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体育节目评析复习
ENG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一种基本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指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
最简单的采集设备:一台摄像机和一条编辑线。
在ENG制作方式中,一般在使用便携式摄录机时用肩扛等方式,需要时加上一名记者构成一个流动新闻采访组,可以方便灵活地深入街头巷尾、村庄山区进行实地拍摄采访。
ENG方式由于非常机动灵活,也被其他节目采集素材时大量采用。
EFP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即时制作方式”,同“多机摄录、即时编辑”的概念相通。
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生产方式。
EFP也是电视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适用于“台外”作业的电视节目生产方式必备技术条件是一整套设备系统: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台以上的视频信号(图像)切换台,一个音响操作台及其它辅助设备(灯光、话筒、录像机运载工具等)。
利用EFP,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演出、竞赛现场制作电视节目,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
如果电视节目是在事件发展同时播出,称为现场直播;如果电视节目是在事件发生、发展的同时进行录制后,再播出,我们称之为现场录像、实况转播。
摄录过程与事件发生发展同步进行,现场性特别强烈。
EFP是最具有电视特点、最能发挥电视独特优势的制作方式,因此,每一个成熟的电视台都将EFP制作视为必须具备的能力。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文艺、专题、体育等类节目的制作方式。
ESP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主要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由于演播室在设计和建造时预先充分考虑到了节目录制、播出的技术要求;具有高保真的音响效果;完备的灯光照明系统和自动化调光系统;布景中心;录制设备和控制设备等。
使用质量最好的固定式摄像系统如高清晰度、数字化的广播级摄像系统,摄像机的体积和重量不受某些条件的限制,并可架设于有移动轮的液压支撑设备上,使摄像机的操作移动平稳可靠;应用特技功能较多的高级多功能型特技切换系统等等。
因此,ESP制作方式技术质量高、特技手段丰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作方式。
ESP方式既可以先拍摄录制,后编辑配音,也可以多机同时拍摄,在导演切换台上即时切换播出。
ESP方式综合了ENG和EFP方式两者的优点,手段灵活,可用于各类节目的制作,已成为电视台大、中、小型各类自办节目的主要制作手段。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影响景别的因素:
1、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
在镜头焦距固定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变化造成画面景别的相应变化:拍摄距离越近,被摄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越大,景别越小;拍摄距离越远,被摄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越小,景别越大。
2、摄像师使用的摄像机镜头焦距长短。
像机与被摄主体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长,被摄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越大,画面景别越小;镜头焦距越短,被摄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越小,画面景别越大。
3、被摄体位置变化。
被摄主体在画面内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或者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环境与被摄主体在全景景别中具有几乎同样重要的地位。
中景:是指摄取人物膝盖以上或物体的大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可以完整的表现出人物上半身最为活跃和明显的手臂活动。
在中景画面中,环境处于次要位置。
近景: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具有主要功能和作用的物体局部的画面。
特写:特写是表现人物肩部以上或者被摄主体细节的画面。
在特写画面中,环境已经被完全排斥。
轴线及轴线规律
体育比赛的转播机位都是集中在赛场的同一侧的(另一侧最多有一两台游机)。
这就是为了保持轴线的统一而设计的。
否则,我们会在电视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某人带球向画右奔跑,拔腿就射。
下一个镜头是,足球向画左飞驰而去……观众一定会混淆,不知道为什么他要向反方向踢球。
无论是3机位现场制作,4机位现场制作,还是标准的5机位现场制作。
在机位安排布置上都一个共通的原则,就是防止拍摄越轴,这是体育比赛现场拍摄中的一个忌讳问题,如果拍摄机位布置越轴后,导播在切换两台互相越轴的机位画面时,就会产生误导观众进攻方向的错乱问题。
所有的机位均安排在了拍摄中心轴线一侧,这样就防止了足球比赛现场多机位制作中的越轴现象的产生,使观众很轻松的分辨出双方的进攻方向,及实时比分,双方阵容数据的方向性。
轴线: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间关系形成的一条虚拟关系直线,是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制作时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则线。
它包括:关系轴线、视线方向轴线、运动轴线。
轴线规律:为了保持同一段落中人物的视线、行动方向和人物之间方位关系的一致性,在拍摄一组互相衔接的镜头时,摄像机的拍摄方向应限制在轴线的同一侧,拍摄角度在水平方向上无论怎样变化(竖直方向的角度变化不在此例),都不允许超越到轴线的另一侧去;如果跳到另一侧去拍摄,就会产生方向性的混乱,叫做“跳轴”或“越轴”,这就是拍摄中应遵循的“轴线规律”
方向轴线越轴技巧:
表现主体变向:选择机位在主体要改变方向的地方拍摄;用运动主体的视点镜头。
中性镜头:在方向轴线上拍摄运动主体的正面或背面镜头,作为越轴过渡。
运动镜头:让摄像机在移动中越过方向轴线,从轴线另一侧展现主体。
特写镜头:用跟运动状态相关的特写镜头,如滚动的车轮、溅起的泥水、驾驶室的小挂件等。
方向为主(画面同时有关系和方向轴线时)
主体变化:以新主体的方向轴线为基准。
体育赛事转播中构图:
1.画面要化繁为简-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景别选取,用适当推拉等方式尽量避开与主体无
关事物。
2.画面主题要突出-体育赛事的转播中在镜头组织上要能清楚交代表达含义并于哥哥
机位镜头相联系。
3.镜头内外运动协调一致。
-构图时要注意运动物品的运动轨迹,要让镜头的推拉摇移、
速度与镜头外部的运动不掉协调一致。
4.了解所转播比赛。
-转播前对体育赛事进行针对性了解。
5.要对比赛有自己的了解。
-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取最恰当角度与最适合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