 【特别提示】 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 因为国家发行国债目的在于弥补财政赤字,增加支出,意味着国家财政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加大。 • 【特别提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都是逆向调节 •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一般采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减少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经济发展滞缓,
一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11
考点四、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盈余
财政赤字
含义 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
影响 财政资金得到比较充分的运用,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收入大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
支出大于 收入
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对经济发展不利
过度的赤字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不平衡, 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缓慢的 情况下,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能扩大社会总需求,拉动经 济发展。
如何使用财政资金: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2分) 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3分)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3分)
15
财税改革有望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十三五”期间将基本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财税改革 目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材料一: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2日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提出,2015年大病保险 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2015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大病患者看病就医负担 有效减轻。体现了国家防止因病致贫或返贫的政策意图。 根据材料:国家财政发挥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