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法制教学计划及教案
2019年法制教学计划及教案
播放歌曲《亲爱的爸爸妈妈》:
师:听了这首歌,你一定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父母为我们终日操劳,默默奉献,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面对父母深厚的恩情,我们做儿女的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
阅读感悟:
学生阅读关于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的感人事迹。
然后围绕“田世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推派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法制教学工作行动计划表
教者
性别
民族
学历
职称
学生人数
王景智
男
汉
大专
小学高级教师
50人(其中:女人)
现状分析
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全新的环境,相对陌生,也充满了对新环境和新事物的好奇和新鲜感,也有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迷茫和恐惧心理。
教学目标
1.学习《守则》、《规范》的内容,使同学们对“守则规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守则规范。
2.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3.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4.懂得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孝心。
5.进一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国徽,它们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四课国歌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教学目标:
1.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2.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
2.通过活动讨论,情感体验知道孝敬父母。
3.培养自己对父母和长辈的孝心,并努力将孝心转化到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父母爱儿女,是无条件的爱,完全是一种自然的爱。如果你问自己的父母:“你们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的父母一定会这样回答你:“不为别的,只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这种完全出于一片爱心的亲情,无条件地施予,是多么崇高而伟大!
第二课五星红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2.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3.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尊重和爱护国旗,因为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18
6.24---6.28
期末检测
19
7.1---7.5
20
7.8---7.19
第一课遵守小学生守则
教学目标:
1.学习《守则》、《规范》的内容,使同学们对“守则规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守则规范。
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增强自觉性。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讲文明守规范的好学生。
教材版本
2019年2月25日
1
16
1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1
2.25---3.1
2
3.4---3.8
遵守小学生守则
3
3.11---3.15
4
3.18---3.22
五星红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
5
3.25---3.29
6
4.1---4.5
国徽是伟大祖国的标志
7
4.8---4.12
8
4.15---4.19
国歌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1.规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1条内容是什么?
3.《小学生守则》的第六条内容是什么?
4.请说出五种文明用语。
5.交通方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二、诗歌朗诵《种下一个好习惯》。
世界汽车大王卡耐基曾说:“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幸福,那么,快快种下一个好习惯吧!
师:孝敬父母是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开始,孝德就被人们当做“仁之本”。“百善,孝为先”成为人们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最根本的道德信条。今天,我们要求大家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首先就要关心自己的父母。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孝敬的人,怎能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献出爱心呢?
6.体验规则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了解规则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规则。
教学活动或措施
1.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增强自觉性。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讲文明守规范的好学生。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由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孝敬父母的事,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稍作评点。
教师归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每一个人也都有能力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要尊敬、关爱、赡养父母。中学生尽管没有赡养父母的能力,但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子女对父母的孝心,不只是在父母生病或年老时才能表现出来,而就表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中。
1.我做完作业就帮家长做事――这是爱劳动的好习惯。
2.我一有空闲就看课外书――这是爱读书的好习惯。
3.我每天早晨都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这是爱运动的好习惯。
4.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我都攒起来――这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5.课堂上我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是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小结
习惯和我们朝夕相处,顺手捡起的是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良好的习惯帮我们打开成功的大门,中华民族是礼仪之帮,传统美德应该发扬,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学规范,用规范,争做文明好少年。老师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习中,你们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诺言,有信心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国歌》《红旗飘飘》,
教学过程:
一、介绍国歌的由来。
1.屏幕出示《义勇军进行曲》图片,教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它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
2.提出问题: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
探究行动:
师:把爱心、孝心转化为行动,无需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做一些让父母高兴而又力所能及的平常事。
在孝敬父母方面,我班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一些做法。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出更多孝敬父母的好做法。
第六课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求助常识教育
④如果来人坚持不走,并以种种借口非要进门再说,请千万不要开门。必要的时候,可以打电话给邻居或派出所。
⑤特别提醒孩子注意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能先开门再问来人是谁。
2.有陌生人打来电话问父母的情况教育孩子注意几点:
①首先问来电话的人是谁,有什么事。如果你并不认识来话人,请不要告诉他任何事情。
课堂交流:
师: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将这些故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并挑选学生搜集到的最感人的故事,推荐在全班交流。
师: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子女不孝敬父母的事。请同学们列举其中的一些事情,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
4.同学们,升国旗唱国歌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忠诚,让我们重温这庄严的时刻吧!
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第五课孝敬父母是美德
教学目标:
1.懂得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孝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准备《守则》、《规范》为内容的题目。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教师: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做什么事都得讲个规则,我们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对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我们班将开展“学新守则新规范 做文明小学生”的活动。
4.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
5.让我们齐唱《红旗飘飘》
第三课国徽是伟大祖国的标志教学目标:国徽也是祖国象征和标志。教学重点难点:
尊重和爱护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国徽的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国徽
1.课件出示国徽。教师介绍国徽的构成,学生说出象征的意义。
板书:国徽
2.让我们看一看法博士是怎样说的?(课件出示法律法规)
3.课件出示交流苑,讨论:有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并且以小广告的形式四处散发宣传。这家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4.小结:同学们,天安门城楼上有国徽、人民大会堂有国徽、人民币上有国徽。国徽和国旗一样代表着国家,爱国徽同样是爱祖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