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系统设计方案长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络方案第一章需求分析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和宗旨,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的方向,坚持公益性原则,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
公共电子阅览室依托图书馆、文化馆、街道、乡镇、社区的文化中心(站、室)、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活动中心、学校,以及其他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加大对中华优秀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力度,建成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共电子阅览室,重点解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便捷的网络文化服务,使其成为网络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新渠道。
电子阅览室为广大市民提供(访问网络)、自主学习的环境,方便查阅图书信息资源,培养市民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市民的知识面,从而使市民得到全面的发展。
1.1 普通阅览室使用中的问题查找资料困难,时效性低;传统的阅览室中,市民查阅资料的形式单一,搜索范围小;普通的多媒体阅览室中,图书馆管理人员无法控制学生登录不健康网站以及上网时间长等缺点。
1.2本方案所述的电子阅览室应用实现及优点该方案无论在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还是在总体拥有成本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优势,下面我们分别加以介绍系统功能1、共享资源:提供门类齐全的电子图书和丰富全面的教学资源与资源库、图书馆配合使用,提供大量的电子图书、多媒体素材供市民查阅和学习。
2、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解决查找资料困难,时效性差等问题备强大的资源检索功能,方便资料的查找,可建立个人收藏夹,将重要的资源放入其中,供今后查看或下载。
可以实现多点并发的视音频点播功能,支持各种格式的流媒体点播,至少支持40点同时并发,点播内容流畅清晰。
3、信息互通:提供多种方式的Internet的接入可以与Internet连通:查阅资源库及数字图书馆资料,以各种形式和Internet连接,实现浏览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功能。
4、过滤系统:过滤互联网上不健康的信息在市民自主学习、畅游互联网的同时,给未成年提供一个纯净的网络环境,过滤和禁止有害网络信息,对上网计算机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
5、时间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上网的时间时长。
在市民自主学习、畅游互联网的同时,给未成年上网控制时间时长,可由计算机进行统一集中灵活的管理。
系统优点1、系统更安全更稳定•系统采用C2级权限控制保护:管理员统一控制用户权限,普通用户无法对系统进行误操作;•系统不易感染病毒:系统具有防火墙功能,所以病毒无从入——也具有识别阻止非法的数据,只要在服务器端做好病毒防护即可保证整个系统不受感染;•重要资料不易泄露;•容错备份快速恢复:利用服务器完善的备份和容错机制,更可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快速恢复。
2、管理更容易•真正做到集中管理,使管理员的管理对象由包括所有客户端设备的整个系统,集中到服务器一个点,软硬件升级、杀毒、应用软件安装、用户帐户管理等等,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在服务器上进行,管理员只要维护好服务器即可,大大减轻维护工作量。
3、使用更方便•免维护,用户可以避免因本地故障占用工作时间•操作简单,一键即开、开机即用,用户不需学习复杂的系统设置•可随时关机、断电,系统不受任何影响•可以灵活地设定数据的访问权限,多用户仍可保证数据的共享与隐私1.3 电子阅览室系统结构拓扑图客户机管理主机服务器 1000M 交换机电子阅览室实物连接示意图 客户机电子阅览室实景图:第二章电子阅览室网络系统设计及应用软件解决方案2.1电子阅览室总体结构“30+3”解决方案即30台PC、一台服务器、一台交换机、一台企业级路由器100-1000M 以太网接口,另可加入1000M光纤模块,用来与图书馆网络相连,构成性能优越、系统稳定、管理方便、价格合理的多媒体阅览室平台。
网络拓扑图如下:2.2 系统简介电子阅览室作为图书馆组成部分提供集部分电子图书管理、信息发布、查询和在线阅读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采用国际标准,使用先进的C/S 结构,为图书馆构建了拥有丰富学习资源、方便市民自主探索式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化学习环境,是从“印刷时代”跨越到"信息时代"的最佳途径。
◆ 系统功能➢ 公共检索和电子文献阅览。
主要完成馆藏信息检索、新书通报浏览、光盘数据库和硬盘数据库中的电子文献阅览(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
➢ 通过Internet 网上浏览。
可以在地方科研机构、大学,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可以获取互联网上能提供的主要信息资源。
➢ 通过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器及各种教学软件对校园网上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也可以在校园网上对用户提供电子文献资源的检索、浏览。
➢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阅览。
可以阅读各种电子出版物,如电子图书,专著、百科全书、期刊、报纸。
可以点播视听资料。
➢ 对用户具有权限控制、网站过滤功能、安全监控、计费、计时等管理功能。
具有对电子文献的收集、编目、制作、管理和保存等功能。
客户机管理主机服务器 1000M 交换机电子阅览室实物连接示意图客户机◆系统特点➢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兼容性好、易学易操作;➢系统容量大、易扩展、易维护,支持各种类型电子图书文件;➢电子图书是经过教育专家结合中小学图书馆的实际应用和国家的教学大纲,精心编选择出来的;➢系统日志的方便维护和管理;➢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方式进行,操作易学易用。
第三章电子阅览室的环境建设电子阅览室的环境建设本着实用、简洁的总体方针。
3.1 电子阅览室设备及使用标准1.电子阅览室人均标准使用面积:2平米/人2.计算机配置数量:30~50台3.电子阅览室设施建设规范:1.电子阅览室:A、室内安装活动防静电地板B、电源供电:线路统一为暗线铺设,电源线采用质量良好的线材,并保证有安全的接地和工作接地。
C、室内有足够的光照度,无暗光,且亮度均匀。
D、机房内悬挂《上机操作规程》、《计算机室管理条例》2.设施设备:A、室内统一为无尘黑板B、室内需安装空调,温度控制在23℃±2℃C、室内需安装抽湿机,湿度控制在45% ~ 65%D、室内噪音在70db以下。
3.2 机房电源对于电子阅览室,为保证计算机连续运行,对市电电源供应采用三路高压一级供电,用一路备用两路,保证计算机可以连续运行。
为确保三路供电,最好在三路高压电源之间增加联络,以尽量减少停电时间。
1)电气需求主要有计算机设备电源插座箱布线、空调电源布线、照明电源布线、应急照明电源布线、维修电源插座布线、计算机专用地引上线等。
计算机设备(含服务器、计算机终端和各种辅助设备)及其备份,整个计算机设备电源数按实际计算机数目计算。
空调设备的选择可根据实际机房面积的大小和设备发热量,按4匹/50平米计算。
为在使用时方便和整体美观,实行照明电源集中控制管理,机房全部采用新的照明灯具(机房专用格栅洁净灯盘、3×40W、电感式镇流器、消防局认证产品),根据房间的布局而拉电源线和调整灯盘位置,使照明布置更合理化。
2)供电电源机房电源总进线采用380V电压、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制(即TN-S系统)的配线方式,电源的质量需符合国家标准,即电压波动小于±10%,频率波动标准小于±1%。
为了确保机房内的设备能安全可靠地运转,电源准确灵敏通电和断电,视设备情况不同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确保电源控制和设备的安全。
3)一般照明一般照明又叫普通照明或总体照明,是指整个场所或场所的某部份基本上照度均匀的照明。
一般照明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计算机的可靠运行。
电子阅览室内采用新的照明灯具(机房洁净灯盘、3×40W、电感式镇流器、消防局认证),照明灯具大小为1200mm×600mm,跟两块天花板(大小规格为600mm×600mm)大小一样,使整个机房协调一致。
在机房规范内本机房照度设计为:200LX。
4)计算机电源计算机电源安装在活动地板下,主要给计算机设备供电;另配有活动多功能计算机插座,满足不同计算机设备(主机和显示器)插头用电。
5)要求A.服务器、教师机做成单独的回路,便于控制。
B.工作站回路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启动的冲击电流。
C.线缆铺设全部采用暗线方式。
3.3 接地标准1.按国家标准按国家标准,对计算机系统接地有这样的规定:1) 计算机系统直流地接地电阻大小,根据接地以及诸种接地方式之间关系,应按不同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而定,一般要求不大于4欧,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
2) 交流工作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安全保护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
3) 接地是以接地电流量流动为目标,因此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2.接地地线的处理不同的计算机系统有不同接地处理方法,根据要求对地可采取各种处理方法。
1) 直流地的处理方法直流地接地处理方式不一样,目前计算机使用的接地与大地的关系有两种即一是直流地悬浮和直流地接大地。
应该指出的是在直流地接大地的地线系统中,决不是直流地在任意一点上都可以接大地,而且在直流地接大地之前应象直流地悬空一样保持对大地有足够的绝缘电阻。
直流地接法有三种:一是串联接地,计算机各设备地线以串联方式接在作为直流地地线上,注意此处所用的连接部应与机箱绝缘,此种接法各处电位都有差异,但如果电位差很小在简单的接地系统中应用比较适宜。
二是并联接地,计算机设备的直流地,都用多股屏蔽线分别直接接到接地母线上,这种接法各点间的电位差很小,可获得较低的接地地阻,因此大系统应用中较多。
三是网络接地,直流网络地就是用一定截面积的铜芯线,在活动地板下面交叉排成方格,交叉点用锡焊接在一起,计算机各机柜的直流地都用铜芯线连接到直流网络地交点上。
2) 交流地的处理方法交流工作地可分为计算机系统中的交流设备和为计算机系统配套的交流设备两种。
在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交流设备,其中性点用绝缘导线串联起来接到配电柜中线上或将中性线连接在一起后用接地母线接地;在计算机房以外配备的交流设备,应各自按电气规范的规定接地。
3) 安全保护地安全保护地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处理方法也分为计算机房内、外两种情况。
计算机房内的安全保护地是将所有机箱的机壳,用一根绝缘导线串联起来,再用接地母线将其接地或接到配电柜的中线上。
计算机房外使用的交流设备的机壳按有关电气规定进行接地。
4) 对地线的处理应注意以下问题为了防止接地电流干扰,各接地母线应使用带有绝缘外皮的屏蔽线,屏蔽套的一端接地; 计算机的直流地在机房内不允许与其他交流地相短接或混接;交流线路走线最好不与直流地线紧贴或平行;直流接地与避雷接线引线应距十米以上。
5) 各类地线之间的关系计算机房各类地线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计算机系统直流地与其它几类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