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21世紀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需要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感悟。
标签: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激发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思维是心理学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是人们一直热切关注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21世纪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现代社会把数学形象的喻为“思维的体操”,可见现代社会把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提高到了相当高的地位。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一门以论证方式建立的学科。
数学与思维紧密联系,数学在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需要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感悟。
1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好奇心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实现,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将学生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2 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活动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数学的教学过程正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教学情境导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数学课的导入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善于发现,勇于创新,不拘一格,大胆尝试,像生活实例、实物、故事、动手操作、游戏等都可作为导入用的问题情境。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时教师要注意几个点: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有的放矢;问题
情境的设置要留有悬念;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联系实际等。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师要善于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情境中,激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3 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发散辐射广,思维方向多。
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模式。
在数学学习中依据定理、公式和已知条件,要广开思路,多角度思考,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新的设想,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
在教学学习中常会遇到一题能否多解,一题能否多变,这样的题目,这类题目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以及实践运用等能力的训练和考察。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题型,加强启发、引导、训练学生,开阔学生思路,鼓励学生反思、大胆想考,积极探索,打破常规,打破思维定性,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对发散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找出共同点。
总之,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抽象和概括是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就必须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抽象概括过程的教学,教会学生有关的具体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同、分类、转换、提炼的能力。
抽象,由现象到本质,从个别的、偶然的因素和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那些一般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概括,则是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
抽象和概括实际上是一个求同、分类、转换、总结的过程。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需要去伪存真,抓住本质,细找差异,科学分类,全面排查,剔除个别。
以下几方面入手:
4.1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材料中反映的数与形的关系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来,概括为特定的一般关系和结构。
并去发掘隐藏在各种数据之后的关系,找出其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4.2培养学生概括的习惯,激发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遇到一类题型时,把这类型的题目总结概括,找出其本质。
总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有意识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情况不断训练和要求。
5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推理与数学关系非常密切,数学的运算、证明以及数学发现活动实质上就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构成的命题系统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推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严密的推理,在熟练的基础上又要逐步训练学生简缩推理过程。
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适宜地逐步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教育者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萍;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试论数学反思性思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张程;建构主义观点下的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曹娟娟,女,本科,永城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