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学科教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茶园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本细则分常规检查、课堂教学、教研教改和会务制度四个部分。

一、常规检查
(一)、教学计划
1、教师每学期应书写教学计划。

计划一般应具备:基本情况分析、具体要求、教材分析、具体措施、进度(活动)安排等.
2、临近复习时各科要制定复习计划。

(二)、备课
1、凡是已开设的科目,每节课均须有教案。

(包括作文指导与讲评,每次大作文应按单元要求进行,文题最好全年级统一)。

2、以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认真钻研教材,参照教学参考资料分析,把握教材编排意图,目的要求,知识深度,训练重点,并注重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认真备好每节课。

3、教案的设计应该力求体现自己的教学方法,反对机械地抄袭教案,电子备课要求有批注和教学反思。

4、备课前要有本期任教科目的教学计划,备课进度应比授课进度超前1-5课时。

5、教案应有教学课题,内容,目的要求,重点或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项基本内容。

(复习课可以写复习重点,概念,练习题)。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要使人看了能了解你的教学思路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6、教案涉及知识要正确,杜绝知识性错误,不写错别字,书写
要工整,字迹要清楚,格式要规范。

(三)、作业
A、作业布置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助于学
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

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作业要向学生突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有时要向学
生提示作业方法。

4、作业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考虑一般学生的同时,还要让
尖子生吃得饱,让潜能生跟得上。

B、作业批阅
1、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有作业。

2、作业要求全批全改,批阅认真及时,评定公正指出优缺点,激励上进,鞭策后进。

3、作业要有记载,阅后进行辅导,定期评讲作业。

4、作业批改次数:语文每课1次,作文每期7篇,数学每周5
次;英语每周5次;化学、物理每周3次;历史、地理、政治、生物每周1次。

(四)、辅导
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
既有集体辅导,又有个别辅导。

2、制定好辅导计划(培优辅潜计划)。

任课老师首先要对所教
班级学生摸底,确定优生和潜能生名单。

然后对潜能生逐人分析,掌握学生的知识缺漏情况及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再造好潜能生花名册,制定计划,提出辅导措施。

3、要做到热心,耐心,有信心,要避免疲劳战。

(五)、考试与考查
1、教师要抓好平时的单元测试及成绩记录,找出薄弱环节,明确存在的问题。

2、方法:单元测试由科任教师自行组织,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统一命题、监考、阅卷和召开年级质量分析会。

(六)、检查总结
1、每学年每位教师应写下1-2篇教学总结或论文,教研组长还应写好教研工作总结,放假前交教导处。

2、教务处检查各教研组计划,收看教学总结,组织教学经验交流。

3、教务处每月检查1次教案、作业,平时有重点的随时抽查部分老师的教案或作业批阅情况。

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并作为年终评价的依据。

以上资料教务处每月检查一次,未交者每次扣20元,其中备课每少一节扣5元,作业每少一次扣5元,听课每少一节扣5元。

二、课堂教学
1、按课表上课。

课表调节报告教务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调课、代课。

2、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允许中途出入,不许在课堂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所缺用品。

3、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庄,为人师表。

在课堂里不许穿拖鞋,背心,不坦胸露背。

4、教师必须执行课堂规则,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

不准在上课时接听或拨打移动电话。

5、精心组织教学。

讲授要坚持启发性,废止注入式,满堂灌。

讲授的宗旨在突出重点,解决疑点。

讲授的语言要用普通话,口语清晰,亲切,准确,条理清楚。

6、每一堂课基本上要达到:目的明确,讲授正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讲练结合,效果落实。

7、加强练习。

每堂课都要安排适当练习,当堂完成课内作业,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巡回辅导,注意信息反馈,加强个别辅导。

8、关心爱护学生,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9、教师须正点到班。

迟到或早退一次扣5元,空堂一节扣20元,如学习、公差需自行调整课程,并报教务处,除病假、婚假、丧假三天以内(见请假条)教务处才予以调课,如特殊情况(每期不超过两次)需要教务处调课者,每节个人需出代课金每节5元(代课者见教导处代课通知单),擅自停课、调课、代课每节扣20元.
三、教研教改
(一)、听课与评课
1、每学期校长、教务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教研组长、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相互听课不少于10节。

每少一节扣2元。

2、要做到听课前钻研教材,听时做记载,听后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评课,集体评课或交换意见。

3、教务处每学期开展1-2次评教活动,以便扬长避短,改进教学。

(二)、教研活动
1、教务处负责组织全校老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

2、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3、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教研活动时间不得做与活动无关的事,如看报、批改作业等。

4、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学习、讨论,积极发言,并做好活动详细记录。

5、教务处有计划地举行教研课、观摩课、实验课等公开教学活动。

教研组要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组织先行课,摸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6、教研组从教学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教研课程,制定活动计划,按计划报告实施,及时检查、总结。

教研组长能按要求制定计划、开展教研、进行月检、及时总结;其他成员能按教导处或教研组的计划开展教研活动。

四、会务制度
教师要按时参加学校的例会、集会,及时领会、落实会议精神,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按时参加例会,每缺一次扣10元。

202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