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二、政治生活部分(一)新课标全国卷16.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
这一举措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公民的政治生活—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以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使300余万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公民的权利的相关理论对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的意义进行“论证和探究”【解析】:该市采取这样的措施,使外来人员可以和本市市民享受到同等的权利,从一个侧面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①,也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③,因为外来人口中,来自农村的居多。
但这一举措不会消除差距②,也不会减少管理支出④。
【难度】:本题难度一般。
17.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
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
由此可见,人民政协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C.积极参与行使国家对外职权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答案】:D【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以全国政协围绕公共外交进行的各项活动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的相关理论对全国政协的相关活动进行“描述和阐释”【解析】:全国政协的相关活动,既没有创新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A,又不是作为国家机关履行职权和职能BC,只是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政治组织在公共外交事物中发挥重要作用。
D【难度】:本题有一定难度。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452万人次,2010年突破6000万人次,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
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当代国际社会—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民和机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我国政府加强相关的服务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对此现象进行“描述和阐释”【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民和机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我国政府加强相关的服务的现象一方面说明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①,另一方面说明我国政府相关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③;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②和我国的国际法律地位高的论断④。
【难度】:本题难度一般。
38.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二最近几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中央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
根据2012年财政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2011年中央财政实际支出比上年增长16.7%。
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8% ,在2012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增长13.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6.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9% ,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3.1%(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12分)【答案】: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治疗量;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我国的政府---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作用、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以近年来我国政府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的相关理论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进行“论证和探究”【难度】:本题的要求难度较大(二)新课标安徽卷4.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
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A.①②B.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以创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主体,创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既需要国家的管理与规范,有需要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故①项正确,政府要加大对网络的管理,所以②项也正确;③项错误,不能良莠不分地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④项排除,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与本题无关。
正确答案为A【考点定位】:公民素养、民主管理、依法行政、政府职能等。
5.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A. ①②B.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以党的十八大为背景考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故①项正确,②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不履行国家职能,本职能属于政府职能范畴;③项正确,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取得了执政资格。
故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定位】: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政府职能等。
6.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这说明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冲突对立走向趋同一致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以我国的和平发展为背景考查关于国际社会、我国的外交政策等有关知识。
①项错误,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②项正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项错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家政治经济新秩序;④项正确,中国的自主发展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这一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故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时代主题、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等。
38.(28分)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材料一: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1)结合图16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12分)【答案】:①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文盲率的下降,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不断调整,体现了我国的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更好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有利于公民平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本题以我国建国后,人口流动加快,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回答本题的第一步是要正确分析材料图表,寻找规律性,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提高,我国城市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在不断增加;随着我国人口文盲率的下降,我国农村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在不断下降。
第二步,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我国的选举方式、选举制度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相适应的,同时,2012年我国城乡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基本相同,说明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有法律、物质和制度保障的,也说明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种调整也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大制度的完善。
最后,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考点定位】:国家性质、影响民主选举的因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三)新课标北京卷29. 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A.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B. 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C. 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D.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答案】:C【解析】:本题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中有关民主管理中村规民约的相关知识。
A项强调的是公民不能放弃选举权是错误的,故排除;B项说法是违反法律的,舍去;C项的内容是涉及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纳入村规民约中,故C项正确; D 项本身错误,村委会无权对村民纠纷进行裁决,只能依法调解。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考点定位】必修2: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等。
30.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开辟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通车”、“人民来访接待室”、“政法民生热线”等民意渠道,对收集的民意进行分析,做到“警务跟着社情民意走、警力围着群众工作转”。
这些做法强调①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②重视代表提案,维护群众权益③促进信息公开,审慎行使权力④加强公民参与,主动接受监督A. ①③B.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以北京市公安局拓宽民意渠道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