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队列队形教案【篇一:一年级队形队列教案】【篇二:一年级队列队形单元及配套教案(齐)】研究内容主旨:——一年级“队列队形”教材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执教教师周浦二小尹志强周浦二小陆洋澧溪学校蔡佩芳周浦小学徐学仁航头学校朱保军康桥小学唐靖石笋小学瞿华新场小学徐君指导教师教研员:季丽群、王亚平工商附小:邬联安举办单位: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单位:浦东新区周浦小学 2011年10月19日“我会学”伴我茁壮成长——一年级队列队形单元流程设计浦东新区工商附小邬联安一、单元设计思想:队形队列是小学体育较小的基本内容之一,能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具有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品质,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然而,一年级学生处于一个转型期和适应期。
他们刚刚离开幼儿园,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
入学后对于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新奇。
而对于体育课,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概念。
对于一些枯燥无味的的练习不感兴趣,如队列队形练习,广播操练习。
他们喜欢游戏,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课是渴望而迷恋的。
因此本单元主题为“我会学”伴我茁壮成长,让学生既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又能初步掌握一些方法和动作,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能为他们的终身学练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1、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2、基本情况:一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差,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有待增强。
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活动本身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为他们最初的学习动机;对老师高度信赖,一般都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在老师面前好表现,喜欢老师的表扬。
但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大,认知比较粗浅,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
三、教材分析:在学校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集会等都离不开队列队形的组织和变化。
它贯穿于课的各个环节,所以说它是衔接体育课各个环节的纽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队列队形练习能促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等姿势,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
正确的站立、行走可使青少年的肌肉和骨胳得以协调正常的发育,使全身的肌肉协同,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另外,队列队形练习能有效加强学生组织性、纪律性。
在练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规定的动作,学生必须控制自己的动作、行为,努力使自己的行动和集体协同一致,促使学生具有集体的组织观念和较强的纪律性。
四、单元目标:1、初步学会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和方法。
2、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3、在队列与队形的学习中,体验合作学练的乐趣,逐步具有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4、增强纪律和集体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方式:借用学生“好胜”促进学生“学会”1、我学会了比较:引导一年级学生从看谁先找到自己的位置到看哪组集合得快到看哪组集合得又快,排得又整齐,以及通过“照镜子”游戏,引导学生间互相比较,虽然困难很多,但在老师的参与下,尽可能让学生去寻找,他们就会有种成就感,促进对动作的学练,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学练,虽然掌握的程度会很低,但能为后续学习铺垫。
2、我学会了点评:当学生对基本的队列已熟悉时,接下来应该是提高阶段,为了提高必须对动作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把评价范围缩小到这一动作是对是错、或者没到位的层面上,让学生轮流展示、点评,从中既能加强对动作要领的理解、掌握,提高自身的能力,又能为互助学练创造有利条件。
3、我学会了互动:当学生已对动作要求很熟悉了,此时让学生产生互助效应是可行的,重点放在第一自己如何改进、接受别人帮助下的改进和乐意去帮助别人改进;第二接受别人的帮助或去帮助别人,都必须有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而这些都必须在长期的熏陶下才能养成,并非一气呵成,因此有机会就不应放弃。
4、我学会了竞争:当单元学习内容完成时,学生已掌握基本队列动作,教师须进一步规范队列动作,故进行“小小阅兵式”的小游戏,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队列动作,最后进行“我是小小解放军”比赛,通过教师提出的三点要求,引导学生间的竞争,一方面能起到巩固学练的目的,更重要是能使学生养成竞争意识。
六、单元小结:根据我区一年级学生实际和教材“队列队形”的单元分析,我认为将一年级队列队形设计成为12课次的单元教学流程较为合理。
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追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避免用军训的方法进行。
把学和玩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单元以“我会学”为主题,贯穿在每个课次中,每个课次设一个“我会学”的学习内容,即“我学会了集合、解散”、“我学会了向前(右)看齐”、“我学会了稍息、立正”、“我学会了报数”、“我学会了二列横队成四列横队”,集中精力逐一对这4个学习方法的体验力求做到有一个初浅的认识。
七、单元评价:【篇三:队列队形教案】口令“分队——走”“合队——走”要领:一路纵队中场行进,听到分队走的口令,第一名学生主转弯,第二名学生右转弯,后面学生依此跟进,成二路沿左右边线绕场行进。
至将相遇,听到合队走的口令时,左路学生左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井依次插入左路学生之后,成~路纵队行进。
并队走,裂队走口令“并队——走”“裂队——走”要领:两路学生将相遇时,听到井队走的口令,左路学生左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成二路纵队并列前进;二路纵队中场行进,听到“裂队走”的口令,左路学生主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各自沿左右边线绕场行进。
教法:将分队、合队、并队、裂队分别教授,然后综合操作,可一次完成。
顺序是一路纵队由分队——并队——裂队——合队;二路纵队由裂队——合队——分队——并队。
(3)交叉行进口令“交叉行进——走”要领;沿左右边线行进的两路听到口令后,左路学生左转弯135度,右路学生右转弯135度,各自治对角行线行进,至中心点相交时,左先、右后,依次穿插通过。
教法:交叉前先拉开一倍距离,指挥员站在场地中心点附近视察,防止碰撞。
(4)错肩行进口令“错肩行进——走”“错肩跑步——走”要领:左右两路队伍快相遇时,听到口令,左右两路各自靠左行进(相隔一步)错右肩继续绕场行进。
教法:讲解后直接操作,可与其它队形综合进行练习。
3.行进间由一路纵队变成多路纵队及还原学法指导:听到口令后,前n名学生同时向左转走,后面n名走到同一地点也向左转走,依次跟随前进。
还原时,听到口令后,各路排头同时向左转走,其他依次行进到同一地点也向左转走,跟排头走成一路纵队。
3散开与靠拢散开与靠拢主要有:两臂间隔散开与靠拢、横队梯形散开与靠拢、纵队弧形向前和向后散开与靠拢、依次散开与靠拢等。
(1)左右间隔两臂、前后距离两步散开和靠拢教法提示:须先规定好基准学生,规定好散开的走或跑的形式。
口令:以某某为基准,间隔两臂,距离两步——散开 !向右(左)看——齐或以某某为基准向中看——齐学法指导:基准学生不动,其余用跑步散开。
前列或全体两臂侧举,对正看齐,然后两臂自动放下成立正姿势。
当下达靠拢口令后,按口令要求迅速跑步靠拢看齐。
(2)横队变梯形散开和靠拢(以一列变三列为例)教法提示:须先1、3、5、或5、3、1报数,并强调走自己所报的数步。
口令:成三列梯形横队——走成一列横队——走学法指导:听到口令后,报几的向前几步走。
当下达靠拢口令后,先向后转,再按各自报的数字走回原位,然后向后转。
(3)弧形散开和靠拢(以四路纵队为例,有两种做法)教法提示:先明确8拍完成练习,再指定2、3路前6拍分别所走的弧线,最后再强调1、4路不动。
口令:间隔两步弧形——散开和向中弧形——靠拢!学法指导:1、4路不动,2、3路前6拍分别沿弧线经前绕过临近的同学走至规定的距离,7、8拍向后转。
靠拢时,原2、3路的学生按原路线走回原处,再向后转,同样用8拍完成。
口令:间隔两步向后弧形——散开和向后弧形——靠拢学法指导:与弧形散开、靠拢基本相同,唯前两拍先向后转,从临近同学后面弧形绕至规定位置。
(4)依次散开和靠拢(以100人方阵为例) 教法提示:首先各路由前向后“10至1”报数,明确特定的列次;然后再由右向左报数,明确每人的序数。
最后强调每列起动依次相差的步数。
口令:向前向左成体操队形——散开和向后向右——靠拢二、队列练习(一)立正口令“立正” 要领:足跟并拢,足尖外分,两足成60 度,挺胸收腹,头正,颈拔,肩平,目正视,五指并拢,中指贴裤缝。
教法:先讲解、示范,后进行一对一练习并纠正。
(二)稍息口令“稍息”要领:站立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三分之二脚长的距离,体重应大部落于右脚;上作姿势同立正。
着时间较长,可自行换脚。
教法:与“立正};交替进行练习。
在体操课中,通常也采用一腿放松自然站立或左右开立,两手后背的姿势。
(三)原地转法口令“向右(左)——转”45。
向后转,按向右转要领,转体180度。
教法:先讲解示范后,按口令“向x转——一、二进行分解练习,然后再完整练习。
(四)齐步口令“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