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总值
3、名义GDP
4、实际GDP
5、边际消费倾向
6、财政政策
7、自动稳定器
8、货币政策
二、填空
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 的市场价值总
和。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是 。
2、核算GDP有三种基本方法: 、 、 。
3、广义国民收入的5个总量: 、 、 、 、 。
4、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 。
5、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 。
6、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 。
7、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 、充分就业、 和国际收支平衡。
8、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需求管理政策包括 和 。
9、货币政策常使用的三种工具包括 、 、 。
10、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 、 、 、 。
11、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__________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小于总供
给时,政府采用__________财政政策。
12、内在稳定器又称 ,是指经济体系本身所具有的能自动抑制 的
机制。
三、单项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A、有形产品 B、无形产品 C、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 D、不
能确定
2
2、 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那一项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A 、一年本国境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B 、一年本国境内一个经济中交
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本国境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
务 D、一年本国境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3、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 、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C、国
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
4、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 、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当年生产的汽车 C、某人去
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 D、某汽车生产商当年计划的而明年生产
的汽车
5、“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全对
6、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
吨钢材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7、个人收入是
A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获得的工资总和 B、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
门获得收入的总和 C、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能获得花费的收入总和 D、等
于国民收入减去家庭未收到的部分、加上来自非生产的收入
8、下列情况中属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的是
A、政府对其雇员支付的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D、政府为其发行债券支付的利息
9、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
总和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
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和折旧
10、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 B、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3
国际收支平衡 C、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 D、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
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
11、中央银行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政策 D、道义劝告
12、财政政策( )
A 、涉及政府支出和税收 B、 包括创造工作计划 C、包括最低工资安排,
所有的工人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的工资 D、包括失业保险计划
四、 多项选择题
1、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任务是
A、消除通货膨胀 B、维持充分就业 C、保持外汇收支平衡 D、维持经济
增长 E 以上都不是
2、广义的国民收入包括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净值 C、国民收入 D、个人收入 E、个
人可支配收入
3、“四个部门经济”是指
A 、居民户 B、企业 C、集团公司 D、政府 E、对外贸易
4、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方法是
A、生产法 B、支出法 C、购买收入法 D、收入法 E、以上都对
5、假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买进政府债券,则会出现
A、利息率下降 B、投资减少 C、收入增加 D、投资增加 E、收入减少
6、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采取 对经济进行调节
A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C、中性财政政策 D、紧缩
性的货币政策 E、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7、经济繁荣时期的财政政策措施包括
A、减税政策 B、增税政策 C、增加财政支出政策 D、减少财政支出政
策 E、提高法定准备率
8、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债券 B、降低再贴现率 C、放宽贴现条件 D、
提高法定准备率 E、减少税收
4
五、判断正误题
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狭义的国民收入。( )
2、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
3、国民产出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个人生活水平已经提高。( )
4、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如汽车一定是最终
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
5、把各种要素的收入相加得出的结果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
6、如果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加总投资,加政府购买,那么,出口就等于
进口。( )
7、折旧费用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
8、国内生产净值衡量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扣除了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后的最
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9、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
10、当经济处于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等于边际储蓄倾向。( )
11、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会使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这是节约的
悖论。( )
12、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13、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 )
14、改变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用以稳定国民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 )
15、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
比( )
16、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
17、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
六、 计算题
1、根据以下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
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1)净投资125 2)净出口15 3)储蓄15 4)资本折旧50 5)政府转移
支付给个人120 6)企业间接税75 7)政府购买200 8)社会保险金130
9)个人消费支出500 10)公司未分配利润100 11)公司所得税50 12)
5
个人所得税80
2、假设某银行吸收存款200万元,按规定要留准备金20万元,试求:
(1)准备率为多少?(2)能创造多少货币?(3)若银行吸收存款增至500
万元(准备金仍为20万元),能创造多少货币?(4)若银行吸收的存款200
万元不变,但准备金增至25万元,这时能创造多少货币?
七、 简答(作图)题
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基本总量是什么?这些基本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2、现有的以GDP为核心的核算方法有何缺陷?应如何予以弥补?
3、财政政策的工具有那几种?这些财政政策工具是如何运用的?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那三种?这三种工具是如何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