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首件工程施工监理总结
一、工程概况
厚大路特大桥全长1108.4m(左幅:K43+304.8-K44+410.2;右幅:K43+282.2-K44+394.2),共9联,上部左右线第1~5、7~9联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左右线第6联跨厚大路,采用(38+65+38)m变截面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下部桥墩采用柱式墩、门架墩及墩柱,桥台采用桩柱式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实行)》要求,结合我工程实际,确定以厚大路特大桥右幅32-1立柱为首件。
厚大路特大桥右幅32#-1立柱设计直径1.6米,两墩身中心间距895cm,墩顶标高为82.049米,墩底标高为63.028米,设计墩高19.021米。
采用C35混凝土浇筑,总方量26.54m³。
二、监理总结
总监办在墩柱施工前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施工过程中进行全过程旁站,脱模后对立柱外观和尺寸进行了检查,结果符合要求,可以作为莞番高速4标墩柱大面积施工的依据,现对墩柱首件施工监理总结如下:
(一)试验柱施工情况
在正式墩施工前,施工单位在场地内进行了7个试验柱的施工,试验柱施工完成后混凝土外观分别出现了麻面、气泡、颜色不均、灰暗等现象,该问题出现后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分析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
并采取了改善措施,最终在试验柱7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1、严格按东莞市路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首件工程管理办法和设计规范要求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履行施工方案监理审核程序。
2、督促并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开工前准备工作情况,具体包括一下内容:
(1)检查原材料质量。
对混凝土用材料(水泥、碎石、砂、外掺剂)及钢筋原材、钢筋焊接接头等进行了检查与见证送检,质量满足要求。
(2)复核承包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监办试验工程师和JC1中心试验室对承包人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复核验证试验,验证合格并进行了审批。
(3)检查承包人的施工机具。
检查了承包人用于墩柱施工的进场机械,其型号、性能、数量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要求。
(4)复核承包人的测量放样。
要求承包人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测量监理进行了复检,结果满足要求。
(5)检查承包人的质保、安保体系。
承担墩柱施工的队伍和人员,具有相应的施工和管理经验,现场施工和技术人员,具有相应的施工和管理经验,施工和技术人员数量满足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实际要求。
自检人员到位,质保、安保体系能够很好的运行,分工明确。
(6)检查承包人的安全技术交底情况,要求进行三级交底,安
全技术要求具体落实到现场施工员和作业班组。
3、审批墩柱首件工程开工申请。
承包人在完成以上施工准备工作后,向总监办报送了墩柱首件工程开工申请,总监办予以审核批准后,向总监办报送了墩柱首件工程开工申请,总监办予以审核批准后,方可正式进行首件工程施工。
4、进行监理交底,明确监理工作程序和人员职责。
为了确保厚大路特大桥右幅32-1首件墩柱质量,总监办制定了墩柱施工监理实施细则,进行了施工监理交底,明确了施工监理流程,将具体职权和责任落实到个人,实行下级对上级负责,通过实践,总监办认为:进行施工监理交底,明确监理岗位人员职责有助于墩柱质量控制。
(三)施工过程中监理
1、模板进场后,驻地办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验收,要求项目部试拼,根据JTG/T F50-2011桥涵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投入使用。
2、认真检查了墩柱钢筋笼的加工及安装质量(钢筋加工场加工完成钢筋笼,现场吊装),与桩基钢筋搭接长度和焊接质量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主筋间距、钢筋笼长度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模板安装过程中,要求竖向接缝加垫2mm厚双面胶带,使其密封不漏浆,对所有模板拼缝进行打磨处理,对其表面浮锈打磨清理干净后,均匀涂刷脱模剂,保证其几何尺寸、拼缝满足要求。
模板安
装完成后,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墩柱垂直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指标,模板安装稳固,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测量监理对柱模的中心偏位、高程等进行检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现场监理对混凝土的浇筑进行了全过程旁站,浇筑混凝土前检查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见证施工单位试验人员制作混凝土试件。
混凝土采用25T吊车配料斗,设置串筒垂直向下送料,最大落差控制在2m以内,分层浇筑,一层浇筑厚度约为30cm,振捣有序,未发生漏振、碰撞模板的现象,浇筑过程模板稳固。
墩柱拆模后,监理工程师检查外观质量,墩柱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顺,外露面颜色基本一致,有零星气泡,没有出现空洞和露筋现象。
要求承包人采取外裹薄膜,顶部放置滴灌桶湿润养护。
(四)安全文明施工情况
墩柱施工过程中,由驻地办现场监理进行全过程旁站,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首件方案安全施工措施,监督到位。
施工完成后,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首件方案文明施工措施,做到工完场清,保证现场清洁,材料、钢筋骨架片、模板堆放符合广东省高速公路标准化指南要求。
三、存在及需改进问题
1、严格控制所用混凝土质量,墩柱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浮浆过多及泌水现象。
2、混凝土浇筑分层(30cm)进行,振捣过程中严格按照快插慢拔操作,振捣棒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待混凝土面无明显下沉,
气泡不再冒出、开始泛浆时方可,同时应注意振捣棒插入点要均匀布置,防止过振或漏振。
3、墩柱拆模后采用外裹薄膜,墩顶滴灌湿润养护。
4、墩顶预留深入盖梁钢筋及时喷涂水泥浆进行防锈处理。
5、墩柱模板安装完成后,在墩柱上固定不少于2道缆风绳,确保施工安全。
6、后期大面积施工过程中,模板周转频繁,加强对节段间错台的控制。
7、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四、存在及需改进问题
认可厚大路特大桥右幅32-1墩柱首件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方法。
该工艺及方法可以指导莞番4标墩柱大面积施工,在后续墩柱施工过程中,不但要严格落实“存在和需要改进的问题”,还需坚持不懈加强对各工序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广东省“双标化”管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环保和施工标准化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