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工作生产当中,各地河道管理工作越来越被重视。
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和解决,本文就市凌河流域河道采砂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采砂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
一.前言
对于河道采砂的管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采补平衡”原则,加快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采砂规划实施方案。
通过加紧制定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范,以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真正发挥规划对河道采砂管理的指导作用。
针对市凌河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凌河河道采砂管理现状
为了规范河道采砂,实行河道采砂按规划、计划开采,市凌河局部署各县(市)区按采砂规划编制了2012年河道采砂方案,经审核后上报省凌河局进行了审批。
同时严格按照省政府[2011]6号文件精神,对采砂权出让一律采取招、拍、挂方式公开进行,并采取缴纳清障保证金的方式对采砂户采后恢复治理进行约束。
据统计2012年全市各县(市)区已有32处砂场采砂权成功出让,缴纳采砂权出让金220万元。
在规范采砂秩序的同时,加大了凌河河道非法采砂及侵占河道的整治力度。
2012年以来全市共查处非法采砂案件134起,有力地遏制了非法采砂的势头。
三.有关凌河河道采砂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采后恢复有待加强
由于各县(市)区对当地乡、村级公路建设和公益性建设用砂多数有地方性规定,所以以上这些建设用砂不允许收取采砂管理费,以至于这些用砂、采砂的管理较为混乱,特别是采后的河道恢复做的不好。
建议对以上情况也收取一定数量的保证金,以保证采后的河道恢复。
2.思想观念上不适应
受传统水利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观念在水利部门根深蒂固。
河道采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事务管理,既不同于过去以分钱分物为主要内容的项目管理,也不同于以水利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水利管理,它的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难度都与上述管理完全不同。
这就需要水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而目前水利部门对
像河道采砂这样的社会事务管理,既缺乏思想上的足够认识,又缺乏实践上的具体措施和经验,往往造成管理上的缺位。
3.历史采砂与现实监管交织
因中小河流河道采砂技术含量较低,设备简陋,投入较少,一些河道沿线村民“靠山吃山”长年采砂以维持生计,采砂历史悠久。
随着建筑市场日益增长的砂石需求,许多采砂业主投资购买挖掘机、筛沙机、铲车等机械,进军采砂业,带来监管难度。
面对有限的砂石存量,必将有一批采砂业主不可能得到采砂许可。
如何对采砂公司、采砂户转产、安置,基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予以充分考虑,否则对历史形成的采砂业主就有失公平,不利于社会稳定。
4.管理能力落后,管理力度不到位
(一)未有效落实地方政府负责制,有的甚至为了地方短期利益置河道防洪安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于不顾,大行地方保护之风,给河道采砂管理形成了巨大的阻力。
(二)采砂管理人员编制少,河道采砂点多面广线长,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之河道采砂管理部门人员编制较少,且大多为兼职,执法检查的时间、精力有限,执法监督力度不够,有些执法人员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三)自我保障能力差,目前,大部分的采砂管理和执法部门没有配备车辆,通信工具相对落后,而非法采砂者往往有较先进的采砂设备和通信工具,许多地区面对暴力抗法的威胁,夜间根本无法执法。
(四)执法难度大,危险性高。
由于非法采砂有极高的利润,执法人员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缺乏保护自身安全的执法工具和保障措施。
四.凌河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采砂许可制度管理,减少砂石资源费流失
加强对申办砂场的审批,严格依照《辽宁省凌河保护区条例》、《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规定标准执行,对新办理砂场,审办前要现场实际勘察,核实开采方量与申报开采方量相符,对申报开采机械要核实实际日开采方量,实行砂场开采量申报制度,砂石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资源,是有限的、难以再生的宝贵资源。
要以河道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增加砂石资源费收益,合理配置砂石资源。
2.以采砂规划为指导,合理确定开采地点
全市各级凌河部门抽调人力,对宜采河流统一进行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
作,在确保河道防洪安全、涉河工程安全、穿跨河设施安全和河势稳定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河道禁采区、限制开采区、宜采区,并以规划为依据,指导河道采砂行为。
3.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规范河道采砂行为
为了保证全市河道采砂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我们从选择采砂业户、收取采砂管理费、办理采砂许可证和采砂过程的全程管理入手,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管理办法,在全市各县(市)区推广试行。
2005年前后,河道采砂逐步成为社会的热点,怎样才能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选择采砂业户成为河道采砂管理的焦点。
市、县两级凌河部门参照外地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把招投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引入到选择采砂业户上来,主要应用的是拍卖和挂牌方式。
4.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
采砂业户持足额交纳河道采砂管理费、票据,填写河道采砂申请书、签定河道采砂协议书、交纳采砂清障保证金、提供第三者出据的同意证明后,由市凌河部门统一到省凌河部门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取得采砂许可证后方可开采。
5. 规范采砂管理,维护正常采砂管理秩序
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对河道采砂实行科学规划,规范行政许可和开采有效监督是加强采砂管理的有效措施。
严格依照审批制度和办理程序,对申办砂场必须要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河流宽度、河势、工情、水生态环境等实际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开采范围、开采量、使河道采砂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的进行。
有些采砂业主在利益驱动下,往往不按要求进行采砂作业,为确保采砂活动按照审批的采砂规划和采砂许可科学有序进行,必须对采砂作业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采砂作业区是否设置作业区标志;是否按在审批的范围和深度开采;各种证件是否齐全;采砂设备和采砂技术人员配置是否符合要求;采砂区内的采砂设施、机械是否与审批的一致;采砂数量是否有超计划开采现象;采砂许可证时间是否超过审批的采砂期;是否按规定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等。
逐步达到依法、科学、有序地进行河道采砂,坚决取缔非法采砂。
6.强化执法力度,加强河道采砂监督
加强日常河道检查,规范执法人员工作行为,严格执法;定期开展河道采砂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河道采砂活动有序开展。
建立现场巡视制度,经常对采砂范围、深度、数量及弃料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到位。
建立健全案件查办、审理、批准、执行四分离制、执法违法错案追究制、案件公示制、公开举报制等规章制度,提高办案水平。
五.结束语
河道采砂管理应该严格规范先票后载的管理,严防砂石资源的偷漏。
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打击无票受载的非法行为,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采砂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的管理。
参看文献:
[1]王晓刚.对加强无锡市长江河道采砂管理能力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2年04期.
[2]邓文泽.营口市河道采砂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3] 魏余凑.浅析河道采砂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2(25):167-168.
[4] 李德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体制问题思考[J].中国水利,2011(18):51-52.[5] 张会东.迁安市河道采砂管理现状与对策[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8(A02):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