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包头作为一个城市,形成较晚,从清嘉庆14年(1809年)设置包头镇算起,至今还不到200年。
但是,由于包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嬗变过程中,也曾几度成为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历史舞台,故不应以设镇、筑城为限,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已发掘的就有10多处。
在位于东河区以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沟,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
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
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
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
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
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
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
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又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5年(公元1741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
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1923年平绥铁路通车包头,1931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
1934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
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
包头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
革命初期,王若飞、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地下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包头地区各族军民,开创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9月19日,绥远发动“9·19”起义,包头获得和平解放。
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地理气候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
包头的地理座标是东经109度50分至111度25分、北纬41度20分至42度40分,面积为27691平方公里。
包头境内有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山峰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峰海拔2324米。
全市由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
黄河流经包头市境内214公里,公路、铁路两桥并行飞架黄河南北。
包头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这里景色宜人,气温适度。
据《包头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包头市年均气温8.5℃,年最低气温-27.6℃,年最高气温35.5℃, 年降水总量262.9毫米,年最大风速11.0米/秒,平均风速1.8米/秒,年日照时数280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2%,全年沙尘天气12次。
夏秋之时,是包头绝佳季节,清风送爽,花香色艳,瓜果丰盛,蔬菜充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装素裹,别具北国特色。
自然资源包头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点,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其中稀土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
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
主要金属矿有:铁、稀土、铌、钛、锰、金、铜等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
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岩、脉石英、萤石、蛭石、石棉、云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钾长石、珠宝石、紫水晶、芙蓉石、铜兰、膨润土、高岭土、增白粘土、砖瓦粘土等40个矿种。
能源矿有:煤、油页岩等。
充足的水资源是包头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黄河流经包头境内214公里,水面宽130米到458米,水深1 .6米到9.3米,平均流速为每秒1.4米,最大流量每秒6400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260亿立方米,是包头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
此外,艾不盖河、哈德门沟、昆都仑河、五当沟、水涧沟、美岱沟等河流,水流量可观,也是可以利用的重要水资源。
包头可利用地表水总量为0.9亿立方米(不包括黄河过境水)。
地下水补给量为8.6亿立方米。
从50年代起,包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先后修建了黄河水源地多处,以及奥陶窑子、团结渠、民生渠、磴口扬水站、画匠营水源地等较大的黄河提水工程,先后构筑了昆都仑、刘宝窑、水涧沟等中小型水库,进行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
包头地区的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设施已经能够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包头土地总面积277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14. 49%,丘陵草原占75.51%,平原占10%。
已开发和利用的土地中,市区面积为14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14.3%;森林面积149.2千公顷,草原面积2086.5千公顷。
包头由于具备北部丘陵草原、中部山岳、南部平川三大地貌和不同的土质条件,加之气温降雨量也各不相同,因而适于多种动植物生长和繁衍。
北部丘陵地区大都种植干旱作物,主要有莜麦(裸燕麦)、荞麦(皮燕麦)、马铃薯、胡麻、菜籽等。
北部草原盛产绵羊、山羊、牛、马、骆驼等牲畜。
南部平原区土质肥沃,有引黄(河)灌溉系统和地下水浇灌设施,旱涝保收,盛产小麦、糜黍、甜菜、向日葵、玉米、高粱及蔬菜、瓜果。
荞麦是这里的一大特产,素以颗粒大、出粉高、粉色好、味道美而驰名,是供不应求的出口产品。
莜麦是包头的又一著名特产,营养丰富,且有较高药用价值。
中部山岳,据初步考察,野生植物共有88科,302属,601种。
列入国家重要保护的稀有物种有黄耆,蒙古扁桃。
常用的重要药材有甘草、黄芪、麻黄、赤芍、防风、柴胡、桔梗、远志、知母、党参、枸杞等200多种,尤以黄芪、甘草、麻黄、党参、枸杞产量较大,畅销国内外。
在山岳中的次生林带和草原地区,是野生禽兽栖息、繁衍之地。
有兽类21种,其中青羊、雪豹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稀动物;狍子、毛皮兽、赤狐、獾、豹、野猫、蒙古兔等是内蒙古自治区级的保护动物。
鸟类也很繁多,有留鸟25种,夏候鸟18种,旅鸟80种,冬候鸟7种。
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有:雀鹰、大鹫、金雕、红隼、松雀鹰等13种。
人口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10.24万人,比2003年末增加0.43%。
2004年出生人数1.79万人,人口出生率8.52‰,比上年增加1.27个千分点。
2004年死亡人数为1.49万人,死亡率7.12‰。
人口自然增长率1.40‰,下降0.29个千分点。
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命名包头市“市树”、“市花”的决定(1985年6月27日包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包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了乌杰市长《关于选定云杉、小丽花为包头市市树、市花的说明》,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将云杉定为包头市市树、小丽花定为包头市市花的议案》。
为了激发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振奋革命精神,把我市建设成为文明、整洁、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会议决定命名云杉为包头市市树,小丽花为包头市市花。
会议认为,命名市树、市花,对促进我市绿化、美化环境,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议号召全市各族人民,要爱护市树、市花,发展市树、市花,为绿化、美化包头做出贡献。
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包头市“市徽”的决定(1986年4月2日包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包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定包头市“市徽”的报告》,听取了乌杰市长《关于对包头市“市徽”的说明》,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定包头市“市徽”的报告》。
“市徽”图案说明 图案中央是一个昂首嘶鸣,锐意奔腾的“鹿”的造型,两条平行的直线和两个内弯圆弧组成“工字钢”图案,而“鹿”和“工字钢”与一个圆型“钢环”紧密而匀称地联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较为完美、简洁、明快、庄重的图案。
“市徽”的寓意 我市地处名山大川,南临黄河,北倚大青山,东接土默特名川,西临乌拉特平川,在历史上是个土地肥沃,水草丰盛的好地方,鹿和其它珍奇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故而得名为“包头”即鹿城。
而“鹿”与“禄”同音,有吉祥福禄之征兆。
图案中的鹿昂首嘶鸣、锐意奔腾,气度非凡、生气勃勃、活泼可爱。
以这样吉祥之兽,一来能表示我市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希望我市将成为一座美好、富裕、昌盛,安乐的家园;二来其锐意奔腾之状,显示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正起步并将要腾飞。
我市是全国重点钢铁基地之一,素有“草原钢城”之美誉,这是我市各族人民的骄傲。
用“工字钢”突出地表现了“草原钢城”的特征,“工字钢”断面明显而稳重,寓意着我市经济潜力的雄厚。
用一个完整无隙的“钢环”将“鹿”与“工字钢”紧紧环绕,不仅意味着我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起来的“草原钢城”方兴未艾,也象征着各族人民群众加强团结,合舟共济加快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决心。
因此,该图案,无论从感观上端详,还是去思维理解,都体现了我市地方特色。
包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年产钢、铁各500万吨、钢材35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可生产重轨、大型工槽钢、无缝管、热轧薄板、带钢、焊管、高速线材、普速线材、棒材等55个品种1112个规格的钢铁产品。
进入新世纪以后,包钢着力完善板、管、轨、线四条精品生产线,推进产品更新换代,260万吨热轧薄板项目已于2003年竣工投产,100万吨冷轧钢板项目已于2003年8月启动。
2003年包钢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利润3.3亿元。
预计到2005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70亿元、利润10亿元。
2005年将实现产钢700万吨的规模。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特殊钢厂,是我国重要的特种钢生产厂家,可冶炼特种合金钢100多个品种。
稀土是包头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26.4亿元,其中,包钢(集团)公司的稀土系列企业有: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三峰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责任公司,具备年产稀土精矿8万吨、稀土合金1.5万吨、湿法治炼稀土产品折合氧化物70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可生产稀土合金、稀土精矿、稀土金属、稀土化合物等83个品种、2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