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基础》课程设计

《化妆基础》课程设计

舞蹈表演专业
化妆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860081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
适用专业:舞蹈表演(管理方向)授课单位:舞蹈系
学时:30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林君 2013.3
学分:2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舞蹈表演专业的专业拓展管理方向课程,通过30课时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化妆用品和工具,能够掌握头部造型和脸部妆面的基本功方法和技巧,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服饰,能运用相应的色彩和化妆造型,达到完整体现自己作品的意图和目的,为舞台表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课程目标
2.1能力目标:
(1)掌握各类化妆用品及工具的性能特点、正确使用化妆工具和保养化妆工具;
(2)掌握多种化妆美化优点、弥补缺陷的技术方法
(3)提高对色彩与服装的搭配的感性认识
(4)掌握灯光对化妆色调的影响
(5) 能将所学化妆知识和技能灵活用于各类专业表演中
2.2知识目标:
(1)学习化妆造型的基础知识
(2)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3)理解五官的修饰原理
(4)掌握不同种类的化妆技术
2.3素质目标:
(1)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2)具有丰富的艺术修养
(3) 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
(4)具有一定的整体与局部、上与下关系协调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1. 课程目标设计
3.2第一堂课教学设计
(1)基本情况介绍
①与学生进行沟通,初步了解学生对化妆了解程度和学习要求,并讲解化妆在表演中人物塑造的作用
②说明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③说明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考核内容、分数分配、计分方法。

④告知采用的教材、参考资料。

⑤告知上课需准备的化妆用品
(2)讲授课程“化妆的概念和分类”
展示本课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学习新知识(3)布置作业
(4)考核方法
①课堂纪律及出勤情况
②课堂实操的水平
③课外纸上作业水平
④考试成绩
3.3项目(或学习情境)设计
3.4最后一堂课教学设计
本课程最后一堂课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妆知识展示自己设计的化妆作品,同时汇报自己设计作品的效果。

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品设计能力、作品展示能力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基本能达到独立完成教学的任务。

最后,学生之间互评,老师根据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给予成绩和评价,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和反思本课程所学知识。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4.1教学模式
本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根据行业工作流程来组织课程,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化妆知识运用在平时的舞蹈演出中,有效提高学生在舞蹈中的整体形象,在舞蹈作品中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

4.2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应用多媒体技术范例赏析+现场技术示范+学生练习+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教学模式,老师课堂上的示范,更直观的体现化妆技巧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

4.3教学评价
①平时实操成绩:20%
②学生互评成绩:10﹪
③专任教师成绩:30﹪
④综合项目成绩:40﹪
5.课程实施条件
5.1教师资格
专任教师:具有教师资格、化妆或服装设计行业企业工作阅历2年以上、获得化妆师职业资格。

兼职教师:具有行业企业工作岗位任职3年以上、获取中级以上化妆师职业资格。

5.2校内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5.2.1化妆室应具备,多媒体、化妆台、镜子、灯光等化妆课堂教学的条件。

5.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化妆基础》徐家华、张天一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
《舞台化妆设计与技术》徐家华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主要教学课件:《化妆基础》PPT课件
参考资料:ELLE、BAZAAR、VOGUE等时尚杂志
6.其他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