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部长委员的一封信

给部长委员的一封信

给部长委员的一封信各位亲爱的学生会部长、委员:很多话打算在总结大会上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借这封邮件发给大家。

希望大家能利用空余时间看一下,希望对大家现在或以后都能有所帮助。

可以肯定的说,我是一个优秀的委员,一个及格的部长,主席做得怎样,就让大家来评论了。

但是,做委员和部长的一些经验,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文采不好,希望大家见谅。

大一干事先从我进学生会开始。

大一我刚进来,没有同乡,没有认识的人一齐考来这里。

在我来的第二天,我厚着脸皮去跟师兄师姐去接新生。

无意中做的这件事,也许就奠定了我大学前三年的课余生活。

我让我的老大,传说中的凶残师姐发现我对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就叫我去学习部面试。

当天面试学习部的也有十几个,我的表现很糟糕,但是我依然是第一个入学习部的。

也许有人说我这是靠关系。

大二我回想起,我更觉得是我先让人了解,认识我。

这是利用关系。

靠关系和利用关系只是一线之差,我希望大家能够尽量的利用你们自己的关系网,但不要靠关系做事。

第一个学期,我跟着部长学习,熟悉部门的工作吗,下学期,我渐渐对部门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个是建立在我对部门工作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上的。

有些委员对三会什么都不清不楚就提出很多感觉是很荒谬的想法,很多时候是直接被人忽略的。

我的建议是,在以后工作时,不要急于表现自己,首先应虚心的想前辈请教学习,之后再展现自己的才华。

第二就是不怕吃亏,也不是什么亏都啃下,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吃亏。

大家好好地理解吧。

附加一点是,我大一是班里的临时班长,那时候做得很糟糕,同学对我的工作都很不满意,很多人都很讨厌我。

但后来在学习部的工作中,慢慢学习和改变自己的做事手法,同时尝试了解他们。

可以嚣张的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只有我符合资格,类似于五四评优的,班里投票,我都能选上。

希望我大一经历能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大二部长学生会换届选举前,我部长问我想不想留下做部长是,我肯定的回答了,做!!换届选举时,我上去演讲,我还记得我的演讲稿里,我说:“在我一年学习部工作中,通过各项小型比赛,物理实验设计大赛,辩论赛,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成长了很多,我希望能通过学习部,是更多的人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因为学习部而获得成长。

我要把学习部给撑起来。

”部门招新大二招委员前,我通过同学宣传,自己宣传,让大一的新生起码知道,有一个叫学习部的部门。

招新前,我先把已经交上来的表格(新生填写部门的表格)先看一遍,了解一下有哪些人。

因为我觉得那是他们对我们部门的一种热情与尊重,同时我也应尊重他们。

部门招新那天,第一志愿填学习部的就有22个就算不是数理系历史最多,也是三年来最多新生面试的一个部门。

后来经过多个部门的哄抢(由于各部门几乎招不够人),剩下的就是我们学习部的成员,我认定了他们是我的委员。

后来有一个老师把一名委员A安排到我们学习部名下,要我把其中一名委员踢走。

我坚决反对。

因为我已经向他们说了,他们是学习部的委员,我们就是一个整体,走就一起走,留就一起留。

最终,委员A在伯乐的欣赏下,进了另外一个部门,工作很积极,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是,我并没有后悔收少了一个积极地委员,因为从我们两个部长决定了那几个委员之后,我们学习部八个人就是一个整体,这种关系短的是大半年,长的则是一生。

这就是我们的羁绊。

在这里,我要先跟王平说声对不起,因为当时面试,王平第一志愿写的是学习部,第二志愿没有,还超跩地填“不服从安排”。

他一心是向着学习部来,但是,我当时没有说一句就直接叫他去宣传部面试,因为宣传部说王平在那里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

在招新的过程当中,来我们部门面试的人多,所以很注重其它部门的均衡和调配,让各部门都能收到自己理想的委员。

特别是下一年,新生人数少的时候,前期宣传与部门调配时很重要。

由于我们宣传部部长赖望是同班同学,在一次比赛时,由于我们要写证书,我托赖望叫了一个写字漂亮的委员给我们用。

这就是学习部和宣传部部门合作的开端。

之后的活动当中,我们互相借用委员,搞完活动,我们两个部门也会去吃吃宵夜,唱K等等。

部门之间的委员相熟,部门关系融洽,无形中增加了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当然,我们也会给予其他部门全力的帮助,我们有时候是体育部的委员,有时候又要去帮宣传部派传单,拉横幅等等。

有时候,我的委员就说我什么都没教他们,到他们做部长是就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很多部长一开始都不会自己部门的工作,我也是一样。

我开始做部长时,不会写计划书等等。

现在的部长常用的,很简单的方法,问以前的部长。

但是我当时是先上网,去三会邮箱查询以前的资料。

第一,自己动手才是最快的学习方式,第二,三会邮箱是我在大一时一次例会时听见的,就一次,但我记住了,可是这一届,我反反复复说了很多遍,都没几个记住。

科技节时,上交给校方的资料我没做过,第一次做,基本不会。

我先是上系统邮箱看别人上交的资料,看了几份,参考做法,联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写。

在这里警告一句,千万不要贪方便,把别人的修改一下就上交!!不会、不知道不是错,问题是,在发现问题之后,你要怎么去做。

大三BOSS我不喜欢主席这个称呼,感觉有隔膜,有阶级。

还是喜欢师兄,boss,老大这些亲切的称呼。

我一向不觉得我是一个有领导才能的人,以前也没想过做学生会老大,最麻烦的也是一个形象问题,要知道,我最喜欢的就是短裤拖鞋,叫我如何摆脱呢。

但我决定竞选的时候,有人说,现在你就是刘邦(他指的不是说我像汉高祖刘邦一样厉害,他的意思是,我像刘邦一样没什么才能,但我手下却有很多人才)。

但事实上,我刚接手,真的什么都不懂。

先是粗略完成了两份科技节的申办书(时间紧迫),后来慢慢地适应。

我暑假提前了一周回校,先把几个邮箱与我有关的资料先看一遍(三会邮箱的资料我全看过。

),第二步把前几届主席留下的资料(十厘米厚)都看一遍和整理一下。

之后在系楼翻了一下,看见也有很多资料和以前一些部门获得的奖状。

这就是我的准备工作。

顺带说一句,其实最讨厌开会的是我,因为每次例会我都要准备要讲的话和事情。

第一个学期,在科技节,感觉真的是一个人在奋斗,很多事情交代下去,没有人会理会。

部门也没有自己开会安排工作,全是听我的,听完就算了,不清楚,不知道的,笑一下就过去了。

也不瞒大家,物理实验设计大赛那晚,我哭了,因为太多事情出乎我意料之外,一个人撑得太辛苦了。

我能撑起一个部门,但撑不起一个学生会。

正如今年健美操大赛,外语学院的一个主席也跟我说,她也哭了。

因为我们的努力,换来的是源源不断的过失。

科技节两个项目同时进行,决赛接连而来,同时还进行着校运会等活动,我当时只能感叹,我只是一个人。

而这个学期的学生会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渐渐地从前线退到后台,部长也渐渐熟悉自身工作,委员也有明确的定位,部门的独立工作能力提升了很多。

很多时候,我都只是需要了解一下各部门工作,有需要时适当地调节一下就可以。

我不得不感叹,我们的学生会真正的成长了。

这学年,在各方便都得到了进步。

我们科技节承办的两个项目都获得最佳宣传奖,院系篮球赛道德风尚奖,辩论赛亚军(历史最好),团结杯第五名(历史最好),…….也许还有艺术节的优秀组织奖。

因为感觉这一届艺术节比我们办得好的也许只有校园歌手大赛。

(说明一下的是,最佳宣传奖不是安慰奖。

科技节有十三个项目,奖项六个,我们就拿了两个。

对于模拟课堂来讲,仅仅第四届举办,是第二年成为科技节的项目,就获得好成绩。

)而我在做负责人这方面,没按照学校评选优秀主席的方案去做。

因为我对自己的要求只有两个,第一:我们学生会的活动,无论多累,有空一定会去看。

第二,使各部门在这一年里工作愉快。

下面在讲讲我们所经历的一些大的项目08年,第十届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大赛&模拟课堂大赛第十届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大赛是在五邑大学举行,数理系承办。

当年,我们学习部就是依靠这一个项目吸引了不是无知新生到我们部门面试。

呵呵。

开个玩笑。

可以说,这两天,是我们学习部和宣传部永远忘不了的两天。

比赛前一天,我们在综合实验楼接待各高校的参赛选手。

选手来的时间不同,所以我们给部门安排了不同的时间段。

事实上那安排没多大用的,因为他们都是集中再一段时间到,而迟来的工作人员根本就来不及向他们说工作流程。

当天真正接待的人,是那些没有理时间段,而一直在那里的人。

但基本上都是晚上七点钟接待完成,有两个到十点回宿舍。

第二天,早上七点四十五分,学习部,宣传部,文娱部,还有几个其他部门的积极地委员,准时到综合实验楼,接受工作安排,使大赛顺利进行。

比赛一直到中午一点半,中间还有颁奖前的准备工作。

下午三点半十友楼颁奖,同时,模拟课堂大赛决赛场地布置,5点半工作人员到场,比赛一直到晚上10点30。

连续14个小时,学习部,宣传部的工作几乎就是中午吃个饭,下午吃饭,洗澡的时间休息。

但是,没有一个说苦,说累。

我认为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因为我们都是在一齐工作,而且为部门荣誉感到骄傲。

08年艺术节,健美操大赛。

数理系第一次承办大型的艺术节活动。

学习部本来在艺术节很少担任组织工作的。

但我却莫名其妙的成为了我们健美操大赛后勤组的负责人。

从中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努力最终是会得到别人的认同的。

清楚的记得一次,我们要完成一次设点宣传,两个院系全部都有课,我和赖望最终旷课完成任务。

(当然我不赞同你们这样做)在初赛时候,我们担任的是计分的工作(可以看比赛)。

之后,在动员大会上,安排工作时,我们的工作有计分变成了其他的,因为合作院系的负责人说,我工作很务实,对我有印象,安排更重要的工作给我们部门。

也许大家会说我自恋,夸大自己,但,事情的确是这样。

08级的很多部长也许也还记得这段小插曲。

就是因为工作安排变动,我们看不了比赛,我有个委员BL就发难了,说不做。

但是,我们做的就是是接受安排,然后做好。

正式比赛当晚,BL又耍脾气。

当时我也很火大,工作很暴躁,很多人都看见了,也向很多人发脾气,当时,赖望过来跟我讲了一句:我们是工作人员,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对参赛者和观众发脾气。

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我一生受用。

因为我们做的不单单是学生工作,以后我们在社会的岗位上,有一个词,叫“专业”。

事后我也经常想,为什么我会因为有一个委员发脾气而暴躁。

最后我知道,因为我们是一个部门,也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我们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会互相地影响着。

这就是我们学习部。

09年艺术节,舞蹈大赛因为我前期的时间都在其他项目上,特别是辩论赛,也许是由于学习部羁绊,也是最后一次以数理系名义出战的比赛,我的时间基本上都是花在这里。

所以对舞蹈大赛的工作跟进和了解都比较少。

因此对各部长、委员造成的影响与不快,我在此向大家道歉。

舞蹈大赛从初赛到决赛,无疑我们是很成功的。

初赛是唯一一个全场爆满的节目,决赛当晚虽然下雨,但起码全场满人,晚会进展顺利,不少其他院系的学生负责人都发信息给我说恭喜我们的舞蹈大赛举办得如此成功(除了男主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