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试验箱实际功能参数功能介绍
一、设备的结构特征:
1.该设备主要由箱体、制冷系统、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箱体的外壳为采用冷轧钢板静电喷塑,内胆采用优质304SUS不锈钢板,箱门中间设大面积观察窗,并配有观察灯,使用户可以清晰地看到试样的试验情况。
外型整体美观大方。
保温层为硬质聚氨脂发泡加上少量的超细玻璃棉,具有强度高,保温性有好等特点。
2.人性化设计的操作方法,易学易用,并且不同功能档次的仪表操作相互兼容。
输入采用数字校正系统,内置常用热电偶和热电阻非线性校正表格,测量精确稳定。
具备位式调节和AI人工智能调节功能,0.2级精度,多种报警模式。
升温、降温、加湿、去湿独立,独特的BTHC平衡调温调湿方式。
3.制冷系统采用法国“泰康”全封闭进口压缩机组,机械式单级制冷或复迭低温回路系统,全自动控制与安全保护协调系统。
加热采用不锈钢翅片加热管。
二、高低温箱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1.温度偏差:
温度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中心温度的平均值和工作空间内其它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
虽然新旧标准对此指标的定义和称呼相同,但检测已有所改变,新标准更实际,更苛刻一点,但考核时间短点。
一般标准要求指标为2℃,纯高温试验箱200℃以上可按三、高低温箱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2.温度范围:
指产品工作室能耐受和(或)能达到的极限温度。
通常含有能控制恒定的概念,应该是可以相对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极值。
一般温度范围包括极限高温和极限低温。
3.温度波动度:
这个指标也有叫温度稳定度,控制温度稳定后,在给定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一点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之差。
这里有个小小的区别工作空间并不是工作室,是大约工作室去掉离箱壁各自边长的1/10的一个空间。
这个指标考核产品的控制技术。
一般标准要求指标为1℃或0.5℃。
4.温度均匀度:
旧标准称均匀度,新标准称梯度。
温度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意两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的最大值。
这个指标比下面的温度偏差指标更可以考核产品的核心技术,因此好多公司的样本及方案刻意隐藏此项。
一般标准要求指标为2℃。
温度偏差温度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中心温度的平均值和工作空间内其它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
虽然新旧标准对此指标的定义和称呼相同,但检测已有所改变,新标准更实际,更苛刻一点,但考核时间短点。
一般标准要求指标为2℃,纯高温试验箱200℃以上可按实际使用温度摄氏度(℃)2%要求实际使用温度摄氏度(℃)2%要求。
三、安全保护装置:
1.电源超载、短路保护
2.接地保护
3.超温保护
4.压缩过压、过载保护
5.为保护设备,设备报警系统均会自动切断电源,并发出声讯提示。
四、高低温箱设备使用现场的条件:
1.温度:15℃~35℃
2.相对湿度:不大于85%RH
3.周围无强烈振动、无强烈电磁场影响
4.周围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物质
5.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它热源直接辐射
6.周围无强烈气流,如需要强制气流时,气流不宜直接吹到箱体上。
7.试验箱应放置平稳,保持水平。
8.试验箱的四周应留有一定的距离,方便维修操作。
9.安装场地通风良好
10.单相(220V 50Hz)3KW
11.良好接地
五、系统原理:
1、加热系统:
设备主要部件是发热材料。
常用的发热材料按材质不同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导体三大类。
金属材料常用的有镍铬合金、铁铬合金,以及钨等;非金属材料有碳化硅、二硅化钼和石墨等;半导体材料有以钛酸钡系列化合物构成的电热材料,按其结构可分为单一电热材料和复合电热材料两大类。
A. 高低温试验箱中的发热材料普遍使用电阻式合金材料,主要有铁铬铝系电热合金材料和镍铬合金材料。
在发热材料的选用上,必须考虑材料的脆性、高温强度以及最高使用温度。
铁铬铝系电热合热材料和镍铬合金材料的工作温度都可达1200度,完全可以满足试验设备的加热需要,但镍铬合金材料的高温强度比铁铬铝系电热合金材料更高。
B. 设备内的温度受控于电阻丝的供电功率,电阻丝由高可靠度的固态继电器或可控硅控制供电。
改变固态继电器或可控硅的导通/关断占空比,可以实现输出功率调节,从而控制高低温试验箱内的加热温度。
2、油分离器的作用:
作用一:分离制冷剂蒸气中挟带的冷冻机油。
高低温试验箱的压缩机与冷能器之间装有油分离器,压缩机的排气带有冷冻机油,因此油分离器是用来分离制冷剂蒸气中挟带的冷冻机油,使冷冻机油返回压缩机曲轴箱的。
作用二:制冷系统回油。
冷冻机油随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中,特别是进入冷凝器、蒸发器以后,将在传热表面形成油膜,从而影响换热设备的换热效果,并且容易引起膨胀阀和毛细管油堵,如果制冷系统回油不好,极有可能造成压缩机缺油而导致压缩机线圈烧毁或缸体损坏。
因此,是否是高品质合理的冷冻机油直接影响设备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