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奥运奖牌——统计信息窗1: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简析:《认识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及平均数后安排的,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完成阶段,是下一学段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
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新课谈话:我们一天都吃的食物分几类?平均每天吃多少才是最科学的?同学们结合在科学上所学的知识学生畅所欲言。
谈话:下面是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请同学们看表,说出其中百分数的意思。
相互讨论,并交流。
谈话:老师也给你们提个问题:你能用学过的统计知识来描述一下吗?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条形统计图来解答这个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和学生交流的话题自然地衔接到统计的学习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探究新知(一)做出条形统计图1.学生回顾学过的统计知识,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
2.汇报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3.提出问题:利用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的看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但是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能表示出来吗?(二)认识扇形统计图1、播放课件,展示扇形统计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学生小组交流,互动讨论把发现的信息记录下来2、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的发现3、师小结:扇形统计图(三)对比发现1、播放课件: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谈话:比较两种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小组内交流,并记录发现3、学生回答:两种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多少;但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个各类食物与一天总摄入量的关系。
4、师谈话:是啊,两种统计图各有特点: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在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三、实际应用,深化理解(一)认识生活中的统计图各大洲陆地面积统计图;中国援外资金统计图;我国乔木林各龄统计图(借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二)指导应用这是一道巩固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一袋240克的牛奶,根据提供的扇形统计图,计算出各种成分有多少克?四、拓展:根据李明的作息时间,和自己的作息时间对比,并相互帮助,课下做出自己的作息时间统计图(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只是拓展,对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来说或许是一种挑战)五、课堂反馈,交流总结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经历一系列的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数学内容,进行交流反馈,并和同伴说说学习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已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整理分析的能力,已培养一定的数据统计观念,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了解相关的统计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迁移、对比、自然生成新知。
教学效果分析:我奉行的还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更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回顾一下自己一节课的教学,总体感觉还是过的去,基础知识点都落实到位,三维目标也贯穿始终,也给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但还是层层递进,先是条形统计图(可以)但不全面,---还能用什么。
播放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认识观察交流讨论后此时揭示主题扇形统计图。
再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扇形统计图特点学生就体验到了是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特点,课堂上让全体学生互相说说,深入地体验这一特点。
从学生课后作业反映来看,效果还不错,课后作业除了几名差生其余都掌握了。
由此看来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非常重要,但怎样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率感觉又是挺难的,但我感觉是要充分地准备好每堂课的教学,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不再畏惧学习,给学籍一个宽松愉悦自由想象的空间,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最后的拓展是一个具有挑战的问题,作出自己的作息时间统计图,因为课标中对于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没有做出要求,所以在课下的活动中有些学生感到困难。
教材分析:《认识扇形统计图》是在学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之后安排的,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也是今后初中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有:认识扇形统计图及综合运用选择合适统计图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编写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
2.注重发展统计观念。
3.凸显统计知识综合运用。
扇形统计练习题一填空1.如图1,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_______扇形表示总体的13,______ 扇形表示总体的12_______. (1)C A B300亩油菜500亩小麦450亩大麦(2)A 65%B 28%(3)C60以下20%91~10025%60~7525%76~9030%(4)2.红星村今年对农田秋季播种作物如图2规划,且只种植这三种农作物,则该村种植的大麦占种植所有农作物的____%.3.光明中学对图书馆的书分成3类,A 表示科技类,B 表示科学类,C 表示艺术类,所占的百分比如图3所示,如果该校共有图书8500册,则艺术书共有______册. 二、选择题:1某校对初一300名学生数学考试作一次调查,在某范围内的得分率如图4的扇形,则在60分以下这一分数线中的人数为( ) A.75 B.60 C.90 D.502.折线统计图表示( ),扇形统计图表示( ),条形统计图表示( )。
A 、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 B 、数量的多少 C 、部分与总数的关系3.小华应选择( )表示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选择( )表示有、良、及格参加的人数与班级人数的关系。
A 、折线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条形统计图 4.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图5,A 、B 、C 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A.259人B.441人C.350人D.490人5.某校男、女生比例如图6中的扇形区, 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数 为( )A.48%B.52%C.92.3%D.4%女生288男生312(6)C打扑克B下围棋37%A下象棋(5)三解答1.由图中提供信息: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4项球类活动中, 哪一类球类运动能够获得全班近14的支持率?若全班人数为50人,体育委员组织一次排球比赛,估计会有多少人积极参加比赛?蓝球16%排球18%足球24%其它乒乓球32%西红柿的面积比芹菜多多少平方米?4.这是六年一班期中数学成绩统计图,请根据下列信息解答相关问题。
(1)不合格率为( )%(2)已知得优的有12人,比得良等级的人数少多少人?5. 六年一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统计图如下,请你把统计表填完整。
售CB A ,,6.营安隆超市销三种饮料, 第二季度三种饮料的销售量如图:已知种饮料比种饮料少销售18000箱.(1)三种饮料共销售多少箱? (2)C 种饮料销售多少箱?人数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体育小组64% 音乐小组 8美术小组 10油菜 20% 黄瓜西红柿35% 芹菜15% 体育 64% 音乐8人 美术 10人45%25%20%A B C DC 占?B 占40%A占25%7.为民小学六年级有250名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分布情况如下图。
①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同学比参加音乐小组的同学多多少人?②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同学有多少人?8希望小学六年级有200名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素质为D 的占 %。
(2)综合素质为A 的有 人。
(3)综合素质为C 的比综合素质为B 的少 人。
9.图中是三年级的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的统计图,成绩分为ABCD 四个等级,已知D 等的有12人,(1)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分别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下表中。
成绩 A B C D 合计 人数1210.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含量各占总体积百分比情况如下图。
求100升空气中含氧气多少升?音乐 18% 美术26%体育 34%其它11.六年级学生进行一次“我最喜欢的文艺节目”小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
①、已知喜欢小品的有60人,六年级有多少人?②、喜欢歌曲的人数比相声多多少人?教学反思:在教学《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时,我抛开教材的内容,借用学生们在科学课上学习的一天的食物入手,课件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这样从学生自己身边的事入手有利于提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调提供的信息,同学过的知识做出统计图,学生们根据提供的信息只提供了条形统计图,然后提问:制作的扇形统计图是否把统计表中的细信息完全体现出来?”当他们感到疑惑时,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并出示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这个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脑、动口的过程,活动探究的结果是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的结果。
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能力较弱的学生容易出现能力障碍,因此教学设计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数据收集的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上我通过提出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
如:“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记录信息。
学生回答五花八门,但参与面很广。
有的小组发现的信息很全面,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
紧接着老师点出了扇形统计图。
并和学生一起交流,加深理解。
教学设计创设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研究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等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渐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虽然通过活动,学生了解了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但是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些练习处理的仓促了些,就下课了,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还有最后的拓展做出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上面没有做出要求,有一定的难度,我是相对有能力的孩子一个提高的机会。
我认为一节课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掌握新知,是否学得轻松。
课标分析:新课标对统计的要求是“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并会分析和运用。
2. 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3. 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这同时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读懂扇形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