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自我总结篇一:小学一年级自我鉴定小学一年级自我鉴定紧张了一个学期的校园生活结束了,在这一年里我从一名幼儿园的好孩子成长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这一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首先在校我认真做到了和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坚持坐好每节课,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等好习惯。
其次在家我懂得尊老爱幼,关心父母,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还主动收拾自己的小屋。
最后就是我的业余爱好也增加了许多:看书、轮滑、钢琴、舞蹈、书法练习等等。
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不是很勤奋,做什么事只有三分钟热情,上课小动作多,举手发言不积极等。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优点,改正不足,在校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同学的好朋友,在家做好父母的好孩子,小朋友们的好榜样。
2.本学年,我担任了一(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
一学年下来,没什么值得向大家展示的方方面面,更多的只是自己的一些感慨和反思。
确实,深刻地剖析这一学期自己的所为和班级的实情,没有什么值得我唱高调的,选择以下几个方面,从反思的角度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也为这一学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一、习惯的培养小学阶(本文来自: 小草范文网:小学一年级自我总结)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低年级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良好的习惯会形成良好的班风,会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提升。
因此,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鉴于以上这些认识,刚开学的时候,我确实也把它当成了教学工作的重点。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从坐姿、握笔的姿势、课堂发言等看似细细碎碎的小习惯抓起;教育学生不能随手乱丢垃圾,要保持自己课桌和教室的整洁;要爱护我们新的课桌椅??但是,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孩子,尤其是才7、8岁的一年级孩子来说,需要的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强调、不断监督、巩固、提升的过程,但我却在这需要反复、强调、巩固的过程中做得不是很到位,因此,在这一方面,下的力不够导致学生的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
下学期还需不断加强的地方:学生的卫生习惯——保持课桌内和书包的整洁、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自觉打扫教室的习惯、看见垃圾就捡的习惯、一日两扫的习惯;学习习惯——早上到校后认真晨读、课间不要在教室或操场上乱跑、有阅读课外书的兴趣、能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生活习惯——保持衣服的整洁、早上不要迟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二、小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骨干力量,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建设好一支责任心强、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
低年级孩子的行为能力都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需要培养小老师来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
一个班的孩子素质参差不齐,虽说好学生是老师培养出来的,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一开学,就感觉学生素质平平,没有几个跳头王,而当时没书面作业,不用收本子;他们又不懂什么,也差遣不了,总的感觉也就是还不需要小干部。
所以,我还是在一个月后才矮中取长选取了几位培养对象。
一学期下来,相对来说还是小组长的利用率比较高一点,几个宣传委员、推普委员、文娱委员变成了挂名班干部。
篇二:个人小结一年级上本学期我担任了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已有18年没有教小学一年级了,因今年我校教师减员,这届入学儿童中有几个素质较差的学生,因为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等诸多原因,教师们都不敢接受这个班,我自这班的语文教学任务承担下来,作为我的“试验田”进行细心耕耘,下面做一个总结:一、运用新课标理念在教学中,认真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根据新课标精神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做到教学有目标,有方法,有反思。
通过学习和实际教学,我了解到这个阶段的儿童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外界事物,侧重于主观认识。
为此,在教学中,我一直用童化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直观事物来指导教学,让学生能迅速接受知识。
把孩子当成朋友,当成相互学习的伙伴儿,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关怀,知道老师就是他们赖以信任的朋友。
二、习惯养成重于一切一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强,有人说他们是“一张白纸”,看教师怎样在这张白纸上落墨。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上课前,要把上课的书、本、文具准备好,不要上课了再手忙脚乱的掏书包。
课前,还要把铅笔削好,把铅笔屑扔到垃圾桶里,养成有备无患,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上课起立时,要整齐站好,一切服从指挥,落座时,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说话,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3、做到“三个一”,胸离座一拳,眼离书一尺,笔尖离手指一寸。
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4、回答问题时,要大胆发言。
声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话,要“因为、所以”把问题说明白、讲清楚。
别人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当别人回答完毕时,可以补充自己的观点,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与自己没有关系似的。
5.老师讲课时,注意听讲,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和有关的学习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但要举手,获得老师的同意后,才能发言。
6.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要认真规范,不敷衍老师。
7.课前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老师要提前做好“预习提示”。
8.每学完一课,要做好复习,有疑必问,要达到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问题。
上面的要求看起来,对学生有点苛刻,过于严肃,笔者认为:这样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是大有裨益的。
但我自己也注意要多接触学生,做他们的朋友,让学生知道老师严格要求他们是对他们的人生有好处。
还感受到老师和蔼可亲,易于接近。
我经常用李大钊的一句话教育学生“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现在的一年级学生,较前些年的学生识字量和认识问题、接受问题的能力相对提高了很多,教师应适时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识字量和理解写作的水平。
一年级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会拼音和识字。
在学拼音时运用形象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拼音,如:l像什么?n想什么?在识字时,运用古代的造字法帮助学生识字。
提前教会学生查字典,运用字典学习拼音、字词。
学完拼音后,让学生用写日记的方式学习写作,想什么写什么?拼音、汉字都可以。
一学期末,大部分学生能写出100多字通顺易懂的所见所闻了!四、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前后桌。
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取长补短,轮流做组长,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
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儿的好学生任命为“小教师”,让他们发挥学习好的带头作用,随时监督、帮助他带的学生学习,效果很好。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开始摸索到了一点儿低年级教学的方法,期末语文综合考试,学生的成绩达到了计划的目标。
下学期继续探索、实验,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来。
学年已临近尾声,回顾这半年的班主任工作,有苦又有甜,有忧又有喜。
今年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班主任,班中共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共11人。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本地学生占多数,还有从外地转回来的少数学生。
这些学生在家长的心目中都是皇上。
他们聚在一起,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有所不同,这给一年级小朋友带了来不少的麻烦,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但我深知:作为一个班主任,既要让他们感受到来这里学习好,又要让他们授到应有的良好教育。
为了管理好这个班,我费尽心思来到孩子堆里,全面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抓卫生、抓纪律??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差,思想行为等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抓起,。
利用晨诵课、思品课、班队活动课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今天的事今天做,按时完成课内外作业,讲究卫生,遵纪守法等。
现将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一、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
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
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
我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
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先举手;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
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做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
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
”“本子到,垫字板,拿起笔,细心做作业。
”又如,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一般顺序和方法利用晨会,班会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童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儿歌内容是:“书包左边放,圈笔刀放右上,今天用的各科书,放在右下好取放。
”其三,注意了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
这是一项重要环节,反复抓,抓反复。
我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班风班貌自然得到了发展。
2、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有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
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我把它们称为"特殊的学习习惯。
"就拿语文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低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
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它学科的老师有哪些要求,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该了解并配合养成。
在和科任老师长期相处中,我逐步知道了各科老师的具体要求。
如,其它美术等学科的老师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我都做到心中有数,周末布置,回家准备,课前检查。
慢慢地学生也养成了习惯。
我认为,班主任抓"特殊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与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也助于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因此,新生入学,我都把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班风班貌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班貌的班集体,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
我就是通过抓一般学习习惯与特殊学习习惯的养成,使我班的班风班貌得了整体发展,每位学生都能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都想为集体争光。
因此,学生不但成绩和学习习惯好,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由此可知,抓学习习惯培养,能促进班风班貌整体发展。
二、亲近学生,当好孩子王。
我在这半年工作中,最深的体会是“只要你全心全意地爱孩子,孩子们就会爱你,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们”在学习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如我班何彤、陈祥东等同学,每次上课易走神,不肯按时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