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数学 -5.7.2植树问题(两端都不栽)【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 -5.7.2植树问题(两端都不栽)【教案】
5.7.2植树问题(两端都不栽)
课 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7页例2、“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二十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用线段图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一共要栽38棵。
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
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
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
最佳解决方案
个
作业设计
基础:
1.马拉松比赛全程约42千米。平均每3千米设置一处饮水服务点(起点不设,终点设),全程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服务点?
综合:
2.一根木头长16米,要把它平均分成4段。每锯下一段需要7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出示: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2.找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分析:“两端不栽”是指线段两边的端点都不用栽树。
3.探究“两端都不栽”的规律。
师:我们先画一个简单的线段图看看。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两端都不栽,栽的棵树比间隔数少1。
提问:在两端都栽树的情况下,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总长与间隔数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来吗?
学生回顾,独立思考,汇报,师评价。
2.导入:如果是两端都不栽树呢?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汇报,集体交流。
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况。
引入新课,并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107页例2主题图。
4.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
1.两端不栽时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所学正确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复习导入】
1.出示:在一条21m长的小路一旁栽树,每隔3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尝试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
(2)列式:
60÷3=20……间隔数
两端不栽树:20-1=19(棵)
两旁都栽,所以要乘2,一共是:19×2=38(棵)
答:一共要栽38棵。
(3)学生独立完成解答过程。
4.质疑:少的“1”在哪呢?请你到图中指一指。
比较例1与例2两种情况,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然后相互交流。
拓展:
3.笔直的跑道一旁插着51面小旗,它们的间隔是2米。现在要改为只插26面小旗(两端的棋子不动),间隔应改为多少米?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参考答案
基础:
1.42÷3-1=13(处)
综合:
2.(4-1)×7=21(分)
拓展:
3.(51-1)×2=100(米)。
100÷(24+1)=4(米)
6.完善类型,巩固方法: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
问:如果你忘记或者混淆了这些情况,可以怎样做?(画图验证,推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5-1=4(次)
4×8=32(分)
答:锯完一共要花32分钟。
(二)提高练习:
2.学校门前有一条笔直的小路,在小路的一旁从一头到另一头每隔3 m栽一棵树,两端都不栽,一共栽了18棵,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3×(18+1)=57(m)
答:这条小路长57 m。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我们学习了三种情况的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
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
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两端都不栽)
“两端不栽”的规律:棵树=间隔数-1。
列式:60÷3=20……间隔数
两端不栽树:20-1=19(棵)
两旁都栽,一共是:19×2=38(棵)
引导明确:例1两端要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大1;例2两端不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少1,而且路的两旁都要栽。
师:如果你忘记结论,可以怎样做呢?
5.即时巩固: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每隔5m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35÷5 = 7(棵)
答:一共要栽7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