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互助合作双赢
--论班主任如何协调与科任老师关系
中小学小学 xxx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十个帮”,其实班主任的工作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班级中每一门科目的任课老师的支持、理解与帮助。
班级的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认真组织、具体指导、严格管理以外,也需要科任教师的集体教育。
因此,发挥班主任的主体作用,处理好与科任教师的关系,调动科任教师的积极性,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在工作实践中,我认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点:
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带给人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从而高效率地学习和工作。
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协调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情绪。
充分发挥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二、从各自为政向同心协力转变。
长期以来,班主任、科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往往都是各搞一套,各行其是。
由于教育理念的差异,教育方法的不同,使得班主任与科任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使学生无所适从,使教育大打折扣。
因此,
要求班、科任加强沟通,坦诚相见,了解彼此的教育理念。
这样,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才不至于出现“撞车”或互相“拆台”的现象。
三、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往往在学生心目中是有一定威信的,但授课教师相对来讲就逊色了一点。
特别是教学经验上不太过硬的教师或性格稍弱一点的教师就更差了。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时时都应流露着对授课教师的信任和肯定,还应不时地介绍和宣传各位授课教师的特长及敬业精神,以此来引导学生充满对各位教师的信任和爱戴;这样科任教师会对你的做法心悦诚服;既有助于教学又助于管理,既赢得了教师又赢得了学生,可谓“双赢”。
四、尊重科任老师对班务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尊重科任老师对班务工作的建议与意见,能增进信任,进而形成工作上的合力,更有利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现实工作中,希望得到别人尊重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科任老师自然也不例外。
一个班级的教学人员组成后,作为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要主动和科任老师沟通,用宽阔胸怀倾听科任老师对班风、学风建设的合理化的建议以及个别学生的教育对策。
只要班主任把科任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等于找到了管理和建设班级体的动力源。
这就是搞好教育教学的最大动力。
这样不仅能促进工作,激发他们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同时还能消除原有的种种顾虑,互相配合,同舟共济,发挥
整体作用,达到"人心齐,泰山移"的境界。
五、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共同商讨,探求对策。
共同致力于教育教学,以期取得效果最优化。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班主任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时,事先没有和本班科任教师共同商讨,认为订计划是班主任的事,不必麻烦科任教师。
而科任教师不了解班主任工作安排,也无法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发挥不了群策群力的作用。
所以,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务必采用与科任教师共同商讨,逐条研究实施的办法才行。
这就要求班主任经常与科任教师交换教育意见,共同探究因材施教的良方妙策。
六、与科任老师目标统一,步调一致。
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班主任老师的力量是有限,所以要得到科任老师的大力配合和支持,班主任应主动和各科任老师交换意见。
如:班干部的组成人选,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座位的排定,班级活动的开展……这些内容都要让科任老师心中有数,虚心听取科任的意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一个班集体的兴衰荣辱,要靠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
正确处理好了与科任老师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促进班级管理和班级学风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没有务实的有序的班主任工作,任何学科的教学如同逆水行舟;
没有科任老师的全心全意的勤奋劳动,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就如同海市蜃楼。
只有协调好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才能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