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岁8个月至满4岁儿童多元智能提高训练课程教案

3岁8个月至满4岁儿童多元智能提高训练课程教案

3岁8个月-满4岁儿童多元智能提高训练课程教案一般掌握部分 (2)重点掌握部分 (3)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一:演话剧 (3)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二:复述故事 (4)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一:添数字 (5)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二:敲鼓 (6)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一:兔子舞 (7)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二:走线 (8)精细动作提高训练一:串串珠 (9)精细动作提高训练二:美丽的网 (10)音乐能力提高训练一:唱乐谱 (11)音乐能力提高训练二:奇妙的水瓶 (12)美术能力提高训练一:我爱我家 (13)美术能力提高训练二:画动作 (14)交往能力提高训练一:学爸爸 (15)交往能力提高训练二:火车司机 (16)自理能力提高训练一:给你做衣服 (17)自理能力提高训练二:能干的小手 (18)认知能力提高训练一:感受冷热 (19)认知能力提高训练二:认识自己 (20)1、目的要求:2、教学内容:3、教学方式:一般掌握部分满四岁宝宝身体发育的规律:生理指标正常均值:男孩:体重:12.9~20.8公斤;身高:94.4~111.5厘米;女孩:体重:12.6~ 20.7公斤;身高:93.5~109.7厘米。

满四岁宝宝的标准发育:1、会投掷,能抛接球,能玩大型的器械。

2、能自己入厕,养成了大小便的好习惯。

3、能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能独立按时睡觉。

4、懂得不将异物放入自己的口、鼻、耳中。

5、愿意用线条、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6、愿意自己动手去探索,感知自然。

7、能正确区分上下、前后、里外。

8、有了初步的时间概念,如:早晨、晚上等。

9、能一页一页的翻书,自己看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10、能自己独立进行游戏。

重点掌握部分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一:演话剧一、【课程名称】:演话剧二、【课程目标】:培养宝宝能大胆的表现,能说简单的台词。

三、【课程准备】:儿童故事剧本、相对应的头饰。

四、【课程课时】:15分钟五、【课程内容】:准备好适合宝宝演出的儿童故事剧本,老师带领宝宝将内容熟悉后,选出宝宝所适合扮演的人物角色,然后把台词背熟后,再按剧本的段落进行排练。

在排练的过程中,允许宝宝按自己的想法改变台词,由教师担任导演,使每个角色互相配合,共同把故事的情节完全在话剧中表演出来。

六、【课程建议】:话剧本身对宝宝就很有吸引力,再加上漂亮的头饰、道具等,就更加能使宝宝投入进去。

能力较强的宝宝,能背诵较多的台词,可以担任主角,能力较弱的宝宝也要参与,可以担任台词相对较少的配角,大家要同台演出,互相配合,使宝宝们能在演出话剧的同时,语言方面得到锻炼,而在社交和协作方面也能得到相应的锻炼。

在道具的准备上,老师可以和宝宝们一起动手制作,发挥出宝宝的想象力,宝宝们会觉得更加有趣而愿意积极的参与进来。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二:复述故事一、【课程名称】:复述故事二、【课程目标】:能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愿意自己讲故事。

三、【课程准备】:故事、与故事相关的教具(如:手偶等)。

四、【课程课时】:15分钟五、【课程内容】:老师先讲一遍故事,使宝宝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接着,老师要提出几个有关故事的问题,宝宝通过回答问题增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老师再利用教具进行演示,讲故事。

然后请宝宝来自己讲故事,老师可以进行提示,鼓励宝宝大声的讲故事。

六、【课程建议】:刚开始老师讲故事很重要,一定要很有逻辑,便于宝宝记忆。

在宝宝讲时,老师可以在一旁操作教具,配合宝宝;或是在宝宝讲不下去的时候,进行提示。

要求宝宝要按顺序讲故事,不能乱讲,要有逻辑性,能基本将故事的内容复述出来。

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一:添数字一、【课程名称】:添数字二、【课程目标】:使幼儿加深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程准备】:一些小软球(5-20)个、1个硬纸盒子、纸、笔。

四、【课程课时】:10分钟五、【课程内容】:将废旧盒子放在地板上,在地板上划一条线,这条线离空盒子有适当的距离,可以先试验一下,找出适当的距离,老师说:“站在这条线后面,一次扔1个小软球,看你能扔多少个到盒子里去。

”当所有的小软球扔完后,数数盒子里的小软球,请宝宝在盒上添写上相应的数字,然后再让宝宝数数还有多少没能投中。

六、【课程建议】:老师可以先让宝宝试着扔几个小软球,找找手感和所用的力量,然后再开始玩游戏。

数数的时候可以把盒子里的小软球倒出来数,但要和没投进的小软球区分开来。

添数字时,让宝宝自己试着练习写数字,如果不会,老师可以带着宝宝写。

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二:敲鼓一、【课程名称】:敲鼓二、【课程目标】:训练幼儿听声音记数,初步培养幼儿的心算能力;发展幼儿的听觉系统、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三、【课程准备】:小鼓一个。

四、【课程课时】:10分钟五、【课程内容】:老师拍手引起幼儿注意,并问“我拍了几下”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老师说“好,请宝宝再仔细听,拍完我要问宝宝我拍几下?”。

当幼儿回答正确后,老师说“我现在来敲鼓了“敲一回,提问一回”。

然后可以让宝宝自己敲鼓,并说出自己敲了几下。

六、【课程建议】:玩这个游戏时,鼓声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宝宝的听力。

当宝宝熟悉游戏的玩法后尽量让宝宝自己来敲鼓,边敲边说出敲了几下,提高宝宝参与游戏的兴趣。

告诉宝宝只有安静的听,才能正确的说出数字,培养宝宝的倾听能力。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一:兔子舞一、【课程名称】:兔子舞二、【课程目标】: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初步培养团队意识。

三、【课程准备】:音乐四、【课程课时】:10分钟五、【课程内容】:老师扮演兔妈妈,宝宝扮演兔宝宝。

兔妈妈说:“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来举行个舞会吧!”带着宝宝们开始进行双脚连续跳练习。

兔妈妈说:“我们一起来跳个兔子舞吧!”于是带着宝宝们排成一路纵队,双手相互搭肩,听着音乐的节奏开始双脚向前行进跳,直至音乐结束。

六、【课程建议】:在进行双脚向前行进跳之前,一定要让宝宝先练习双脚连续跳,然后老师带领宝宝听音乐的节奏,进行双脚向前连续跳,但不搭肩。

等宝宝熟悉后,再请宝宝们搭上肩膀,一起跳兔子舞。

要求宝宝一定要听着音乐的节奏跳,注意自己前后的宝宝,要和大家配合好,否则我们的兔子舞就跳不好了。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二:走线一、【课程名称】:走线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脚跟对着脚尖后退走,培养平衡行走能力。

三、【课程准备】:无需玩教具四、【课程课时】:10分钟五、【课程内容】:在地上画一条线,老师和宝宝一起站在绳子的一段,用前脚跟抵着后脚尖,向另一端走去;走到终点以后,再用后脚跟抵着前脚尖,向后退着走回来。

当走到绳子中间时,还可以学着杂技演员的样子,用单脚站在绳子上练习金鸡独立。

六、【课程建议】:老师可以先把行走的方法教给宝宝,让宝宝自己练习一下。

然后再带着宝宝到画好的线上,开始游戏。

刚开始宝宝的平衡掌握的不好,老师可以教给宝宝用双手侧平举的方法来掌握平衡,慢慢地练习,最终达到能平衡行走的目的。

精细动作提高训练一:串串珠一、【课程名称】:串串珠二、【课程目标】:培养宝宝小肌肉操作能力,发挥创造力。

三、【课程准备】:不同形状、颜色的珠子,绳子。

四、【课程课时】:10分钟五、【课程内容】:穿珠活动前让宝宝自由坐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

老师说:“我们来玩串珠吧!”然后将绳子和不同形状、颜色的珠子分发给宝宝。

在宝宝串珠时老师要进行观察,并适当的来维持秩序,注意宝宝的安全。

当宝宝的作品完成时,老师要进行作品评价,以次来鼓励宝宝,对于有规律串珠的宝宝,老师要特别的进行总结。

六、【课程建议】:老师在宝宝串珠活动过程中,要避免评价和鼓励,以免打扰到其他宝宝活动。

老师要注意宝宝串珠的数量和规律性。

数量是指宝宝开始穿珠到停止时一共所穿珠子的数量。

规律性是指宝宝穿珠时是否出现按照颜色、形状、大小、数等规律进行排列。

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老师才能在带着宝宝一同欣赏作品的同时,进行较好的总结评价。

精细动作提高训练二:美丽的网一、【课程名称】:美丽的网二、【课程目标】:培养宝宝构形的想象力。

三、【课程准备】:打好眼的硬纸板、彩色鞋带。

四、【课程课时】:10分钟五、【课程内容】:老师在一张硬纸板上用打孔器打出许多小眼,引导宝宝把彩色的鞋带,在小眼中穿梭,编织有趣的图案,结出美丽的网。

用彩色的鞋带穿网。

还可以引导宝宝编出其它的图案,激发宝宝的想象力。

六、【课程建议】:在宝宝游戏时,老师要随时引导宝宝创造出更加有趣的图案。

当活动结束时,要把宝宝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请宝宝来说一说自己编出的是什么图案,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音乐能力提高训练一:唱乐谱一、【课程名称】:唱乐谱二、【课程目标】:训练宝宝的读谱能力。

三、【课程准备】:简单乐谱。

四、【课程课时】:10分钟五、【课程内容】:宝宝已经懂得五线谱上每条线和每个空间的音调,也认识了音符。

老师将五线谱做小河,7个音符分别做成不同颜色的立体音符,比喻为小鱼。

游戏中,宝宝扮演小鱼在五线谱上找家,老师扮演“高音谱号”给小鱼分配家,并且请已经找到家的小鱼将音符唱出来。

所有小鱼都找到家以后,请宝宝试着将由小鱼的家形成的乐谱唱出来。

如果不能唱出来,老师可以带着宝宝一起唱几遍,然后再请宝宝自己唱。

六、【课程建议】:在宝宝熟悉游戏,明白各个音符在线和间上的位置后,可以请宝宝扮演“高音谱号”来给小鱼分配家,增加宝宝对参与游戏的兴趣。

在唱乐谱时,要求宝宝看到音符的位置,就能唱出它的音调和节拍。

对不能唱出来的宝宝,老师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加强对此方面的练习。

音乐能力提高训练二:奇妙的水瓶一、【课程名称】:奇妙的水瓶二、【课程目标】:培养宝宝主动学习与探索音乐的意愿。

三、【课程准备】:准备7个一模一样的装着同量水的玻璃瓶、敲击工具(如钟锤)、一个小水壶、纸、彩笔。

四、【课程课时】:15分钟五、【课程内容】:老师将7个一模一样的装着同量水的玻璃瓶让宝宝敲击瓶子,如果瓶子里所装的水一模一样.它们的声音是很相似的。

然后,建议宝宝自己往瓶子中加水.让他们进行比较.加水后瓶子的敲击声和其他瓶子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鼓励宝宝按从低音到高音的顺序排列瓶子,然后在瓶子上敲击,创作简单、熟悉的曲子。

六、【课程建议】:在敲打的过程中,宝宝就会发现他们敲一个瓶子可以发出一种声音,敲另一个又可以发出另一种声音,这个简单的敲瓶子游戏如果得到老师的赞扬,宝宝就会在老师的鼓励下,继续去探索不同的声音。

当宝宝听到自己创作的音乐时,他们就会非常的兴奋,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加入到他们中,就是对宝宝所创作的音乐给予了巨大鼓舞。

以后,当宝宝学会唱一首歌时,他们就会为自己所熟悉的歌创编旋律了。

美术能力提高训练一:我爱我家一、【课程名称】:我爱我家二、【课程目标】:让孩子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三、【课程准备】:全家福照片、纸、画笔。

四、【课程课时】:15分钟五、【课程内容】老师提问宝宝:“你家里都有谁?有几口人?我们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对爸爸妈妈已经很熟悉,那么,爸爸妈妈长得什么样子呢?”请宝宝大胆的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