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轧钢操作规程

轧钢操作规程

总则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热轧圆钢和热轧带肋钢筋生产。

产品规格为φ14、φ16、φ18、φ20、φ22、φ25、φ28、φ32、φ36、φ40热轧圆钢和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圆钢以符号φ表示,热轧带肋钢筋以符号表示。

2、生产工艺流程图:原料准备 - 加热 - 轧制 - 倍尺剪切 - 冷却 - 定尺剪切 - 检查 - 打包 - 过磅 - 入库3、生产工艺流程简述:本车间轧机采用6—6—6串列式全连续工艺布置,轧机机组为平立交替布置,全线实现无扭轧制。

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原料150mm方连铸坯由15吨刚性耙式电磁吊成批地吊放在步进式台架下料端,由拨钢机单根顺序地拨到原料输送辊道上,经人工检查挑出短尺和废料,合格钢坯经过输送辊道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到1100℃~1250℃。

接到要钢信号时,启动摩擦式出钢机将其推出一段,然后由拉钢机将其全部拉出至机前辊道送入粗轧机组进行轧制,在粗轧机组进行6道轧制后,轧件经过1#飞剪切头后进入中轧机组,经过6道次轧制,经2#飞剪切头,通过水平侧活套形成器进入精轧机组,粗、中轧实现微张力轧制,中轧机组和精轧机组之间实现无张力轧制。

轧件在精轧机组进行轧制后,经过意大利倍尺飞剪剪切成倍尺后,由冷床前输送辊道送入步进式冷床冷却,然后由500吨冷剪剪切成定尺,经过人工检查后,由打包机打包、称重、人工挂牌后入库堆放。

4、棒材孔型系统:棒材粗轧机组采用扁箱—立箱—变态椭圆—圆—椭圆—圆孔型系统,中轧、精轧机组采用椭圆—圆孔型系统,热轧带肋钢筋成品孔及成品前孔采用平椭圆—螺纹孔型系统。

5、有关生产的台帐、卡片、检验报告等质量记录均由有关岗位操作人员、检查人员按格式逐项认真填写并签名。

所有记录、台帐、卡片、检验报告均应妥善保管。

6、各生产岗位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本岗位规程。

1.轧机区主要设备技术性能1.2中轧机技术性能:1.3精轧机技术参数2、轧钢工技术操作规程2.1轧钢生产前准备2.1.1与上班各岗位工对口接班,询问轧制情况、红坯尺寸与成品质量。

2.1.2查看换辊换槽大卡,检查各辊、各孔剩余轧制吨位,停车后,查看轧辊磨损情况,调整各架辊缝。

2.1.3检查各机架进出口导卫磨损情况及所有导槽,喇叭口等磨损情况,滚动导卫轮是否转动灵活,并做适当调整。

2.1.4清除导卫、导槽及活套内的氧化铁皮等异物。

2.1.5检查并确认导卫与导槽对中情况,紧固导卫与横梁。

2.1.6检查活套器导辊磨损及转动情况,检查并确认设备气缸动作正常。

2.1.7检查各剪剪刃磨损情况。

2.1.8检查各机架轧辊、导卫、活套器冷却水管是否有水,是否对正轧槽。

2.1.9全线对中轧制中心线,通知主控台操作工准备完毕并试运转作业。

2.1.10察看轧机运转、各剪动作、各活套器起套辊是否正常。

2.2. 轧制过程中的检查与调整2.2.1 密切注意坯料的出炉温度,料形以及轧件咬入状况。

2.2.2 轧钢调整工必须熟记各机架的辊缝值与孔型尺寸,轧制过程中,要勤于检查各机架料型。

能存在有的道次变形量大,有的变形量小的现象。

2.2.4不得带钢压下。

2.2.5通过烧木样检查轧件的断面,表面质量等。

2.2.6观察活套的起套、落套情况并将信息反馈至操作台。

2.2.7观察轧件的咬入、导出和导卫装置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8要注意轧件的轧制情况,保证红坯的尺寸,发现异常或质量问题,要及时做相应的调整。

3、整机架换辊操作规程3.1换辊准备:3.1.1新机架吊运到位,轧机更换位置的盖板吊至合适位置,相应工具摆放到位。

3.1.2确认最后一根轧件已轧制完毕,与主控操作台确认,可开始进行换辊。

3.1.3确认冷却水关闭,确认轧机机组已停车,轧辊停止转动。

3.1.4拆除与轧机连接的油管。

3.2短应力线轧机机架的更换:3.2.1水平轧机整机架的更换3.2.1.1打开锁紧缸。

3.2.1.2拔出连接轧机本体与托架装置的销轴。

3.2.1.3启动移动液压缸将水平轧机推出轧制线到操作侧的最外端位置。

3.2.1.4用天车将旧轧机吊走。

3.2.1.6轧机移动液压缸伸出。

3.2.1.7插入连接轧机本体与托架装置的销轴。

3.2.1.8操作轧机移动液压缸收回,带动轧机移动到预定位置。

3.2.1.9轧机锁紧装置将轧机锁紧。

3.2.2立轧机整机架的更换3.2.2.1打开锁紧缸。

3.2.2.2操作轧机移动液压缸伸出,使轧机本体与托架装置向下移动,直到轧机平移地放置于轧机移出小车上。

32.2.3拔出连接轧机本体与托架装置的销轴。

3.2.2.4操作接轴托架液压缸,使其收回,将轧机与接轴托架脱开。

3.2.2.5操作轧机移出小车,将轧机移出轧制线到操作侧的最外端位置。

3.2.2.6 吊走旧轧机。

3.2.2.7将新轧机吊至轧机移出小车上。

3.2.2.8操作轧机移动液压缸收回,带动轧机移出小车,将轧机移动到设定位置。

3.2.2.9操作轧机移动液压缸伸出,带动接轴托架向下移动到设定位置。

3.2.2.10插入连接轧机本体与托架装置的销轴。

3.2.2.11操作轧机移动液压缸收回,带动轧机和接轴托架向上移动到预定位置。

3.2.2.12轧机锁紧装置将轧机锁紧。

3.3闭口式二辊轧机的更换3.3.1卸下水管,吊开接手罩子。

3.3.2松开接手螺丝,对于φ300立轧机则要升起机架,将接手固定,再将机架落到滑道上。

3.3.3用吊车将轧机吊下,放到指定地点。

3.3.4装整机架程序相反。

4轧机换槽操作规程4.1接班查看换辊换槽大卡,轧槽到吨位必须换槽,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更换,必须向车间汇报。

4.2打开辊缝到一定位置,便于进出口管子的移动。

4.3松开压块螺栓。

4.4将导卫移动对准新孔。

4.5紧固压块螺栓。

4.6 检查并确定导卫横梁位置,紧固横梁螺栓。

4.7 移动机架对准轧制线。

4.8 对所换新孔要磨槽。

4.9 确认冷却水管接通。

4.10 按标准辊缝值设定辊缝。

5、轧机导卫更换5.1 通知主控操作台停机,并确认轧机完全停止运转。

5.2关闭冷却水开关。

5.3 拔去导卫上的冷却水管5.4松开导卫底部的螺栓。

5.5 松开导卫后部压板的紧固螺母,并卸下压板。

5.6 用天车将导卫吊走。

5.7 清理导卫座及四周的异物,保持清洁。

5.8 轧钢调整工对已备好滚动导卫要用试棒调整及检查开口度。

5.9 用天车将确认的待装的导卫吊放到导卫座上。

5.10 使导卫前端卡导卫座上的燕尾槽中。

5.11 放在压板,使螺栓紧固,调整导卫移动丝杠,对正孔型,并用螺栓锁死。

5.12 检查导卫前端与轧辊槽间的距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5.13 接上导卫冷却水管。

5.14 打开冷却水开关。

5.15 通知主控操作台,换导卫作业完成。

6、4#台操作6.1根据5#、6#台要钢信号、指令,启动拉料辊、辊道、夹钢机,并给3#台发出信号。

6.2当钢坯进入拉料辊时,将拉料辊压下,将钢坯平稳地送入粗1#轧机。

6.3发现低温、弯曲、黑头、毛头、缩孔等不合格钢坯时,用吊车吊离辊道。

7、5#台操作7.1检修、换辊完毕,需转车时,应先持有操纵牌,方可转车。

7.2 1#、2#飞剪换剪刃后,要用爬行速度恢复原位。

7.3具备要钢条件决定要钢前,先鸣笛通知台下调整工,同时试验1#、2#飞剪是否正常。

7.4轧钢时,根据轧件温度及压下的变化和各架间秒流量的情况调整转速,尽量消除堆、拉钢现象。

中轧机组转速变化要及时通知6#台操纵工。

7.5轧制过程中要经常注意各种仪表信号,发现异常情况时,通知4#台缓慢要钢,并及时通知调度协调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7.6粗轧发生憋钢事故时,必须紧急停车,压钢处理,中轧发生憋钢事故时,紧急停车同时启动1#飞剪进行碎断,精轧发生憋钢事故时,启动1#、2#飞剪进行碎断,同时撤除要钢信号。

7.7随时注意水平活套的工作状况,不正常时及时处理,必要时手动操作。

8、6#台操作8.1检修、换辊完毕,需转车时,应先持有操纵牌,方可转车。

8.2 精轧飞剪更换剪刃后,要用爬行速度恢复原位。

8.3接班开轧要钢程序:接到成品调整工要钢指令后,应立即试验精轧飞剪是否正常,然后变成绿灯要钢。

8.4根据轧件温度及机架间秒流量的情况,调整压下量及转速,保证立套稳定。

8.5熟知产品标准及产品尺寸公差。

8.6随时注意立活套工作情况,出现异常时及时处理,必要时手动操作,确保成品质量。

8.7如调整工动料或转速变化时应及时与冷床取样工联系,以便及时取样检查。

9、冷床取样工技术操作规程:9.1冷床取样小车主要性能:剪切力: 196kN剪切次数:33次/分小车速度: 0.864m/s行程:20m9.2按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成品尺寸。

按时取样,准确测量产品尺寸,识别表面缺陷及判断产生原因,及时准确地将产品尺寸、表面缺陷及部位通知6#台操纵工,必要时通知6#台操纵工停轧,并将小样送至有关岗位。

9.3正常轧钢时至少每30分钟取样一次,生产不顺或成品质量波动时,增加取样次数,直至调整合适为止。

9.4正确使用工具、量具,负责保存9.5根据要求,认真详实地检测、记录钢材尺寸数据。

9.6取样小车操作规程9.6.1按压取样车前进启动按钮,小车前进至取样地点,停车取样。

9.6.2取样完毕,按压取样车返回按钮,小车返回至取样小屋过桥处。

9.6.3取样车距轨道端2m处,应立即制动。

必要时可点动缓行,严防取样车掉道。

9.6.4接班时,详细检查取样车与取样小剪联接处,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调度室协调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9.7取样工认真填写《热轧带肋钢筋质量检查表》、《棒材圆钢质量检查表》,填写时要逐项顺序填写,做到能准确地反映当班生产质量情况,取样记录必须由取样工签名方可生效。

10、轧钢工艺备品工技术操作规程10.1导卫装配工技术操作规程:10.1.1清洁所有导卫零部件,确保转动部分及金属面没有脏物、杂质,检查所有零件没有损伤。

10.1.2按导卫布置参数表选好导辊、轴承、密封盖、保证两导卫辊辊径相同、外形相同。

10.1.3装配滚动导卫时,导辊要转动灵活,上、下不窜动,无卡阻现象。

10.1.4选择合适的导卫,检查其内槽光滑度,确认后将其固定。

10.1.5导卫组装完毕后,应将导卫型号、架次、品种规格标于导卫上或挂标牌。

10.1.6定期检查导槽及导管等的使用情况,磨损严重时应进行补焊或更新。

10.1.7各种导卫装置要有秩序地分类存放。

10.1.8正确使用并妥善保管各种工具。

10.1.9导卫工装配好的滚动导卫必须经技术员检查验收并填写《滚动导卫质量检查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0.2轧辊轴承装配工技术操作规程10.2.1轴承装配应严格按照图纸及有关技术条件进行。

10.2.2应熟知所用轴承的型号、结构、性能和使用的机列及架次。

10.2.3装配轴承前,应对轴承和相关备件严格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