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无为县松院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
费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预算法》、
《会计法》以及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中小学
校会计制度》、《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暂
行办法 》、《芜湖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实施
细则》和国家有关义务教育经费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指根据上级
有关规定经我县批准设立备案、实施义务教育的全日制小
学、初中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和一贯制学校的义务教育
阶段小学和初中部分(以下简称“中小学校”)。
第三条 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在
教学活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
第四条 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基本原则:统筹兼
顾,保证重点;专款专用,厉行节约;规范管理,提高效益。
第五条 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实行“以县为主”、“谁
主管、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体制。中心学校对学区内的
各中小学在公用经费使用管理中负有主体责任。公用经费管
理实行校长负责制,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六条 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主要是根据国家农村义务
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按照生均公用经费和在校学生
人数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足额安排的各项资金。
第七条 中小学校预算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
策,根据事业发展及财力,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
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正确处理好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不
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八条 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遵循“综合预算、定额保障、
分校核算、绩效考评”的原则,纳入学校部门综合预算统筹
安排,教学点纳入其所属学校统一编制。
第九条 中心校要根据本学区不同规模学校的实际,科
学合理分配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证较小规模学校、教学点
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需求。各学区可在年度公用经费总
额的10%以内进行统筹使用,主要用于薄弱学校改造和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各中心校要制定具体的经费统筹分配使用方
案,方案需经学区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后方可实施。
第十条 中小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
资料等,按照《政府采购法》要求,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
应实行政府采购。
第三章 支出管理
第十一条 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
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资料印刷、
取暖、交通差旅、邮电通迅、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购置,房
屋建筑和构建物、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第十二条 中小学校要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严格执行
预算。各项资金必须按序时进度、支出标准和预算用途规范
使用,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得任意突破预算指标或改变资金
用途。
1、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
排,用于教师按照中小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培
训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住宿费等开支。对未
经批准或借培训之名进行旅游等开支的任何费用,一律不得
报销。
2、规范公务出差行为,严格按照县政府有关规定的差
旅费标准执行,严禁公款旅游。
3、严格会议费预算管理,控制会议费预算规模,执行
中不得突破。
4、建立公务招待用餐相关制度,严格按照招待费标准
及开支范围执行,从严从紧控制招待费支出。
第十三条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制定公用经费内部
管理制度,细化支出范围和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
规范经费审批、实物管理等程序,实行物品采购并登记台帐,
建立健全物品验收、保管、领用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明确
管理责任。学校所有支出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在校长统一
领导下的分管负责人、总务、教务、财务人员组成的财务管
理体系,明确各自权限和职责,建立相互牵制机制。各项费
用据实列支,严禁虚列虚支、虚报冒领和挤占挪用,严格执
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四条 中小学校会计科目按照《中小学校会计制
度》和《中小学校事业支出明细表》规范设置,支出按现行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核算,准确反映学校经济活动。
第十五条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上级政策调整变化和
人力不可抗拒等因素,确需调整预算的,由中小学校按规定
程序报县教育局和财政局审核,经批准同意后方可执行。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中小学校要建立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成立由
学校负责人、教务和总务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的
民主理财小组,对学校财务进行全面审核,同时对公用经费
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每季度在固定公示栏公示公用经费
使用及财务收支情况,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中心校对所属
学校财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学校财务管理按规范
程序实施,强化民主理财工作。
第十七条 中心校要加强在校生学籍管理,按时填报在
校生学生学籍,保证在校生与学籍一致。同时各校要严格审
核把关,杜绝出现“双重学籍”、“在籍不在校”、“在校
不在籍”等情况,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
第十八条 县教育局会同县财政局,按照义务教育管理
“以县为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财务会计管理机
制,加强对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的审核管理,确保经费支
出安全、规范和有效。
第十九条 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乡
镇中心校对所属学校财务管理负有主体管理责任,财政局、
教育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和绩效评价,同时按照《无为
县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内部审计。
对骗取、截留、挪用、挤占上级资金,或因管理不善给国家
财产造成损失和浪费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国务院令第427号)和《无为县教育局义务教育经费管理
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无教监〔2011〕6号)规定,追究相关
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规定与本细则

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由县财政局、教育局负责解释。
2010
一、 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
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的计划
1、 做好读书登记簿
(1) 每个学生结合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
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2) 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 举办读书展览:
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 出读书小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