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答案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 “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 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 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 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 役负担。
? 第2课 “贞观之治”
【动脑筋】P8 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
共同之处?
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
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P10【练一练】B P10【活动与探究】
1.制表: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
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
蕃友好
? 2.看影视,谈看法:有条件的,可放映一段有 关武候天的影视片,谈谈你对这佝女皇的看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我国古代 杰出的政治家?她在位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重视选拔人才,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武举,殿 试和自荐求官等制度。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 格录用,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所有这些,使 得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 上升,为开元盛世 奠定了基础.。但她也采取了 一系列非常措施来维护自身统治。如任用酷吏, 滥杀无辜,尊崇?教,大肆修筑佛寺,大兴土木
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
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 事。 他后来没有坚持?样做。 (参阅教材中的小字部分。)
?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P18? 动脑筋】 1.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 《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 考生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现在纄考 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 明经考试中的“帖经”,是封建统治者用儒家学说统治?禁锢 人们思想的表现。这种试题题型,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 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它繻似了今天的填空题。 P20 2.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 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练一练】D【活动与探究】P20 1.阅读与分析:唐朝中后期 的一位宰相李得裕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 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和礼仪。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 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也不会称职。李德裕 对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 李德裕反对科举制度。他的话是不妥的,因为熟悉朝廷事务、 礼仪只是有利于当官以后从形式上办好朝廷的事情,但这不是当 官的必要条件。
? 【练一练】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 ?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活动与探究】 P5
? 1.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
? 思路: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 ? 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能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
P6 2.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 他们谁说的对 ?你怎么看?
工程等,浪费了大鍏的人力物力。对于武则天, 应持基本肯定的态度——功大于过。
? 第3课 “开元盛世” 【动脑筋】P13 1.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 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
“戒奢从简”,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 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开元之治”和“贞观之治”。 P14 2.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
? 21 2.阅读分析:看了下面这些说法,你有什 么感想?可仵结合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的看 法。 孙中山咜英国大百科全书这两段话,表明中
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择人才制度与英国科举 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具有相 似性。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诗选官制度对世界文 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 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
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 题? 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P15【练一练】D 【活动与探究】 1.读史分析:后人评?唐玄 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 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 为他后来坚持这样做了吗?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
? 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 赋税
徭役
亲临治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 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 的最高行 政和军事机构 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P5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 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 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
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 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 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动脑筋】P22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 【动脑筋】P4 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 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思路: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
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 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古运河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