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的未来一些思考摘要人类的未来究竟什么样子没人能说的清楚,要预测某个社会的方面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也相当困难,故本文仅从人类对未来应当有怎样的态度,哪些因素和力量影响人类未来的发展,为了争取一个正面的未来人类应该预防哪些人为的灾难发生和作为社会个体对未来应付怎样的责任,作出什么贡献阐述笔者关于未来发展对人类要求的观点。
关键词:未来乐观主义灾难人类改变不存在确定的、不可更改的未来,我们越是清楚地认识未来就越能够塑造一个生动而丰富、合乎心意的世界。
——马蒂亚斯·霍尔茨每当战战兢兢地打开报纸或者电脑网页,我们看到的却到处是货币市场风声鹤唳、黄金股市一日三易价、银行摇摇欲坠、通货膨胀如脱缰的野马、四海之内地震海啸连连,而政府对这些接踵而至的诸多天灾人祸无计可施,有人感慨“这真是个疯狂的世界”、“这世界究竟怎么了”、“难道2012真的要来了么”无论是客观事实还是人们恐惧未来思潮的盛行特别是近来日本的九级大地震、及震后向来以严谨著称的日本人面对核泄漏的无奈,都迫使我们认真的思考人力是不是无所不及的,核安全在未来能否得到保障,大自然面前我们究竟该报以什么样的态度。
一、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未来不是预定的也不是早就安排好的,人类自己可以影响结果的出现,但究竟应该乐观地看待未来,还是悲观地作最坏的打算呢?某个角度看,悲观主义者可能是对的。
眼下发生的一切仿佛在告诉人类,极有可能未来是可怕的,至少是十分负面的。
大多数未来主义者、预测家对未来的预测往往是负面的。
他们认为目前人类“我行我素”的发展方式对未来的走向是非常不利的,我们目前朝积极方向的变化速度源不足以防止人类文明及我们这个星球出现灾难或发生总体倒退,而人类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并还在继续选择走一些难以置信的愚蠢与危险的道路。
核武器每时每刻都在架上“整装待发”;地球人口的急速膨胀导致过快地消耗着自然资源;犯罪、暴力、恐怖主义、战争难以控制;经济发展却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面对艰难局面绝望、痛苦、怀疑可能制服人类。
可以说:人类处于十字路口。
一条路通往希望破灭和绝望;另一条路则通向彻底毁灭。
1另一个角度讲,乐观主义者也是对的。
他们觉得我们完全有可能掌握命运,将人类带入更繁荣的未来。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通过努力和时间来改变的。
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和它的公民都在热议环境问题、非正义战争和核武器的危险性等危及人类未来的话题,并为此而在不懈地努力着,诸如现在的低碳倡导、控制核规模等等都在发生着作用。
许多人已经朝着充分考虑未来的方向,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处事方式。
他们还以历史为证,人类文明总在遇到大的问题时及时转弯,力挽狂澜,救人类文明于水深火热之中。
同时,也以对悲观主义者的批判来力证悲观主义的谬误。
他们认为悲观主义的想法不仅无利于问题的解决,还给当世人的存在徒增烦恼。
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都说明我们现在走的道路是多么愚蠢、多么危险,改变在当前是多么重要,而至于其动力是出于对未来的悲观考虑还是乐观估计。
二、人类发展对立的力量和因素现今世界上仍然存在一些与人类未来的重要性唱反调的因素和力量,他们至少以无意的客观后果在对积极的人类未来起着反作用,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我们做事的一些方式忽视,甚至危及美好的未来。
首先,大多数人整天忙忙碌碌,为日常事务四处奔走,为家庭、为事业、为金钱、为娱乐、为吃喝,而不关注甚至忽视更深层次的事情,例如思考未来,为未来而有所为有所不为。
罗杰·沃尔什(Roger Walsh,1984)写道:“现今各种文化所起的作用是分散、淡化和否定········总体是使人们不去思考人生”。
2这凸显了个人目光的短浅,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不去筹划,更不用说为人类的存在,为地球生命的维持而有所行动了。
超前20年来考虑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人认为太遥远而不感兴趣,宁愿只知此时此地,贪图一时享乐,物欲化地活在当下。
这也决定了未来学成为边缘学科,未来学家只能依靠微薄的力量无力地对世人呐喊而得不到太多的回应。
总结说,人们普遍只重视有日常事务和文化强有力支持着的眼前的感官享受成为阻碍人类未来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1伍迪·艾伦的名言2转引自艾伦·塔夫.《40年后会怎样:你可以见到的未来》.毛华奋译.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10月版,第29页其次,通常,作为个体很少有人能把自己与人类文明联系在一起,只能注意到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而不关心出本民族本国以外的其他人群现在是否有好日子过,更别说考虑未来了!甚至因为地域、信仰等方面的冲突,两种文化之间是相互敌视的,由此诱发的战争也不在少数。
这样的自私性心理,注定我们的关爱不可能成为我们为那些无形的子子孙孙作出牺牲或改变行为的动力源泉。
另外,对于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远离我们的人物和事件,我们从心理上是不信任他们的。
所以人类文明的遥远未来看起来是虚无缥缈,模糊不清,难以形容,想象不出,捉摸不到的,在心理上很不容易做到真正关心在自己身后相隔说十年的文明会是什么样子,更不会想到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会否就为明天人类文明的消失埋下了祸根。
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死亡关切的极有限性给我们对未来的预期设置了限度。
再次,相对于遥远未来的不确定性,当下的需求是那么现实,让人感到紧迫,仿佛买房子、买车就是燃眉之急,不可不为,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减轻今日的痛苦的利他主义冲动会使我们忘掉尚未出生的下一代人的福利。
面对大曲酒无法解决基本生活需求的人,他们尚且无家可归,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去肩挑捍卫人类未来重要性的重任。
假如让你去选择今日即时、称心的生活,还是即便明日也未必见效的花费时,面对此情此景通常都会经历内心的冲突与矛盾挣扎,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按自己的知识、原则而是最原始的冲动来选择前者的,这甚至称不上是人类的弱点而是本性。
最后,人类是群居生活的,而天生地他们就会相互比较而取之,我们如果不深入地去思考长远的前景,就很容易轻信事情到头来总能解决,我们满可以不做重大改变和牺牲就可以度过,一切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即便地震破坏了家园、汽车尾气污染了呼吸的氧气、石油泄露害死了海洋生物,可怕的灾难也总会过去。
三、防止最坏的灾难阿尔文·托夫勒在他的“未来三部曲”中对信息化时代做了几近准确的预测,证实了21世界确实是信息化的时代,也因此而是跨国公司横行、政治角力服务于人类自由、民主意识的觉醒等,并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和社会适应这种变化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并强调人们如果不尽快适应这些转变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他相对来说是未来学中的乐观主义者,并未将战争冲突、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这些因素考虑进人类未来发展的破坏力。
而在艾伦·塔夫《40年后会怎样:你可以见到的未来》一书中提到了在我看来非常重要的一点,他认为目前比较明显的有两项潜在的灾难:(a)防止大规模战争;(b)不让环境继续恶化,不让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31、防止大规模战争,特别是核武器的使用防止核武器滥用无疑是头等大事,世界现存的核库中只要有一小部分爆炸,人类文明就会惨遭破坏或严重受伤害,甚至整个人类连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不复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端,美国将刚刚研制出的核武器投放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大大加速了战争的结束,而殊不知这两个地方数年来被称作“恐怖之城”,超量核辐射的影响导致战后很久那里植物不能生长、妇女不能怀孕、降生的许多婴儿畸形。
这还是在核武器不成熟的时期,仅仅两颗原子弹造成的后果,设想今日已不再是一国拥有一颗两颗原子弹,如若因为冲突演变成了核战争,那又将会怎样呢?显然,核武器是对人类文明、文化和生物继续繁荣的最严重威胁,核战争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峻性都是难以置信的巨大。
为了人类的文明,不论个体还是集体,应始终把人类文明的存活置于他们个人、国家和法人团体目标之前,否则将会产生不愉快的高风险。
每当有任何政府、军事领导人考虑诸如核打击这样可能通向灭绝的目标与道路时,我们大家都应该说不。
人类没有别的目标会比人类的生存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要迅速采取更为安全的方式去处理国际冲突和报复。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设立一个常规:任何武装暴力都是不合法的,不该发生的,否则核武器的使用就是无法避免的事儿。
2、避免环境更深度的恶化和人口膨胀地球的另一个潜在灾难是毁坏人类生存的环境和资源。
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可持续的社会,而不是超过环境和资源长期利用的承载能力的乌烟瘴气的“垃圾场”。
在一些国家,全球意识越来越强,长期的环境问题正受到认真对待,也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转变。
但总体上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生态破坏日趋恶化,而向地球张嘴的人口却越来越多,地球这块蛋糕正在不断发霉,人们为了生存发了霉也比没有好,仍然边张着血盆大口,边向地球和大气排放废物、废弃、废水。
讽刺的是为了生存不得已的排放外,人们为了自己优于别人的生活,制造出更多的人为环境灾难。
近期的日本地震中,核泄漏事件引发了深刻思考。
地震原本是不可抗力事件,但在一个对地震已经习以为常,并且能做出最好防范的国家和其向以严谨、理性、智慧著称的人民也难逃劫难,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的悲哀。
在这样一个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地域狭小的国度,地震没有打垮他们,而核泄漏却是他们乱了阵脚,可见有极强放射性的核辐射面前,3艾伦·塔夫.《40年后会怎样:你可以见到的未来》.毛华奋译.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10月版,第84页人的无能为力,也凸现出以永久安全的方式处置放射性物质与有毒废物的重要性。
由此也看出,人口数量和环境的恶化程度是成正比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相伴而生的,所以要解决好一个问题,必须以另一个问题的妥善解决为前提。
四、个人对未来应作出的贡献讨论了上面的问题后,我们知道世界目前就是这么个样子,人类文明的未来面临的困哪也就是这些,我们应该些什么?为争取一个美好的未来而有所贡献。
谁也不能一个人挥舞魔棒把世界上的所有核武器消灭掉,也不能单枪匹马让地球自然环境和资源恢复原貌和保存无损。
而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自己的言语、行动,如果有足够数量的人作出了好的选择,则人类文明的未来就会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有道德上的责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增加美好世界到来的可能性。
第一,要多关注当今的世界,多增加未来学的知识、见解和视角。
这要求我们读一些有关未来的论著,仔细审视自己的信念,真切地考虑人类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并注意对当前局势的情感反应,有自己有助于未来而不单是眼前的立场。
例如:反对战争,反核武器等必须是全人类共有的立场和态度。
近来,以美国、法国为首的北约在对利比亚进行空袭,山姆大叔在经历了对伊拉克战争的困局后,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假设利比亚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且有能力将它射向美国、法国,像卡扎菲这样已经被逼入绝境的政治狂徒还会把核武器放在仓库里发霉吗?所以在任何情况下的战争都应该是被禁止的,这个立场必须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