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TD-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3.TD-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Nt Ay t y c Ec
1
4
t
Nt M t0 y t y c Ec A0 I0
M t0 Ay t y ey
1
4
c
Ec
式中, =0.00001, Ec 3.45 104 MP a , Ec 0.345 , t y 为单元面积 Ay 内温度梯度平均值。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桥梁部 李真兴(编) 唐晓东(核)
3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图 3-1 截面尺寸和温度梯度(单位:cm,℃)
图 3-2 竖向梯度温度(单位:mm)
表 3-1 竖向日照正温差计算的温度基数
本例采用 100mm 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因此,温度升温时,此例中 T1=14,T2=5.5;温 度降温时,此例中 T1=-7,T2=-2.75。 用“一般截面”类型定义非线性温度梯度,以箱梁顶面为基准,本例的温度梯度数据定 义为 4 段折线如下: 升温输入(如图 3-2) : 1) B=2.4,H1=0,H2=0.1,T1=14,T2=5.5 2) B=2.4,H1=0.1,H2=0.16,T1=5.5,T2=4.4 3) B=0.8,H1=0.16,H2=0.25,T1=4.4,T2=2.75 4) B=0.2,H1=0.25,H2=0.4,T1=2.75,T2=0 降温输入(如图 3-3) : 1)B=2.4,H1=0,H2=0.1,T1=-7,T2=-2.75 2)B=2.4,H1=0.1,H2=0.16,T1=-2.75,T2=-2.2 3)B=0.8,H1=0.16,H2=0.25,T1=-2.2,T2=-1.375 4)B=0.2,H1=0.25,H2=0.4,T1=-1.375,T2=0
t y c Ec
(MPa)
(MPa)
(MPa)
计算 值 2.47 -1.02 -1.3 0.16 0.79
程序 值 -2.47 1.01 1.29 -0.17 -0.80
顶:674.58 c-c:424.58 b-b:0 a-a: -925.42 底: -1325.42 1161.39 -688.3
图 4-2 梁截面升温时截面底面应力(MPa)
图 4-3 梁截面降温时截面顶面应力(MPa)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桥梁部 李真兴(编) 唐晓东(核)
8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图 4-4 梁截面降温时截面底面应力(MPa)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附录 B:温差作 用效应计算公式。我们对比 Civil 与规范的计算结果。 由附录式 B-1~B-3,温度内力为: 正温差应力为:
图 3-6 升温采用两种不同截面类型定义时结果应力比较(MPa)
图 3-6 降温采用两种不同截面类型定义时结果应力比较(MPa)
3.2 联合截面-梁截面温度设置
使用梁截面温度梯度功能定义组合截面的温度梯度,并通过用户定义材料特性的方法, 定义不同作用区域的材料特性。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桥梁部 李真兴(编) 唐晓东(核)
3 梁截面温度设置举例
3.1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输入(一般截面)
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截面图 3-1 所示,桥面铺装为 100mm 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根据《公 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3.10 规定: 计算桥梁结构由于梯度温度引起的效应时,可采用图 3-2 所示的竖向温度梯度曲线,其 桥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度 T1 规定见表 3-1。对混凝土结构,当梁高 H 小于 400mm 时,图中 A=H-100(mm) ;梁高 H 等于或大于 400mm 时,A=300mm。对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 A=300mm, 图 3-2 中的 t 为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mm)。 混凝土上部结构和带混凝土桥面板的 钢结构的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
6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联合截面施加非线性温度梯度荷载时,如考虑材料的变化,必须在定义“梁截面温度” 荷载时选择“用户定义”材料并赋值。 图 3-7 为一个联合截面的定义数据,图中的 t 值为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
图 3-7 联合截面数据
桥面为 100mm 厚沥青混凝土铺装,用“PSC/组合”类型,用户自定义材料,截面偏心 为顶对齐,梁截面温度梯度数据为: 1)B=“截面” ,H1=0,H2=0.1,T1=14,T2=5.5,材料按“用户定义” ,即混凝土; 2)B=“截面” ,H1=0.1,H2=0.2,T1=5.5,T2=3.67,材料按“用户定义” ,即混凝土; 3)B=“截面” ,H1=0.2,H2=1.24,T1=3.67,T2=3.67,材料按“用户定义” ,即钢材。
9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表 4-2 截面计算点正、反温差应力计算
计算点 yi (mm)
Nt
(kN)
M to
( kN m )
截面几何 特性
Nt A0
M yi I0
0 t
yi t '
正温差 (MPa)
负温差 (MPa) 计算 程序值 值 -1.26 0.49 0.64 -0.08 -0.39 1.24 -0.51 -0.65 0.09 0.40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桥梁部 李真兴(编) 唐晓东(核)
2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a)一般截面(高度)
b)一般截面(宽度) 图 2-1
c)PSC/组合截面(自动)d)PSC/组合截面(手动) 梁截面温度定义
关于“一般截面”和“PSC/组合”适用范围,详见本文 5.2 所述。 “梁截面温度”可定义沿梁高或梁宽方向的温度变化,可用多段(最多 5 段)线性温度 输入, 每段需输入的参数包括 B、 H1、T1、 H2、T2 (如图 2-1) ,每输入一段后点击“添加” , 再继续输入下一段,完成后选择适用单元,点击“适用” ,完成设置。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目录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1 概述 2 梁截面温度设置 3 梁截面温度设置举例 3.1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输入(一般截面) 3.2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输入(PSC/组合截面) 3.2 联合截面-梁截面温度设置 4 梁截面温度计算结果对比 5 总结 参考文献 1 1
a)实际的温度分布
b)简化的温度分布
图 1-1 温度分布示意图
2 梁截面温度设置
执行命令:荷载>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如图 2-1。定义梁截面温度梯度荷载工况,因 其在成桥阶段考虑,故,荷载组可不设置。 在“截面类型”中,可以选择“一般截面”或“PSC/组合” : 1)选择“一般截面” ,需自定义输入 B 值和 H 值以及相应的温度数据,根据 B 值或 H 值变化,可分割多个温度点输入,如图 2-1 a、 b。定义沿截面宽度方向的温度时,B 值相 当于定义沿高度方向变化时的 H 值,H 值相当于定义沿高度方向的 B 值。两者定义方式类 似,故本文只介绍沿截面高度方向的梁截面温度设置。 2)选择“PSC/组合”后,选择“截面” ,程序将自动考虑截面宽度 B 值,也可自定义 输入 B 值,如图 2-1c、 d。温度变化点的位置 H1、H2 和对应温度值 T1、T2,需根据设计 情况进行输入。
2
2
3 3 5 6
7
10
12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桥梁部 2013/04/22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1 概述
midas Civil 模拟截面内部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效应有两种方式:温度梯度和梁截面温度。 可沿截面高度和宽度方向分段输入温度。 温度梯度适用: 1、截面温度呈线性变化; 2、截面材料特性(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无变化,即单一材料。 梁截面温度适用: 1、截面温度呈非线性变化,如图 1-1 所示的钢混叠合梁、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等。 2、截面内材料特性(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发生变化,如组合截面。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桥梁部 李真兴(编) 唐晓东(核)
5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图 3-4 截面升温
图 3-5 截面降温
图 3-6 和图 3-7 为选用“一般截面”与“PSC/组合”后的结果比较。该模型为简支梁, 24 个单元, 采用图 3-1 所示截面。 在定义梁截面温度时, 1to12 单元选用 “一般截面” 类型, 13to24 选用“PSC/组合”类型。分别查看梁截面升温工况和降温工况下的应力图,如图 3-6 和图 3-7,两者结果一致。
反温差应力将 t y 取负值代入上式,按规范附录式 B-3 计算。温度梯度截面内力计算见表 4-1,截面应力计算见表 4-2,可见,利用 Civil 计算与规范的计算结果一致。
表 4-1 温度梯度截面内力计算 编号 1 2 3 4
t y ( 0C )
9.75 4.95 3.78 1.38
单元面积 Ay (mm ) 240000 144000 72000 30000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桥梁部 李真兴(编) 唐晓东(核)
4
midas Civil 技术资料
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设置
图 3-2 截面升温
图 3-3 截面降温
3.2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输入(PSC/组合截面)
上例的截面为“设计截面”类型,所以也可用“PSC/组合”类型定义其梁截面温度。此 时,温度荷载实际作用宽度 B 可以自动取值(选择“截面” ) ,但是温度变化点的参考位置和 对应温度值还必须手工输入。在两个温度变化点之间,程序将截面沿高度自动将按 0.1m 的 高度分割后,自动输入内插的温度值。所以,此处仅输入两组数据即可(上例输入四组数据 是因为 B 点变化) 。 本例的温度梯度数据定义为 2 段折线如下: 升温输入(如图 3-4) : 1)B=“截面” ,H1=0,H2=0.1,T1=14,T2=5.5 2)B=“截面” ,H1=0.1,H2=0.4,T1=5.5,T2=0 升温输入(如图 3-5) : 1)B=“截面” ,H1=0,H2=0.1,T1=-7,T2=-2.75 2)B=“截面” ,H1=0.1,H2=0.4,T1=-2.75,T2=0